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很多人吵读不懂,有人还为这篇小说被“踢出高中语文课本”(其实是语文读本)幸灾乐祸。

我有一篇微小说,可以作为余华这篇小说的注脚,读了我这篇小说,就容易读懂余华那篇小说了。

这篇微小说叫《好学生和调皮学生》,是我网文《微小说与小小说》的第一篇。

我写这篇微小说时还没有读到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如果读到,我就不写了。

《微小说与小小说》一发布就有经典小说网、笔趣阁等90多个网站转载,读者打分平均7.8——8.5,打满分的占一半以上,现在虽然纵横中文网把这本书封了,还是能够从很多网站读到,从百度、搜狐都能查到。

《好学生与调皮学生》讲,一个守纪律的好学生在斑马线上被飞驰而来的汽车撞飞,一个凡事不讲规则的调皮学生闯红灯被撞倒。

什么意思,你读懂了吗?

我是要告诉少年儿童,要独立思考,斑马线并非绝对安全。

《十八岁出门远行》像《好学生与调皮学生》一样,发人深思,尤其值得中学生们好好阅读深入思考。

《十八岁出门远行》讲:在一车苹果被抢的时候,“我”帮司机,司机却不但不帮“我”,最后还抢“我”,“我”就像那个在斑马线上被撞飞的学生一样至死都是想不通的,但社会复杂人性自私,不是规则能够约束的,迷信规则而不独立思考危险很大,有时候守规则与不守规则结局相同。人心社会很险恶,利益才是人们的唯一规则,学生腔地认识人性认识社会很愚蠢,高中生应该开始不仅仅依照书本来看世界了。

有些特殊的年代,守规则的人,善良的人,会成为不守规则的人的牺牲品,成为恶人的食物。

例如迂腐善良的孔乙己,例如勤劳善良的祥林嫂。

有些特殊年代,是全民冷血,愚昧麻木的!

例如华老栓要给他儿子吃为拯救他们献出生命的人的人血馒头。

生活就是这么残酷!

那么,我们应该都做恶人?

不,《好学生与调皮学生》回答了这个问题,不守规则的最终结局,依然是被规则撞倒。

人生不是练习题,没有标准答案,许多道理,人类至今没有想清楚。

这些启示,应该让单纯的中学生看到,一些人不应该为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被剔除感到兴奋,因为你们的子孙应该读读这样的小说,否则他们或许会遭受不幸。

不错,我们应该选择做善良人,但我们应该懂得凶恶和罪恶,善良包括打击凶恶和罪恶。

否则我们可能会善恶不分甚至以善为恶以恶为善,我们会被成群结队的以善为名的凶恶和罪恶裹挟。

单纯不是坏事,沈从文歌颂人性的单纯朴实可与揭示人性复杂凶恶的鲁迅并列。单纯是人类的理想之一,但是,社会由于人性恶的一面总是复杂,有的恶还披着善的画皮,中学生在善恶分明的基础上应该有所警惕。

以此我不赞成教材剔除《十八岁出门远行》。

在细雨中呼喊余华读书心得笔记(不赞成高中语文读本剔除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请读我一篇微小说)(1)

在细雨中呼喊余华读书心得笔记(不赞成高中语文读本剔除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请读我一篇微小说)(2)

在细雨中呼喊余华读书心得笔记(不赞成高中语文读本剔除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请读我一篇微小说)(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