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假期里,我阅读了高尔基的《童年》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一直处在黑暗当中年幼丧父,阿廖沙只能随祖母和母亲来到染坊主——外祖父的家刚到就碰上自私的舅舅们为分家产全然不顾亲情,大打出手,反目成仇之后,阿廖沙把最好的桌布染坏,遭到了外祖父的毒打随后,一场大火烧光了他们的家紧接着发生了“父子大战”、“小偷事件“等一系列冲突在这个过程中,阿廖沙经历了一连串至亲和挚友的离逝,其中包括他亲爱的母亲,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读童年的随笔?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读童年的随笔(我读童年)

读童年的随笔

这个假期里,我阅读了高尔基的《童年》。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一直处在黑暗当中。年幼丧父,阿廖沙只能随祖母和母亲来到染坊主——外祖父的家。刚到就碰上自私的舅舅们为分家产全然不顾亲情,大打出手,反目成仇。之后,阿廖沙把最好的桌布染坏,遭到了外祖父的毒打。随后,一场大火烧光了他们的家。紧接着发生了“父子大战”、“小偷事件“等一系列冲突。在这个过程中,阿廖沙经历了一连串至亲和挚友的离逝,其中包括他亲爱的母亲。

读到这里,我想这样的童年应该悲惨灰暗的吧!大人们都忙于生计,没有人关心阿廖沙的到底在想什么,为了引起大家的关注,也为了反抗压迫和欺凌,他经常恶作剧,而且因此挨揍。但他乐此不疲,这大概是他童年的唯一乐趣。

所幸,阿廖沙的童年里也有人给他带来一缕阳光:慈祥的外祖母、能干的茨冈尼克、老工人格里戈里、知识分子“好事情“。。。。。。这些平凡质朴的社会底层人都给了阿廖沙信心和勇气。阿廖沙生在这个生活艰难的时代,他十一岁就开始独立,在混乱的社会里劳动挣钱。同年龄的我们却衣食无忧,在父母的羽翼下享受着各种资源。高尔基通过自传体小说《童年》,对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当时环境的细致描写,以一个孩子的角度写出了十九世纪俄国底层人民生活的不易。也正是因为这个时代,造就了阿廖沙坚强、乐观、善良、独立、正直、自信的性格。再看看我们,遇到困难时,只会哭鼻子,怎谈坚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己啥都不做,怎谈独立?遇到挫折就消极沮丧,自卑,怎谈自信乐观?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高尔基的童年是那个时代带给他的创伤,这是他的“不幸“,但也成就了他的伟大,因为他想改变命运,这是他的”万幸“。

我们这个时代,很少会有像高尔基一样灰暗的童年,这是我们的”万幸“,但物质的富足让我们在童年不需要去为生计担忧,也就有可能让我们在平凡中失去那些必须靠拼命才能得来的优秀品质,这又是我们的”不幸“。等到我们进入社会,面对残酷的社会竞争,就业和生活的压力就会的懵了,失去生活的勇气,这就是童年时肆意享乐的后果。老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吃苦在前,后面尽是甜的;甜吃在前,后面就有加倍的苦还回来。

中华炎黄子孙中不少和阿廖沙一样,用积极乐观的态度迎向困难,坚定改变命运的信念。周文王被囚,狱中写出《周易》;孙膑被挖去膝盖,仍想出“围魏救赵“的好办法;孔子被无数君王否决,仍继续周游列国;毛泽东起义失败无数次,坚持到最后打败了所有的敌人,建立了新中国;陈景润测算了几万次,才发现了”陈氏定理“。。。。。。中国以外,世界上这样的人也举不胜举:爱迪生尝试了几千种材料才找到合适的灯丝;贝多芬双耳失聪,却写出《命运交响曲》这样的华章;诺贝尔制作炸弹,差点把自己炸死,也不放弃研究。。。。。。

很多伟人都有”不幸“的遭遇,但不是每个经历不幸的人都能成为伟人,这就是”不幸“中的”万幸“。那么让他们坚持不懈,成为那个”万幸“之一的动力是什么?我认为是一颗坚强、乐观的心,是对社会贡献自己的价值,实现人生理想的信念。这个信念能容纳挫折与失败,也不怕挫折与失败,更能打败挫折与失败。我们每一个人若都要拥有一颗像阿廖沙一样能包罗万象、坚强不屈的心灵。这样就能战胜“不幸“,照亮通往”万幸“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