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区,不少坡度平缓的低山丘陵,戴着顶“帽子”,仿佛一座座烽火台。

如果在当地问路,百姓会指着说:看,朝那座崮的方向,走下去,就到了你想到的地方。

他们口中的“崮”,学名为“岱崮地貌”,被认为是继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嶂石岩地貌之后的中国第五种造型地貌。

沂蒙地区有上千座山崮,又以七十二崮最有名。山峦密集,崮与崮遥相呼应,崮与崮紧密相连……

岱崮钟灵天赐貌,自然造化鬼神惊。它立于高山之巅,或坐或卧或立,穿透历史,熬尽年华,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大地的子孙。

沂山崮乡(崮乡故事)(1)

沂蒙地区有上千座山崮。公茂栋摄

一眼万年

层峦叠嶂的山东沂蒙老区,随处可见姿态奇特的山——群山之巅,山峰顶部平展开阔;但四周陡壁峭立,山体坡度由陡到缓,酷似山顶上放置了一块巨大“石台”。“石台”或方形,或圆桌形,或鸡冠形,远远望去,像星罗棋布的烽火台,又像是大自然馈赠给山的一顶“礼帽”。

这种独特的造型,当地人称为“崮”。字形结构看,崮是“坚固的山”,顶上有“山”,下面“稳固”。《现代汉语词典》字义解释,崮指“四周陡峭、山顶较平的山”。

现代诗人苗得雨曾这样描述:“沂蒙山所有崮,几乎都是山上有山。那山上山,上面平,四面是悬崖(当地叫光崖),崮之名也由此得来。”当地曾有小学生在作文里这样生动描写:“看,远处出现了抱犊崮壮美的躯体,像一顶巨大无比的草帽扣在山顶上。”

分布在鲁中南低山丘陵中的崮,主要集中在沂蒙山区的蒙阴、沂水、沂南、沂源、平邑、费县、枣庄市山亭区等7个县区境内。据说沂蒙山崮就有上千座,其中有名有号的崮不下百座,组成了壮美的沂蒙崮群。数量之多、地域之集中、形态之壮美,世所罕见。

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崮”是玉皇大帝在沂蒙山区插的七十二根擎天柱,因龙王的龙子龙孙们经常顺着柱子爬上天庭,惹弄是非,玉皇大帝一怒之下,挥剑斩断擎天柱,因此留下了七十二根柱桩,慢慢演变成今天的“七十二崮”。

崮在沂蒙山区分布广泛,又以临沂市蒙阴县的崮最为集中、典型,有“沂蒙七十二崮,三十六崮在蒙阴”之说,而蒙阴的岱崮镇就有30多座崮。

“七十二崮”中,有不少以神话传说命名。例如,蒙阴县垛庄镇的孟良崮,因北宋抗辽名将孟良曾屯兵于此而得名。在费县、兰陵和枣庄山亭区的交界处,还有数易其名的“抱犊崮”。汉代称“楼山”,魏晋称“仙台山”,唐则称“抱犊山”,明清时叫“君山”。唐《元和郡县志》记载:“昔有遁隐者,抱一犊于其上垦种,故以为名。”

更多的崮,则以象形命名。

“崮上草原”,这是蒙阴县岱崮镇有名的观崮景区。登上观景台,眺望四方,山峦起伏、梯田层叠、郁郁葱葱,群崮尽收眼底。这些“崮”千姿百态,各具风采,或雄奇,或险峻,或秀美,有的像山顶上冒出的巨型蘑菇,有的似古老城堡,有的则像古代美女发髻。一处“神佛崮”,从侧面看,宛若一座大佛静坐,鼻孔、眼眉、嘴唇等惟妙惟肖……

临沂市沂水县博物馆,陈展着几枚崮上发现的三叶虫化石。贝壳中轴凸起,两边肋叶分层清晰,这种长着坚固甲壳、在距今约5亿年前的寒武纪广泛存在的生物,曾多次出现在沂蒙山崮上,蕴含了地壳运动的神奇密码。

沂水县博物馆馆长耿涛介绍,寒武纪时期,山东的地壳不稳定,沂蒙地区经历过海陆变迁,陆地沉降变成海洋;在晚古生代,陆地升高海水退去,而三叶虫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经过大自然的沧桑巨变,这些三叶虫的遗体形成化石后。如果运气好的话,现在去崮上,还能捡到不少三叶虫化石呢。”耿涛说。

一见如“崮”

令人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刻了神奇地貌。崮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被发现的?

