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西游记》中,关于“龙王”的各种记叙

作为中国古典神魔小说的集大成者,吴承恩在他代表著作《西游记》中,塑造了大量的“龙王”形象。《西游记》全书共计一百回整,其中集中出现了“龙王”形象的描写,就多达十七回。而其余涉及到“龙王”的章节,就更加地不胜枚举了。书中所描写的“龙王”,形象生动丰满、品类各异,而且分布广泛。按照其所处的地域划分:有“四海龙王”“泾河龙王”,甚至是名不经传的“潭龙王”“井龙王”等,不一而足。

各朝代龙的形象(追根溯源从古代典籍中)(1)

举凡《西游记》一书,可以看出,“四海五湖,八河四渎,三江九派”皆有龙王,真可谓是“有水泊之处,便有龙王存焉”。这其中大量的龙王形象,从总体上看,皆是以“善”的面貌出现,在“龙王”与人、神的关系处理上,基本上也都是和谐可近的。这些“龙王”的形象较为立体,对于整个西游主线故事的情节发展,即唐僧师徒四人,不辞劳苦,从东土大唐前往西方天竺国“取经”事业而言,往往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辅助作用,同时也不断地推动着“取经”的前进步伐。

以《西游记》书中频繁出现的“东”“南”“西”“北”四海龙王为例。小说中的“四海龙王”,在师徒四人“取经”途中遭遇紧急情况之下,在某种程度上,又充当了“协助者”“护卫者”的角色。我们在阅读《西游记》时,也会经常发现,取经路上必然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每当孙悟空无力应付时,便会向各路神祗求救,而经常的求助对象有两位:一位是“观世音菩萨”,其次便是“四海龙王”

各朝代龙的形象(追根溯源从古代典籍中)(2)

尽管孙悟空在未加入取经队伍之前,曾经因为强行索要“定海神针铁”、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兵器披挂”等等物件,与东海龙王敖广之间,有过些许的“过节”,然而,当孙悟空成为取经队伍中的骨干成员之后,每一次遇到困难,需要得到“四海龙王”的倾心帮助时,龙王们则又不念旧恶,随传随到,尽心竭力,十分配合。

但是,你若以为四海龙王只是惧于“取经事业”有如来佛祖这位后台大BOSS的存在,而不得不屡屡“伸出援手、鼎力相助”,那又未免流于偏颇和肤浅。事实上,龙王们对孙悟空的帮助,从头至尾,也的确是“真心实意”的,这一点,可以从书中第十四回“龙王解图”可以看出:

话说孙悟空在拜了唐僧为师之后,因为失手打死了几个“剪径”的毛贼,反被唐僧训斥,一气之下,便使着性子,愤然远离唐僧而去。当他将此事告诉了东海龙王之后,东海龙王对其做了一番十分高明的“思想工作”,即通过汉代张良对黄石公“圯桥进履”的挂图,对孙悟空进行了全身心的“洗礼”,最终也成功地让悟空“浪子回头”了。

各朝代龙的形象(追根溯源从古代典籍中)(3)

倘若龙王为了自己的私利,大可不必费此唇舌,再者,若孙悟空不加入取经队伍,龙王也会因此少了许多奔波劳碌之苦。由此可见,龙王对孙悟空的“相劝相助”,的确是出于其一片赤诚之心。

此外,由于“解画相劝”这类事例的出现,使得书中的龙王形象,不仅中片面地停留在“乐于助困”的侠者风范之上,更使得“龙王”提升成为一种“有胆有识”“智慧明理”“博物致知”、宛若“儒者贤士”的形象,这样的龙王形象,在过去数百年,乃至明代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中,都是不可多见的。当然,在《西游记》所描写的众多龙王形象中,也有两个“特例”。其一是大唐长安城外的“泾河龙王”,其二则是祭赛国乱石山碧波潭的“万圣龙王”

但从总体而言,“龙王”与人、神和谐共处,这种大量出现的良善而又友好的龙王形象,在明清小说之中亦是颇具代表性的。究其成因与内涵,除了文学作品本身的塑造,更多是在于明清时期,统治阶级对“龙”的信仰,以及举国上下对于“龙王”崇拜的空前兴盛有关。

各朝代龙的形象(追根溯源从古代典籍中)(4)

02 “龙”究竟从何而来,又如何会在中国繁荣昌盛?

