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患病后,在面对疾病的治疗选择时,比较茫然——不了解得的是个啥病,不了解这是个怎样的手术还有些患者,他们在看同种病时,不同的专家给出的意见截然不同,手术还是不手术,治还是不治,莫衷一是现代医学对疾病的治疗手段日益丰富,对疾病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革新专家指出,对一些疾病的治疗,或许存在争议,需要反复权衡利弊;对于一些技术,老百姓则有很深的误解,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有心理疾病要及时治疗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有心理疾病要及时治疗吗
很多人患病后,在面对疾病的治疗选择时,比较茫然——不了解得的是个啥病,不了解这是个怎样的手术。还有些患者,他们在看同种病时,不同的专家给出的意见截然不同,手术还是不手术,治还是不治,莫衷一是。现代医学对疾病的治疗手段日益丰富,对疾病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革新。专家指出,对一些疾病的治疗,或许存在争议,需要反复权衡利弊;对于一些技术,老百姓则有很深的误解。
【飞蚊症】
激光消融手术VS继续观察
飞蚊症是一种很常见的眼病,在高度近视(600度以上)、年龄大(50岁以上)、眼部外伤、用眼过度等群体中高发。90%的飞蚊症没有明显的危害,可继续观察。飞蚊症也没有很明显的症状,主要是患者会发现眼前有黑影移动,觉得不习惯、不舒服。当然,也有少部分飞蚊症合并有其他病变,如发生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裂孔、视网膜出血等,但都可采取与之相应的治疗手段,如采用激光技术治视网膜裂孔,用药物治疗视网膜出血,对血管炎进行抗炎治疗等。
最近5年左右,YAG激光消融机器研制出来了,可以对玻璃体混浊进行激光消融,将混浊物气化,但不是人人皆可。由于玻璃体与视网膜很近,激光消融是有风险的,如果操作不当,有可能损伤感光细胞和视神经,甚至可造成出血,形成外伤性白内障,导致严重后果。如果合并其他的眼病,更要慎重。激光消融是有选择性的,大部分患者打1~2次激光可解决,但有的患者需要打很多次。
对飞蚊症患者,医生会和患者共同制定合适的方案,要看有没有适应证、看医院是否有设备、看患者是否愿意承担打激光的风险。如果患者有消除飞蚊症的愿望,医生检查后有打激光的适应症,是可以考虑激光治疗的;如果患者有顾虑,医生在治疗时就要慎重,可以先保守治疗或者观察。
【脑动脉瘤】
手术VS不手术
在神经科,患者和家属对治疗不知所措、犹豫不决的,常有三种情况:脑动脉瘤要不要手术、颈动脉狭窄要不要装支架、帕金森病做不做手术。
脑动脉瘤被称为脑子里的隐形炸弹,多在做其他检查时发现。动脉瘤是否需要早期干预或介入治疗,主要取决于几点。1.动脉瘤的形状。如果是基底偏宽的动脉瘤,一般是不容易破裂的,可以继续观察;如果是基底比较窄的,可能容易破裂,最好及时干预。2.动脉瘤的大小和部位。如果动脉瘤偏大、部位较特殊,还是应该干预。3.患者的年龄、血压情况。如果患者血压不高,控制得挺好,年龄不大,可择期做手术;如果患者血压很高或年龄偏大,血管弹性差,动脉硬化明显,手术风险很高,也需辩证地来考虑。
供应人脑的血管主要有四根:左右颈内动脉和左右椎动脉。如果是一侧颈动脉血管狭窄大于90%,还有明显的症状,或是两侧颈动脉狭窄均大于70%,且伴有临床症状,这种情况建议做血管介入治疗。如果单侧的颈动脉血管狭窄不到90%,或两侧颈动脉血管狭窄在70%内,可药物保守治疗。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慢性进展的并逐渐加重的脑病。确诊后,首选药物治疗,绝大部分早期病人通过药物都能控制住。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好,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可考虑做手术或植入脑起搏器。不过,脑起搏器也是有使用寿命的,不是说放脑起搏器就一劳永逸,患者和家属在治疗时要和医生多权衡利弊。
【幽门螺杆菌】
杀菌VS不杀菌
近些年,随着幽门螺杆菌的危害被人们认识,特别是其含有致癌因子的发现,加上大家的自我保健意识增强,不少人谈“幽”色变。有人体检被查出幽门螺杆菌后,感到非常焦虑,来医院要求杀幽门螺杆菌,有些患者对此过分关注,有恐癌心结,甚至引发了家庭矛盾。
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占总人口的60%~70%。绝大多数人尽管胃内终生携带细菌,临床却一直没发现胃镜下可疑的癌前病变。只要没有癌前病变,又没有胃癌家族史,绝大多数人是终生没事的,因为幽门螺杆菌的某些亚型就算感染了也可能不致病,大部分人感染后,从炎症到癌变也有漫长的过程。
