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人都在朋友圈、微博纷纷晒出自己QQ个人轨迹中相关数据,网友戏称:暴露年纪的时刻到了。不得不说,这个叫作QQ 个人轨迹的开屏页面将这款曾经的国民社交软件以一种回忆的形式再度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

提起国民社交软件的鼻祖,1999年出生的QQ当之无愧。不过虽然QQ有着庞大的用户量,而且功能远超它的亲兄弟:诞生于2011年的微信,但微信仍然以后来居上的态势占领了如今社交软件排行榜榜首的位置。

个人轨迹上线QQ又发情怀牌(个人轨迹上线QQ又发情怀牌)(1)

微信如今的成功证明了腾讯当初开发是正确的,但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在当时QQ已经广为人知,而且用户持续增长的基础上,腾讯为何还要投资做微信呢?

何况QQ和微信的本质上还没有太大差别,些微不同的就是QQ电脑端发家,后期手机端,而微信,直接借着智能手机兴起的东风,在手机端迅速生根发芽;在功能性方面,微信偏向专注实用功能,比如小程序、微信支付,而QQ则覆盖面广一些,什么都碰。

其实,结合当时的时代环境来看,一定程度上基于3G的普及使更多的人有了手机上网的需求,QQ的产品基因无法更完善地满足。既然有这个需求,而且腾讯又有做社交软件的成功经验,完全可以再重新打造一个定位不同的通讯软件,何况重新打造还能依靠QQ庞大的用户群本身就比其他白手起家的人要占尽先机。所以说,腾讯做微信,也是两手准备,防止外来企业瓜分流量市场。

个人轨迹上线QQ又发情怀牌(个人轨迹上线QQ又发情怀牌)(2)

而且,对于腾讯本身来说,在公司层面也有内部竞争,也要存在并存制约促进,这样才会出现更好的产品,而且可以让让双方产品团队发挥出自己的潜能,使存在更有意义,还能在竞争中寻找差异化,针对不同人群做出差异化功能。

那QQ为什么又在后来与微信的比拼之下败下阵来,如今只能靠QQ轨迹或者那年今日之类的情怀牌来一次又一次的提醒大家,别忘了它这个社交鼻祖呢?

从如今QQ的产品定位来说,QQ还有着过去PC时代的沉重包袱,所以瞄准的是上班族,是有文化的年轻人,核心需求是工作中(PC场景下)的沟通或者家庭娱乐为主。而微信的主要需求是通讯,核心在于取代了电话和短信,面对的是数亿智能手机用户,这些用户文化水平各有不同。所以不能有任何低龄化、个性化、复杂化的设计,要保证中国大多数人看了就知道怎么用。所以说,微信的覆盖层面更广一些,由此自然压住QQ一头。

个人轨迹上线QQ又发情怀牌(个人轨迹上线QQ又发情怀牌)(3)

当然,附加的那些功能,QQ其实都做得出来,微信发展起来的根本原因还是社交关系的继承与扩展。简单的说,微信最早本质还不是聊天,只是实际上用户自身社交关系的筛选和转移,这么一个契机,才造成了微信繁荣的现象。

其实,还有很多人认为是开放程度不同的原因,但这并没有足够的说服力。说微信私密,微信加的各种代购陌生人并不比QQ少,说QQ开放,和新浪微博压根不能比,而且QQ很早之前就已经完善到可以自由设置隐私状态。

所以说,微信虽然是复制的QQ,但微信的成功不可复制。小马哥曾经说过;“如果有什么东西来颠覆腾讯,最好是腾讯自己来。”当前的QQ能否在以后的日子里重新焕发新生,会不会又更完美的应用替代微信,都未可知。未来的QQ、微信,你支持哪一个呢?

注:本文由今日商讯独家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