《西游记》中良善友好的“龙王形象”大量出现,集中体现了明清时期典型的“龙文化”“龙崇拜”“龙”是中国人最为熟稔的概念之一。“龙”原本并不存在,更多是华夏先民们脑海之中所幻想出来的产物。究其原型,或为“蛇”、或为“鳄”、或为“蛟”、甚至是“鼍”(tuó),说法种种,莫衷一是。

“龙”原本身份上的变化莫测,恰好又反映了其在中国人心目中“神秘而高贵”的霸主地位。从远古社会中,古人对某些爬行类动物的“神灵崇拜”开始,中国社会逐渐形成了“根深蒂固”“龙崇拜”

各朝代龙的形象(追根溯源从古代典籍中)(5)

在最初的意识形态之中,“龙”这种能够上天入地、而且与“水源”关系密切的形象,自然也就成为了以“农耕文明”为主的、社会普遍尊崇的“吉祥物”“守护神”。自上古社会以来,中国文化典籍之中,便不乏有多处关于“龙”的记载,然而,将龙最终地称之为“龙王”,却是在魏晋时期,佛教由天竺逐渐传入到“中土”之后才慢慢地流行起来的。

魏晋以来,尤其是南北朝时期,佛教“经典要义”,大量输入中国。鼎盛之际,国内随处可见有“四百八十寺”,楼台亭榭、矗立风雨。在这些佛经之中,便记载着许多关于“龙王”及其家族成员、居地处所等诸多事迹,而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龙王可以“施风布雨”的说法。而关于高僧众徒向龙王焚香膜拜,经求“祈雨”,并且十分“灵验”的事迹,以及龙王如何在天上布施“雨露甘霖”的记载,亦是屡见不鲜。梁代《高僧传》中就曾经这样记载:庐山慧远禅师在旱年“诣池侧读《海龙王经》,忽有巨蛇从池上空,须臾大雨。”

各朝代龙的形象(追根溯源从古代典籍中)(6)

事实上,唐宋时期虽不乏有诸多统治者,一再地将龙“敕封”“祭祀”的记载,但国人对于龙王的信仰,在当时也只是与浅显的“水神”“雨神”崇拜,混作一谈的,也就是说,在当时,“龙”还没有真正地“上位”,还不能够取得压倒其他信仰的绝对优势地位。国人除了信奉龙王之外,当时所崇拜的水神,还包括“江河湖泊”“雷电”“虹霓”“风伯雨师”等。

到了明清两代,上至统治阶层,下至平民百姓,因“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甚至是南方的“西江流域”等,长期出现各类“洪涝”“决堤”、“破圩”等难以治理的水患,故国人一直都将“河工”“水运”,看作是国家的两件“头等大事”,从远古时代的“大禹治水”,到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建都江堰”,此后数千年间,国人对于以“龙王”为代表的“河神”“海神”的祭祀与信奉,也被认为是“水运畅通”“防御灾患”的必要保障。

各朝代龙的形象(追根溯源从古代典籍中)(7)

此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龙”与中国古代封建帝王之间,原本就存在着由来已久、且密不可分的某种渊源,帝王对于“龙”的图腾崇拜,定期的“封龙”“祭龙”典礼、或是“加冕”仪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含有“神化君权”“巩固统治”的用意。因此,自明清以来,高度集中的中央皇权,也促使“龙王信仰”因帝王权利的提高而不断强化。这样一来,经过魏晋、唐宋时期以来的长期酝酿,“龙王信仰”必然会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

官方对“龙”持续不断地加大诰封,民间“求雨”祭祀络绎不绝,龙王信仰蔚为大观。斯时,大江南北,河海湖泊,泉溪井潭,到处皆有“司雨理水”的龙王驻守,这正如《西游记》中所描写的那样,也正是由于明清时期龙王信仰的空前兴盛,因而在以《西游记》为代表的等明清小说之中,才会出现大量神态各异、近通人性的“龙王形象”。

各朝代龙的形象(追根溯源从古代典籍中)(8)

03 “龙”的图腾崇拜,与中国古代社会各阶层的关系

中国人对于“龙”的崇拜,并不是一种盲目的信仰,而是一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思想观念,根植于古代传统农业社会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与农耕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有着密切关系,并与中国封建社会等级中的“皇权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前文也说过,佛教自魏晋时期传入中土之后,对于“龙”的崇拜,又藉由“龙王信仰”本土化的不断发展,至明清时期,在官方和民间都达到鼎盛。

各朝代龙的形象(追根溯源从古代典籍中)(9)

