沟通是一段人际关系的核心,是经营好一段关系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在生活中,嘴笨的我们,或多或少都艳羡过那些“交际花”“自来熟”“人缘王”等很会沟通的人。

可能同样的一个意思,我们表达出来的方式,往往是直接的、锐利的、不假思索的,伤人伤己;

而别人则是委婉的、圆润的、三思而后行的,利人利己。

如果,大家也想提升自己沟通方面的能力,那么不妨去看看这本《日常生活中的人际沟通》。

社交沟通必备十本书(这本人际沟通制胜宝典)(1)

作者是朱莉娅·T.伍德,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专注研究领域包含但不限于个人关系、亲密伴侣暴力、性别沟通等,在37年职业生涯中出版了25本书,且荣获了多个教学和学术奖项。

《日常生活中的人际沟通》这本书,是全美畅销多年的人际沟通教材,为读者构建了各种沟通情境,采用活泼的互动对话式展开讲解,带领读者轻松理解本书理论,还包括大量自测练习和情境模拟,以便让读者更易于将理论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践。

一、学习语言沟通的正确姿势

为了更好地进行群体合作,我们人类产生了“语言”这一沟通方式,对以后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深远影响。

但是,“语言”虽然由来已久,可是我们是否在正确地使用它呢?是否又真的能够成功地通过语言的力量,来巩固我们的人际关系呢?

其实很多人都没能做到这一点。

为了提升我们的语言沟通能力,大家可以加强这几方面的锻炼。

首先,我们要杜绝以自我为中心,学着去尊重别人和我们不一样的观点。

你可以不认同对方,但是,不能仅仅因为对方和我们观念不同,就批评抨击对方。

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是对他人友好的表现,也可以避免我们陷入自大固执的泥沼。

其次,切忌把自身情绪发泄在别人身上。

对此,有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与别人沟通时,多用“我感到……”此类的句式,少用“你让我感到……”的句式。

前者打开了我们和别人沟通的大门,会显得我们更加诚实;

后者则是直接指责对方,将自己的不良情绪都说成是对方的责任,火药味满满,更容易激起对方防备或愤怒的抵抗反应,从而造成沟通失败,人际关系更加恶化。

社交沟通必备十本书(这本人际沟通制胜宝典)(2)

比如,别人在你身边大声打电话时,我们可以说“你声音这么大,让我感觉很难受,可以小声点吗”;

而不是说“你太没素质了,不知道公共场合禁止大声喧哗吗”。

再次,我们用语言表达观点时,要做到清晰具体,不模棱两可,避免给对方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最后,我们要明白,语言是很难做到完全中立或客观的,它充满了我们对别人主观性的评价。

当我们看到一个人时,就会不由自主地给他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下意识地就给别人下好定义,从而决定自己对这个人是亲近还是远离。

对于这两者,我们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比如,同样是一个凌乱的房间,对自己喜欢的人,你就会说“他真随性潇洒”,而对自己不喜欢的人,你会说“他真神经大条、邋里邋遢”。

所以,我们不应该给语言戴上有色眼镜,避免自己在无意中刺激或者冒犯到别人。

二、有关非语言沟通,这2点你必须知道

非语言沟通,顾名思义,就是除去语言的其他沟通方式,它包括但不限于:肢体语言、触觉、仪容仪表、物品、环境因素、空间距离、沉默等。

大多数人认为,在表达真情实感方面,非语言沟通比语言沟通更可靠。

因为“语言”人可以有意识地造假,但是下意识的动作和反应却是很难控制的。

所以除了语言沟通,我们也应该重视自己的非语言沟通。

第一,因为我们往往很难察觉到自身非语言沟通的缺陷,所以要及时主动地去听取朋友们的反馈,多问问他们。

平时你们交流时,有没有表现出来让他们不舒服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

第二,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要谨慎解读他人的非语言沟通。

社交沟通必备十本书(这本人际沟通制胜宝典)(3)

比如沟通时,对方不看着我们的眼睛,不代表他在无视我们,或许是因为紧张。

三、场景化应用

每一个人都绕不开友情、爱情、亲情这三种情感。

我们应该善用沟通的力量,更好地经营它们。

首先,我们来说说友情。

爱情需要门当户对,友谊却不需要,它可以发生在任意两个人之间,即便是总统和贫民也可以成为知己。

友谊的长久维系需要做到这五点:愿意投入时间精力;愿意和朋友一起做事或者替对方做事;接纳朋友的缺点,肯定朋友的进步;信任朋友是可以依靠的;用实际行动去支持朋友。

其次,我们再来说说爱情。

爱情需要忠诚,它需要激情、承诺和亲密。

不同的人对待爱情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爱得炽烈、有的人爱得平淡、有的人爱得随意。

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确实,生活难免会有磕磕绊绊,但这也是感情的本质,没有哪一段感情从无裂痕,但是我们都不应该忽视沟通的缝补作用。

为了更好地应对爱情冲突,你可以这么做:转换立场,在对方的角度思考自己的所作所为;对于性行为,双方必须坦诚自己的看法;永远不要将情绪化为伴侣暴力,伤害对方的身心;对于异地恋,双方应该保持日常沟通分享,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以。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亲情。

根据孩子与父母的交谈意愿和遵从意愿,我们把家庭分为了四种类型:一致型家庭、多元型家庭、保护型家庭、放任型家庭。

社交沟通必备十本书(这本人际沟通制胜宝典)(4)

为了更好地维护好家庭关系,我们应该尽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公平对待每一位家庭成员,不能只是某一个人一味地付出;

第二,关注那些平淡无奇的小选择,比如丈夫也可以在很平常的一天,给妻子买束花,让妻子高兴,而不是说非要等到某一个节日才去做。要知道,幸福感都是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

第三,在情绪上头时,不要一点就爆,而应该按下愤怒的暂停键,多些尊重和体谅,切忌说些戳对方心窝子的恶言恶语;

第四,不要为了一些小事烦心,在发火之前,先确认一下这件事是否值得你大动肝火,上纲上线,这也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家庭冲突。

结语

希望大家有时间都能去看看这本《日常生活中的人际沟通》。

开卷有益,实践最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