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68,这可不是普通的年份。这一年,曾经的和尚,前叫花子,朱重八同志成功逆袭。他站在应天府(南京)高高的城楼上,庄严宣布,今天,大明王朝成立了!

  掌声雷动,山呼万岁。——这是载入历史的光荣一刻。

  那一年,老朱50岁。

  伟大的革命家,无产阶级战士朱重八同志,出生于农历八月初八,小时候都管他叫朱八八。当然,现在你敢这么称呼皇上,非把你当苹果削了不可。既然是皇上了,九五之尊,就不能再用那么土鳖的名字了,因此之故,朱重八改名为朱元璋。——取“诛灭元元朝的利器”之意。

  朱元璋的升龙之路,要感谢太多的人,这个名单可以绕地球两圈。这里面有文臣也有武将,比如说,李善长、刘伯温、徐达、常遇春…跟明教教主张无忌可没啥关系,那是小说里瞎编的,不足为凭。

  朱元璋最应该感谢他的结发妻子——马秀英。

  朱元璋这一路走来,刀山火海,九死一生,马姑娘对他始终不离不弃,扮演了一个非常伟大的圣母的角色。朱元璋得了天下,吃水不忘挖井人,立刻封马秀英为皇后。

  朱元璋曾满怀感激地握着马皇后的手,煽情地说,家有贤妻,如国有良相,你就是我的长孙皇后啊。

  这话没错,马秀英和朱元璋是患难夫妻,没马姑娘,朱元璋可能早就见阎王了。

大脚马皇后和朱元璋几个孩子(大脚马皇后朱元璋和他的妻子)(1)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当时,元顺帝在位,黄河几次决堤,官府强征民夫去修黄河大堤。民夫里面有俩“意见领袖”,韩山童和刘福通。这两人很有慧根,一看天下将乱,利用“白莲教”就造反了。

  于是乎揭竿起义,把蒙古鞑子赶出中原!义军头裹红巾,所以被称为“红巾军”,也可以叫“红军”。红军的星星之火,很快形成燎原之势,烧遍了大半个中国。

  安徽,凤阳。

  有个大大的富豪之家,姑且称为“马大善人”。马公丧妻,膝下只有一女,就是马秀英。老马对秀英姑娘,爱如珍宝,无奈因为杀人避仇,只能亡命天涯。最终,马大善人客死他乡,马秀英成了孤儿。

  马公临死之前,把女儿秀英托付给了生死之交——濠州城红巾军的头儿,郭子兴。郭子兴和马公那是过命的交情,当下收马秀英为义女,悉心教导。

  郭子兴生有二子,郭天叙和郭天爵,这两人都不这么成器。郭头领和夫人非诚疼爱秀英姑娘,教她识文断字,针线女工,乌飞兔走,光阴似箭,转眼间,马秀英就出落成一个温柔端庄的大姑娘。

  马秀英长什么模样?客观地说,马姑娘并不漂亮,老长的一张马脸,但还算端庄大方,有画像摆着呢,我也不敢瞎说。马姑娘还有一个奇特的地方,什么呢?长了一双大脚。

  元人习俗女人都要裹脚,不管是大家闺秀还是民间村姑,那都包的跟粽子似的,还觉得特美,美其名曰:“三寸金莲”。人家马秀英就不裹脚,实乃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

  所以马皇后被后人戏称做“马大脚”,还有一则特有意思的典故。话说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有一天风和日丽,马皇后乘着小轿在南京城闲逛。忽然一阵大风吹来,正好掀起轿帘一角,马皇后那双大脚赫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再缩回去已经来不及了。

  此事轰动一时,上了《南京日报》娱乐版的头条。我的个乖乖,原来皇后也有一双大脚!姓马的露出了大脚,就叫“露马脚”吧。于是乎,“露出了马脚”成为年度词汇,一直流传到现在。

大脚马皇后和朱元璋几个孩子(大脚马皇后朱元璋和他的妻子)(2)

说回马大脚,她一天天长大,也该找个婆家了。

  郭子兴选来选去,目光锁定在一个人身上。这个人谁啊?朱元璋。

  朱元璋安徽凤阳人,他命运更惨,基本上就是一部《悲惨世界》。朱元璋祖宗十八代都是贫民,17岁上父母双亡。朱元璋放过牛,当过和尚,要过饭——要饭都吃不饱,最后只能干革命了,投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

  郭子兴看朱元璋敢打敢拼,智勇过人,哎呀,是个人才。就做主把义女马秀英嫁给朱元璋了。那一年,马秀英21岁,朱元璋25岁。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月,两个苦命的人,终于建立了一个温暖的小家庭。