关于崮的成因,国内学界认为,主要是由于地壳垂直错动,又经过几百万年的风化侵蚀、逐步演变而成,形成演化过程主要是沉积、抬升、成熟、消亡4个阶段。崮属于方山地貌,方山的形成包括软硬互间的平缓地层、长期缓慢抬升的构造运动条件和较强的外力侵蚀作用,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的地区不多见。

沂山崮乡(崮乡故事)(2)

沂蒙地区有上千座山崮。公茂栋 摄

地形风格独特的崮,深深吸引着旅行作家李存修。

200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从事旅游文化考察的李存修,来到蒙阴县岱崮镇。当时正是春天,山崮遍野桃李盛开、花红柳绿,群崮林立、争耸天表。游遍世界各大洲、考察过地球上无数名山大川的他,坦言从未见过如此奇特的崮群。

“它为什么不生在山腰,不长在山脚,不立在平地,而偏偏从大山的顶端冒出来呢?它为什么不是山丘的形状,不是峰峦的外相,而四周那样笔直陡峭,顶端又坦荡平缓呢?这一座座的崮,为什么偏偏选中了沂蒙山,而没有落户他处?”

他考察发现,这些崮有独特性和差异性。每座大山顶部,总有那么一块突出的部位。从这些崮群,他联想到国内所熟悉的“喀斯特地貌”“嶂石岩地貌”“张家界地貌”和“丹霞山地貌”,但以上4种地貌,不能代表沂蒙山这种崮群的地貌,后者应是更稀奇和不可替代的另一类地形地貌。

李存修把这些发现和判断写成一篇《沂蒙望崮》,在北京的一家旅游文化杂志发表。不久,《人民日报》(海外版)也予以发表。这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2007年秋天,中科院以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张义丰教授为首的15位专家组成课题组,历时5个月、6次深入沂蒙山区,实地考察和吸收众多学者的地貌研究成果,提出了“岱崮地貌”一说,得到了地质地貌学术界的广泛响应。全国地质地貌权威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一致通过评议,把“崮”这种地貌正式命名为“岱崮地貌”,列为中国第五大造型地貌。

学界认为,在距今约5亿年的寒武纪时代,沂蒙山区还沉浸在汪洋大海之中,海底有一个个突起的山地。风吹雨打、海流摆动等外力作用无时不在侵蚀着山地,经过千万年逐渐降低成平原。当平原再遇地壳抬升时,再次被抬起,形成平顶的山地,从而进入新一轮侵蚀循环。

岱崮地貌上部为寒武纪开始形成的厚层石灰岩,抗风化剥蚀能力强,在长期的风力、流水侵蚀和溶蚀及重力作用下,不断坍塌后退,形成典型的方山“帽子”;下部基座由易风化的页岩等组成,总体厚度远大于顶部方帽。在长期的风化剥蚀作用下,逐渐形成近似锥体的缓坡。崮就是新一轮侵蚀循环的残留物,平坦崮顶就是平顶山地的遗存,崮顶高度可以代表古平原的抬升高度,隐含了地壳抬升运动的重要信息。

一场见证

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每年都能看见一张熟悉的面孔。这位老兵经常会来纪念馆,缅怀牺牲在此的战友。今年国庆节前夕,他又一次穿着绿色军装,站得笔直,一边向烈士墓碑敬礼,一边哽咽:“我以后来得不多了,我90岁了!”敬礼完毕,他在旁人的搀扶下,抹着眼泪,哽咽地说:“再见了呀,再见吧……”