在此期间,官方对于“龙”的图腾崇拜,往往隆重而肃穆,并形成了一套完整而又规范的祭祀礼制,这些都体现出封建等级制度的威严;同时,民间关于“龙”的崇拜,则充满了更多的烟火气息,在形式活泼多样的同时,亦不失虔诚膜拜。随着“龙”“龙王家族”的不断蕃衍开化,龙的形象被逐步地固定下来,龙的“家族谱系”,亦显得无比的庞大而纷呈,并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神灵“世俗化”的倾向。

龙王形态各异,且有着种种密切的联系,在和蔼可亲之中,亦不失庄重典雅;严肃谨慎之中,又不乏明达通脱,这充分体现了官方与民间,关于“龙崇拜”的有机结合。总之,古代典籍之中,出现大量的龙王群像,亦集中反映了明清时期“龙崇拜”的兴盛。与此同时,作为流传广泛、妇孺皆知的小说名著,如《西游记》、《八仙得道传》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中国的“龙王信仰”“龙崇拜”。中华民族浩瀚的“龙文化”,犹如长江、黄河,其内涵之丰富,色彩之斑斓,必将永远奔腾不息,世代传承。

各朝代龙的形象(追根溯源从古代典籍中)(10)

古人信奉:“天上有龙星,地下有龙脉”。明成祖朱棣,在“靖难之役”取得胜利过后,之所以将大明的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据说就是因为在紫禁城下面发现潜藏有“龙脉”,在此建都,就足以保证大明江山百年昌盛、兴旺发达。

在古代类书中,与龙有关的名词不下数百,如《周易》:“初九,潜龙勿用”“九五,飞龙在天”等。宋人编纂的类书《太平广记》中搜集关于“龙”的神话小说,就多达八十一则。在中国,龙的形象,简直无所不在;龙的文化,在中国也一直都是源远流长的。虽然龙王具体的神诞之日,各种文献记载,与全国各地民间传说均有差异,但旧时专门供奉龙王的“庙宇”“行宫”,几乎与“城隍”“土地”之庙宇同样普遍,尤其是在江水之畔。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时,民众都要到龙王庙烧香祈愿,以求龙王显灵,协助治水,以保得一方水土风调雨顺。

各朝代龙的形象(追根溯源从古代典籍中)(11)

04 “龙母”的形象,又是从何处附会而来?

遍阅《西游记》一书,虽然“龙母”这个角色着墨并不是太多,但仔细观之,抑或有几分人之模样,这不禁让我也感到有一些疑问,难道“龙生九子”之中,也有几个是龙王与人族交配之后所生?若果然如此的话,那么这也就很容易地解释清楚了一桩公案:怪不得从古至今,凡我华夏子孙后辈,众人皆呼自己为“龙的传人”咧!

目前,国内最为其名的龙母神庙,莫过于肇庆市德庆县悦城“龙母祖庙”,祖庙位于悦城五龙山下,悦城河与西江交汇处,初为秦汉时期兴建,从东晋以后,史书杂说,碑记庙志,斑斑可考,历经两千余年,至今为全国最古老的庙宇之一,也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各朝代龙的形象(追根溯源从古代典籍中)(12)

历代相传悦城龙母乐善好施,能消灾解难,故一千多年以来,依旧香火不断,尤其每年农历五月初一至初八龙母诞期,前来朝拜的信徒,更是人山人海,数以万计,港澳信众,亦不在少数,如今已成为一大奇观。每年的龙母诞期,肇庆市属各县及珠江三角洲、以至港澳地区前往参拜者,多时超过十万之众。一连十数日,龙母庙前石牌坊广场上,香客云集,香烟缭绕,昔时还有“祭青蛇”“摸龙床求子”的习俗。

另据广东《德庆州志 · 卷五》记载:“龙母神生于周秦之世,载《南汉春秋》志乘庙原碑,斑斑可考。”德庆县悦城龙母祖庙《孝通祖庙旧志》写得更加具体:“敕封护国通天惠济显德龙母娘娘,温氏,晋康郡程溪人也。其先广西藤县人,父天瑞,宦游南海,娶悦城程溪梁氏,遂家焉。生三女,龙母,其仲也,生于楚怀王辛末之五月初八。”

各朝代龙的形象(追根溯源从古代典籍中)(13)

所以,这就更加地证实了,“龙母”的形象,其实原本就是脱胎于民间的凡人,当然,在中国的传统典故中,龙母是由于某种缘由,拾得龙胎,而成了龙的抚养者。广西梧州地方志《藤县志 · 卷六》中,亦对龙母的出生之地、生活之地等,作出了更为精确的考证:

“按龙母赢秦祖龙时之神也。温姓或曰蒲姓,今考粤东肇庆府旧志及悦城孝通祖庙旧志……父天瑞娶悦城梁氏,生三女,龙母其仲也……随其母至悦城,心喜其地,欲以为安厝所。因熟记之,及归于溪也,得石卵,剖之出五物,如守宫状,喜水,母豢渐长,放之江遂去,越数年,鳞甲辉煌,复来见母,母知龙子之远迎也。别其父母曰:儿当乘龙至悦城,遂跨龙,薄暮抵江口……”龙母仙逝后,“立庙祀,极显应,故至今香火独盛云。”

各朝代龙的形象(追根溯源从古代典籍中)(14)

龙母祖庙以“神”“绝”“巧”“灵”著称于世。祖庙之“石雕”“砖雕”“木雕”“陶雕”等建筑雕刻艺术巧夺天工,一块小方砖,竟能雕刻出四、五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山门、香亭的蟠龙花岗石雕柱,广泛运用深雕和透雕工艺,使盘龙的口中“龙珠”可以自由滚动却无法拿出;庙内木雕、陶雕“题材广”“造工精”“数量多”“保存好”,堪称小型雕刻艺术馆,龙母祖庙无论从建筑技艺、文化底蕴都堪称“古坛仅存”

龙母祖庙“四海朝宗”,位居灵胜之地,前临西江,后靠雄竣的五龙山,青、黄旗山列于两旁拱卫,形环抱护珠之势,人称“凤派龙势”钟灵之地。民间有关龙母灵验的传说也是不少,马万祺有感龙母圣灵,曾题诗曰:

久仰悦城龙母显,有求必应鉴公平。

天机奥妙诚难测,国泰民安感圣灵。

各朝代龙的形象(追根溯源从古代典籍中)(15)

05 中国古典文化中,纷繁芜杂的“龙”形象枚乘

我昔时读明清古典小说,及至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四十回《旌阳宫铁树镇妖》中,“孽龙”被许真君一路追赶,最后逃跑无计,先是赘入一富豪家中,这富家老翁也是爱才之人,便聘其做了授书的先生,没想到不久之后,却又偏教真君识破,后孽龙于精砚池变法,又化为美少男子,取名慎郎,逃往长沙府。闻知刺史贾玉家生有一女,极有姿色。孽龙具明珠数斛,遂来结拜刺史贾玉,贾玉再三推拒,慎郎献之甚切,使君不得已而受之。

各朝代龙的形象(追根溯源从古代典籍中)(16)

留住数日,使君见慎郎礼貌谦恭,丰姿美丽。琴棋书画,件件皆能;弓矢干戈,般般惯熟。遂欲以女妻之。慎郎鞠躬致谢,复将珍宝厚贿使君亲信之人,悉皆称赞慎郎之德。使君乃择吉日,将其女与慎郎成亲,不在话下。贾玉将自家的千金下嫁于他,两人如期婚配,然而好景不长,两人却生下了几个不成人样的怪胎来,这一点,想必众人也是知晓的,若龙母真个是良家女子,那情理上倒也还说得通的。

随后不久,我又偶然翻阅了另一本清代无垢道人撰写的《八仙得道传》,这其中分明就记载着:“火龙”“缥缈”两位得道的高人,还十分巧意地将两只龙配在一起,这两龙本为雌雄,一在四川的灌口,一在江浙一带的钱塘江,上面也说过“龙生九子”“各不成龙”的事情,这就真的是教人为难了!

各朝代龙的形象(追根溯源从古代典籍中)(17)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两龙原本都是孝子贤女所变,所以做了民众的典范,这一点,其实也是无可厚非的。都说龙是威严勇猛的,可能是这龙母不愿意总是装作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而是想要一副“母仪天下”的尊容,于是又幻化成了人的模样了吧,抑或是龙母头上也根本就没有犄角,譬如母鸡之额,没有凤冠一样的吧。

这些琐碎之事,不谈也罢,要怪就怪那些古代的文人雅士,总是喜欢在那里空口枉自陈,或者净是在一旁胡说八道了吧。而中国古代社会里,总是不断地出现的一些诸如“龙凤呈祥”“双龙戏珠”等一派吉祥和美的话画面,可能也只是为了让那些总是沾沾自喜地、以为自己是龙的传人的“龙子”们开心而已吧。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然而,到了如今,不知何故,我们中间的某些人,却又将十分简单的问题,给无端地复杂化了,于是,便生出了许多让我们后世之人,亦感到十分困惑与不解的东西!

各朝代龙的形象(追根溯源从古代典籍中)(18)

作者:清风剑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