  从某种意义上说,朱元璋娶的不光是主帅的“义女”,更是赢得了丰厚的政治资本,他成了郭子兴手下的亲信大将。

  朱元璋真的是高攀了,放到现在,铁定娶不上媳妇。

  朱元璋相貌出众——特别丑,现在电视剧里演的全是瞎扯。史书上,说朱元璋的相貌“七孔朝天”——鼻孔朝上,嘴歪眼斜,下巴是往上翘的,这叫“地包天”,大贵之相。丑也就算了嘛,朱元璋跟炒饼似的,一脸麻子,个别地方还有一搓黑毛。

  朱元璋长着一张瓦刀脸,正面看是鞋拔子,侧脸面是猪腰子,360度全是死角。千万别误会,我不是故意要黑朱元璋,是还原历史真相。况且,我认为牛人不一定要长得帅,关键是有特点,丑的可爱。

  曾经有画师给朱元璋画象,太写实的都被咔嚓了。只有那种写意的,经过ps的才被保留了下来。不过,朱元璋的后代,经过几代人的基因改良,终于变帅了。

大脚马皇后和朱元璋几个孩子(大脚马皇后朱元璋和他的妻子)(3)

   随着朱元璋军功的越来越大,就遭到两个小人的记恨。谁呢?郭子兴的俩儿子。虽然说一个女婿半个儿,但不能让假儿子抢了真儿子的风头不是?

老子李耳曾经这样曰过,福兮祸之所伏。

  意思是说,你别光顾着眼前风光,说不定有什么七灾八难。朱元璋很受老丈人郭子兴的器重,就把俩小舅子给得罪了。

  大郭和小郭这一对活宝,天天跟他爹念叨,老爸,朱八八又私吞战利品了。郭子兴不是庸主,也是一代豪杰,就有一坏毛病,贪财。部下每次打胜仗,总要拿点金银珠宝“孝敬”他老人家。

  朱元璋那是铁军,跟独立团似的,纪律极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上哪弄战利品去?郭子兴老大不痛快,心里有气,制定作战计划,朱元璋又跟他唱反调。这下老爷子火了,缴了朱元璋的械,关禁闭!

  郭子兴也就是想杀杀朱元璋的傲气,过几天说不定气就消了。郭天叙和郭天爵这哥俩,逮着机会背后使坏,命令狱警断绝朱元璋的一切饮食……

  这事儿,马秀英知道了,心疼啊。偷偷跑去厨房,拿了吃的给丈夫送去。一天,马大脚怀揣着刚出锅的热饼,火气火燎地往牢里跑。说也不巧,没跑多远和义母张夫人撞个满怀。

  张夫人见马大脚神色慌张,心里纳闷,拽到屋子里盘问。闺女,你这是咋了?马大脚面露痛苦之色,那热饼烫的衣服都冒烟了,连忙解开衣服,把事情来龙去脉述说一遍。

  张夫人拉开马氏的衣服一看,都惊呆了。面饼太热,把马大脚的胸口烫了一个水泡。张夫人非常心疼,说闺女你放心,我跟你爹说,弄死这俩兔崽子!马大脚连忙说,别,别,一家人别伤了和气。

  这次靠“夫人路线”,朱元璋死里逃生。

大脚马皇后和朱元璋几个孩子(大脚马皇后朱元璋和他的妻子)(4)

马大脚知道朱元璋有苦衷,经常拿自个的金银首饰去孝敬“爹妈”。她尽量弥合丈夫和干爹之间的缝隙,真是难为她了。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里,缺衣少食,马大脚特艰苦朴素。有时候,宁肯自己饿肚子,也让朱元璋吃顿好的。

  朱元璋南征北讨,作战的文书和日记都交给妻子保管。马大脚既是贤妻,也是贴身小秘书,一切都整理的井井有条。朱元璋一生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最凶险的当属和陈友谅的决战。

  公元1360,决战鄱阳湖!

  朱元璋挨了当头一棒,手下人心涣散。二师兄都准备分行李了,我回我的高老庄,你回你的花果山。大敌当前,马大脚拿出全部家底了,分发给诸将,这才稳定了军心。

  前方战士奋勇杀敌,后方呢,马大脚带领军嫂们给前线的同志们,连夜赶制棉衣棉帽。什么是贤妻?这就是贤妻!

  有一回,朱元璋在乱军之中,被流箭射中,身上都挂彩了。后面紧追不舍,休走了贼寇!此时,马大脚挺身而出,化妆成一个村姑,蹭的一下就冲进了包围圈。冒着枪零弹雨,背起朱元璋,撒丫子狂奔!

  真是千钧一发!子弹都在耳边嗖嗖的飞!

  最终,朱元璋得救了,马大脚负伤了。

  所以,朱元璋一当上皇帝,立马封马大脚为皇后。而且终其一生,只立了这么一个皇后。

  年轻时,愿意跟你一块吃苦一块打拼一块创业,两人合吃一碗没有榨菜的泡面,这才是真正的患难夫妻,不可欺,不可弃----古语云,糟糠之妻不下堂!