韩寿春,蒙阴县垛庄镇后里村人,参加过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等。1946年10月,年仅14岁的韩寿春报名参军,成为鲁中军区医疗队的一员。1947年,他跟随队伍参加了孟良崮战役。复员后,他回到家乡,在村里当起了赤脚医生。

孟良崮,蒙阴县垛庄镇一座险要的山峰。在崮群中,这座最著名的孟良崮反而缺少了“崮”的特征,但它却因驰名中外的孟良崮战役而家喻户晓。

沂山崮乡(崮乡故事)(3)

学生在位于孟良崮战役战场遗址区域内的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广场前参加活动。新华社记者王凯 摄

一方是精良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张灵甫的整编第七十四师,自诩为“天下无敌”;一方是小米加步枪的共产党陈毅、粟裕的华东野战军,被认为“必败无疑”。国民党军主动退守孟良崮,妄图以七十四师为饵诱我主力。1947年5月13日黄昏,孟良崮战役正式打响。

七十四师兵强马壮、装备精良,但战斗一开始,张灵甫精心安排的垛庄退路就被我军切断,辎重被全部缴获,只能在孟良崮上负隅顽抗。5月16日,华野全线出击,浴血奋战,攻上孟良崮,一举歼灭了整编七十四师,张灵甫也在大崮顶山洞里被击毙。这一战,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境内的重点进攻计划,扭转了华东乃至全国的战局。

孟良崮并不是典型的岱崮地貌。从山脚下远远望去,顶端不像其他崮宽敞平坦,反而更加陡峭险峻。白色花岗岩筑成的纪念碑耸立山巅,形如三把刺刀直指云天。上山的石阶上,有不少关于花岗岩的地质介绍。路边岩石,仔细一看,都有大大小小的弹痕。当年密如雨点的子弹射向孟良崮,有很多击在石壁上,70多年过去,弹痕依然清晰可见。

民心向背,是决定战役胜败的关键。孟良崮战役中,沂蒙人民组成浩浩荡荡的支前民工大军,用小推车抢运弹药、运水送粮、运衣送药。“沂蒙六姐妹”发动全村拥军支前,沂蒙妇女勇架火线桥……男女老少齐上阵,要人出人,要粮出粮,他们用小推车,一程又一程,不断将革命推向胜利。

车轮滚滚,民心如潮,这是民心的见证。

欣闻大捷,陈毅挥毫写下:“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战役结束后,小推车没有停歇,继续跟着共产党在解放道路上一往无前。

不过,沂蒙山崮所见证的战争中,很多战斗也付出了巨大牺牲。

1941年冬,日军推行“扫荡”和“三光”政策,敌后根据地形势非常严峻。1941年12月4日拂晓,山东纵队第二旅第四团第三营部队突遭日军偷袭。下属的九连、十连边打边向沂南县孙祖镇的和尚崮突围,当到达西侧山沟时,才发现沟里已挤满2000多名群众和行署机关人员。生死关头,八路军战士端着刺刀,提着手榴弹,冲上了和尚崮,掩护群众突围。

上午10时左右,日军攻占了和尚崮西侧山顶,八路军被迫在和尚崮西南面悬崖绝壁边上,与敌人白刃搏斗,但因寡不敌众,大部牺牲。最后的17名战士摔坏枪支,英勇跳下悬崖。

蒙山有顶,沂水有界,鱼水情深的故事永远讲不完。血与火的战场,炼就了沂蒙壮士的铮铮风骨,那一座座昂然屹立的山崮,如同壮怀激烈的勇士头颅,构筑成沂蒙巍峨的脊梁。

一段往事

岱崮镇,名出自岱崮。“岱”本义为大山,《说文解字》中指“岱”为“大山也”。据说在此崮上能望到泰山,所以称望岱崮,简称岱崮。岱崮镇有名有姓的崮就有30多座,为群崮荟萃簇集之地,分布集中、类型齐全、造型秀美,也被称为“天下第一崮乡”。