目前,国际通用灭菌方案是两种抗生素和两种胃药联用,一个疗程14天,往往能将幽门螺杆菌消灭90%左右。为什么不提倡所有感染的人都杀菌呢?因为这种疗法中,抗生素超大剂量使用,对肝肾可能造成伤害,特别是老人和小孩,就算是有好的疗效,细菌杀灭率也并不能达到100%。有的病人要反复多个疗程及用补救方案,短期内用大量抗生素,可能带来肠道菌群紊乱。加上人们可通过共餐相互传染,杀完后又感染,还杀不杀?再杀会再次对肝肾造成伤害。特别是老人因基础疾病多,肝肾功能减退,杀菌更要慎之又慎。目前,不推荐对无症状的14岁内儿童及70岁以上老人常规体检查幽门螺杆菌并用杀菌治疗。
有位老年女性着急地说“体检查出幽门螺杆菌,快给我治治,我正在带孙,莫传染了她”。经检查,诊断她感染程度不重,胃镜也无相应病变,又无胃癌家族史,医生给她两个建议。一是不过分紧张,可追踪观察;如果没有肝肾功能不全,在明确药物副作用的情况下,也可考虑正规疗程的杀菌治疗。二是采用分餐、公筷等措施,避免传染给孙女。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呈多样性,如反酸、烧心、上腹痛、口臭、嗳气、饱胀感等,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家族中有胃癌史的,应高度警惕,必须跟踪检查幽门螺旋杆菌是否造成了胃的癌变。对于症状的诊断或对癌变的检查,可做胃镜检查和必要时对病变部位的活检,各种疾病可一目了然,对症治疗效果好。
【前列腺癌】
积极治疗VS保守观察
前列腺癌好发于老年群体。由于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很多病人是在体检查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时发现的,也有一部分人会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血尿等情况,需与前列腺增生相区别,在门诊看前列腺增生时得以发现,也有一些病人是在进行盆腔影像检查时发现(前列脉有异常病灶影)或做直肠指检时检出。对国人来说,除非自己是从事泌尿专科的医生,或自己阅读了大量的文章,对于前列腺癌有一些认识,否则,肿瘤一旦确诊,人们很难做出不治疗的选择。
但事实上,世界各主要国家医学会的临床诊治指南中,放在第一位的处理方式无不是警惕性观察。每位三甲医院泌尿专科大夫的手上,也都有一些病人确实是采取警惕性观察等待的保守措施。
因为绝大多数前列腺癌的自然过程很长(一般认为在10年左右),当然也有一些特殊类型发展较快,如腺管内癌、神经内分泌癌、髓样癌等。临床一般认为,对于预期寿命在10年以上、病人的身体基本状态较好、患的前列腺癌类型属应该干预的情况,则倾向采取积极的治疗;而对年纪大、前列腺癌分化较好、病灶较小、病理评分在6分以下的人,在征求病人和家属的意愿后,更多的是采取警惕性的观察等待。
如果选择积极治疗,通常根治性手术、内分泌治疗、放疗仍是三大基础治疗,大多数治疗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有较好的效果,会改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程度不一)。警惕性的观察等待不等于放任不管,医生会要求病人基本上要做到:至少每半年查一次PSA,至少每年做一次直肠指检,必要时还需要再做穿刺,从而判断前列腺癌的发展速度和趋势,决定下一步的处理方法,随时更改治疗方案。
【心脏冠状动脉堵塞】
放支架VS不放支架
一般认为,心脏冠状动脉堵塞70%以上,才可以装支架,但也要看情况:病人如果是不稳定性心绞痛或突发急性心梗这两种情况,可尽快装支架开通血管,降低死亡率和减轻心绞痛症状;如果是稳定型心绞痛,安支架并不降低患者远期死亡率,但是大多数还是可以缓解心绞痛症状的。
近年来,某些公众号借钟南山院士、胡大一教授等著名专家之名,把他们的关于支架的态度断章取义,妖魔化心脏支架,鼓吹“支架滥用”“以药物养支架”等言论,这些文章造谣的目的,可能是希望老百姓不接受正规医学专业治疗,诱导他们买保健品。其实,老百姓不知道的是,钟南山院士早在60多岁时就得过急性心梗,当时采用支架手术救了一命。而做不做支架手术,冠心病患者都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等药物,所以也不存在“药物养支架”一说。
临床医生每做一台支架手术,都要上报国家卫健委,非特殊情况,若一次手术植入超过3个支架的部分,医保一般也不予报销,管控严格。2018年,我国做了约91万例支架手术;同年,美国这一数据是200万例。而我国的人口基数比美国大很多。作为临床医生,湖南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肖长江认为,这些年国内支架滥用的情况并不多见,倒是不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本该争分夺秒进行支架介入术救命的,却因为病患及家属盲目相信这些“伪科普”,对支架误解很深,结果错失最佳救治时机。“比如我就遇到一位32岁的小伙子突发心梗后,我们建议尽快植入支架,但他对支架误解很深,坚决拒绝手术,最终年纪轻轻就发生心脏扩大、心衰。我还有一位90多岁的病人突发心梗,生命危在旦夕,我们连夜加班给他做了心脏支架术,令他拥有二次生命。”
(据《快乐老人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