大脚马皇后和朱元璋几个孩子(大脚马皇后朱元璋和他的妻子)(5)

朱元璋当了皇上,有权,就是任性。

  想修理谁就修理谁,想怎么修理就这么修理。不过修理别人之前,拜托先把南京城修理一下。应天府几经战火,到处断瓦残垣,形同废墟。既然皇都所在,要修就修就修他一个千秋万代,固若金汤!

  找刘伯温和铁冠道人,寻龙点穴,寻一处风水宝地。据说在飞机上鸟瞰南京城,那轮廓分明是朱元璋的侧脸。城建的极高极大,可容四辆马车并排飞驰,非常之雄壮巍峨。

  那时候,可不敢有豆腐渣工程,城墙上的每一块砖都要签字编号。这一修城墙,旷日持久,修了多久?整整21年!明朝初立,国库还很空虚,没那么多经费,这时候,有一个人挺身而出,主动为皇上分忧。

  谁呢?江南首富——沈万三。

  沈万三跳出来说,皇上,身为大明的一份子,修城墙这么利国利民的好事,老夫来赞助。明朝南京城有三分之一,都是沈万三出资修建的。沈万三钱多了烧的荒?非也。

  沈万三非常精明,他这是政治投资。当年朱元璋和张士诚争夺天下,沈万三没少资助张大帅。他是怕朱皇上想起这茬来,秋后算账。

  修城墙这事,朱元璋默许了。沈万三得寸进尺,陛下,我能不能帮您劳军啊?军费我包了!

  朱元璋那张瓦刀脸,瞬间就沉下来了。这事就不劳你费心。朕富有四海,还用不着你那点小钱!

  沈万三误判了形势,这马屁拍到马蹄子上了。古往今来,一切权利之中军权最重。大明王朝的军队是我朱家的,岂容外人半点非分之想?

大脚马皇后和朱元璋几个孩子(大脚马皇后朱元璋和他的妻子)(6)

  朱元璋一个泥腿子出身,最恨富人巧取豪夺。就想把沈万三一家,满门抄斩。心说,格老子的,竟敢在朕面前炫富……

  马大脚一看皇上这么暴戾,马上跪下,陛下消消气,咱依法治国哈。法律是用来惩治不法之徒的,这个沈万三只是个不祥之人,让老天收他吧。陛下你若杀了他,网上又该骂您仇富了。

  朱元璋气顺了,想想是这么个理。于是,沈万三死刑就改成了发配云南。

  沈万三的故居在哪?昆山周庄,离上海不远的美丽的江南水乡。读者大大,有机会到那旅游。导游一定会绘声绘色,告诉你沈万三的发家史,还有“聚宝盆”的神奇传说。

  沈万三发配去的地方,在云南丽江。现在丽江是旅游景点,最适合做梦和艳遇的地方。当时可没开发,穷乡僻壤,交通极不便利。买瓶啤酒你还得翻越三座大山,沈万三也只能对着玉龙雪山发呆,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里,想当年老子我……

  沈万三这个大富翁,舒适惯了受不了高原气候,不久就死在了云南。他对丽江的贡献之下,就是把昆曲带过去了。闲的时候,听听昆曲,聊以度日。

大脚马皇后和朱元璋几个孩子(大脚马皇后朱元璋和他的妻子)(7)

洪武十三年,宰相胡惟庸谋反案发。播出萝卜带出泥,牵连的人多如满天繁星。太子朱标的老师宋濂,72岁了,风烛残年,早就告老还乡。朱元璋派锦衣卫审这个案子,宋濂因为孙子的关系就被勾连进这个大案。

  朱元璋眉头都不皱一下,给我杀,满门抄斩。宋濂是谁?开国文臣之首,宋濂一辈子勤勤恳恳,忠心辅佐朱元璋19年。

  老了,老了,都不能善终。马大脚摆了一桌素食等老公吃饭,朱元璋进来一瞧,额……皇后,今儿什么日子啊?

  孟皇后刷地一下就跪下,回禀陛下,今天是教师节!宋师傅的案子,您不能那么办!普通百姓都知道尊师重教,教师节送个贺卡什么的。我们倒好,拿老师砍头?不能让人看我们皇家的笑话。宋师傅都那么大年纪了,谋反有这个必要吗?皇上若不回心转意,臣妾就终生吃素,为先生祈福!

  老朱同志沉吟不语,罢了,罢了。文坛领袖宋濂躲过一劫,被流放四川。

对这些功臣宿将们,朱元璋一万个不放心。哪天我要一蹬腿挂了,太子仁厚,怎么能斗的过这帮经验丰富的老狐狸?朱元璋这是典型的帝王思想,也是一个好爸爸的良苦用心。

  可惜啊,可惜。太子朱标尚未登临大宝,就郁闷地死了,享年37岁。65岁的朱元璋华发苍颜,颤颤巍巍,只好将年幼的皇太孙朱允炆,匆匆地扶上马再送他一程。

大脚马皇后和朱元璋几个孩子(大脚马皇后朱元璋和他的妻子)(8)

  对于明朝的公务员来说,朱元璋是个冷血残酷的老板,他们不仅工资最低,而且是个高危行业,临上班之前要和妻儿拥抱,说不准还被下班就被杀了。另一方面,朱元璋对子孙后代来说,是仁慈的天父。

  明朝建国之初,朱元璋就把子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比如燕王朱棣,就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叔叔,后来就篡位登基了。朱元璋还规定,子孙后代不得从事任何行业,从摇篮到坟墓,所有的开销,国家全都包了。你就好好的混吃等死,拱卫王师。

  到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后代人口大爆炸,都发展到百万之众。完全沦为帝国的寄生虫,这才被李自成推翻。我想到了《圣经》里上帝对亚伯兰的祝福:“愿你多子多孙,有如繁星。”

  朱元璋的5子2女都是和马大脚生的,皇后在一天,就中和一下老朱身上散发的杀气。可是有一天,皇后不在了怎么办?

马大脚不单是一个好媳妇,更是一个好皇后。

大脚马皇后和朱元璋几个孩子(大脚马皇后朱元璋和他的妻子)(9)

  第一,她很简朴。马大脚是经历过战争岁月的,平时吃粥咽菜,过的特朴素。民间遇到荒年,马大脚带头在宫里开荒种菜——那时候,还不流行偷菜。

  皇后穿的是粗布衣裳,真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皇后把穿不了的衣服,都送到敬老院去。她还带头约束皇子和公主,不准穿名牌,盲目攀比。太子盖的被子,那都是用旧的。

  告诉孩子们,物力维艰,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这方面,朱元璋也是表率。他平时吃啥?四菜一汤。玉米粥,窝窝头,就着大蒜吃咸菜。简单极了,老朱有句名言:“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在安养生息之。”

  夫唱妇随,爱民如子,这才是大国君主的范儿。

  第二,马大脚还很善良。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悲天悯人,推己及人。有一次,朱元璋视察太学回来。皇后就陪他唠嗑,太学里有多少人啊。朱元璋说,几千个吧。皇后又问,那都有媳妇了吗?

  朱元璋说,你问的还真细。有的还是单身狗,有的都有家眷了。马皇后就说,陛下要与贤人治天下,对知识分子待遇就该好点。那些结婚的没收入,怎么养活妻子小啊,单位分房吗?

  朱元璋一想,还真是这样。圣旨一发,给太学生的家眷都发放月粮,福利待遇都提高了,都是拜马皇后索赐。

  第三,马大脚还特别贤惠。历代的后宫都是是非之地,争风吃醋,尔虞我诈。人家马皇后的治下,上下一片和谐,其乐融融。别的妃子生了皇子,马皇后也必视如己出,一样的栽培。

  再说了,朱元璋是个工作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朱元璋是劳模,经常一工作就是一通宵,节假日不休。朱元璋在肃贪方面特别给力,简直是“官不聊生”。

大脚马皇后和朱元璋几个孩子(大脚马皇后朱元璋和他的妻子)(10)

洪武十五年,八月。

  饱经风霜的大脚马皇后,一病不起。朱元璋寝食难安,遍寻天下,给皇后访求名医。我们慈爱的马皇后做出一个令人十分意外的决定,坚决不吃药,就是不吃。有人就问,为啥?马皇后担心治不好病,朱元璋又要迁怒与医生。

  朱元璋和马皇后那是结发夫妻,风雨同舟,怎么能眼看着她病入膏肓?吃,这药比必须的吃!马皇后还是倔强地决绝了,哎,长叹一声,生死有命。我一个人死就够了,何必连累无辜的人?陛下,一定要记得我等出身草莽,要懂得百姓的艰难。

  ……

  目光渐渐涣散,一代贤后就此永远地闭上了眼睛。那一年,操劳了一生的美丽的大脚安静的睡着了,享年51岁。皇后上下,无不失声痛哭。远远的,远远的,隔着历史的重重帷幔,我似乎听到了一首凄凉的挽歌:

  “我后圣慈,化行家邦。抚我育我,怀德难忘!”

  八月的南京,闷似火炉。唢呐声声,纸灰飞扬。

  马皇后的棺椁,要运往紫金山明孝陵。那一天,全城的百姓倾巢而出,自发地为 送葬。忽然,就在一瞬之间,电闪雷鸣,下起了瓢泼大雨。成千上万的民众,浑身湿透,矗立在茫茫的暴雨中,为皇后的离世而失声痛哭。

  斯人,不朽,魂系,归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