崮曾是沂蒙山区闭塞的象征。《蒙阴旧志》曾这样描述:“僻处丛山,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内货不出,外货不入。”然而,随着崮的价值不断被发现,这一传统的思维被彻底改写,“崮乡”也被重新定义。

红叶鲜艳欲滴,黄叶金光灿烂……入秋后的岱崮地貌旅游景区,漫山遍野的树叶装点在浓绿松柏之间,层层叠叠、绚丽多姿。岱崮镇的这处5A级景区,除了神奇的地貌、迷人景色,令无数人魂牵梦绕的还有50多年前的军工记忆。

在岱崮镇笊篱坪村,村间小道并不平坦。无论是村委办,还是附近的民宿、招待所,楼层大多不高,窗户较长,墙体陈旧。这些是上世纪60年代建成的“三线军工”宿舍楼,经过翻修后重新使用。

沂山崮乡(崮乡故事)(4)

蒙阴县岱崮镇笊篱坪村,开发了具有军工特色的民宿、餐饮、旅游,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本报记者杨文 摄

相比“民丰机械厂”,当地人更喜欢叫它“9381厂”。这个数字,是上世纪60年代军工企业民丰机械厂的代号。在那个年代,能去神秘的国防军工企业工作,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50多年前,数万名工人、干部、工程技术人员,怀着一腔热血,满腹豪情,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蒙阴发展军工事业,拉开了三线军工建设的序幕。

上世纪60年代,面对紧张的战备形势,国家为了“备战备荒”,确定了“靠山、分散、隐蔽”的军工建设方针,关系到国家安危的一些国防尖端工程,更应首先考虑其隐蔽性。蒙阴县地处沂蒙山腹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国家在沂蒙老区先后建设了17家三线军工企业,其中,民丰机械厂就落地蒙阴。

生产高射机枪子弹、穿甲弹等,“9381厂”屡立奇功。上世纪90年代,民丰机械厂、工模具厂、职工总医院搬迁后,厂房、山洞等人去楼空。2012年,蒙阴县重新开发这些资源,利用5600平方米的山洞厂房车间、旧厂房设施等,建成岱崮地貌地质博物馆。

沂山崮乡(崮乡故事)(5)

这是蒙阴县利用原有军工厂,开发的洞穴式体验馆——岱崮地貌地质博物馆。公茂栋 摄

在岱崮地貌地质博物馆,你一定会被军工元素吸引:山洞两侧用玄武岩依照山体垒成,洞口下方有个鲜艳的红色五角星,两边墙体上写着当时的标语。洞内陈列着当年生产的子弹壳、车床、汽车等。

“当时的一把枪,要分成好几个厂来组装。生产出的高射机枪子弹,运送到了前线部队。山洞里潮湿阴冷,但大家劲往一处使,有人在这里邂逅了爱情,有人在这里扎根安居,这里有他们的青春。”讲解员说。

祖国一声召唤,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从四面八方而来,在深山峡谷、大漠荒野中筑起钢铁长城。曾经的军工人,如今已霜染双鬓,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成为挥之不去的永恒记忆。几十年来,“老军工”们一直保持着亲密的关系,也时常回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寻访。

军工山洞,既是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三线军工建设者和后继者聚会怀旧、守望乡愁的场所,日接待游客量曾达2万人次。

一脉传承

孟良崮下的垛庄镇古泉村,处于三县交界处。以前这里土地撂荒,闲置的土地种上了杨树。村集体收入基本为零、不少私搭乱建,年轻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村民直言,二三十年几乎没有变化。

甚至,村里还发生过这样的笑话:外出的孩子过年开车回家。道路狭窄,没有足够大的地方停车。晚上随便停在路边,不安全不说,还常常发生盗窃事件。于是出现了滑稽的一幕,孩子回屋里睡觉,老人就去车上过夜。

但这两年,大家都说村子变化大多了。不仅修好了6公里的沥青路、建起了4个停车场和3个休闲广场,老百姓家门口还有凉亭。路上安上摄像头和路灯,绿化苗木也多了,最重要的是,大家的口袋也鼓了起来。

一切和古泉村“兵支书”刘元华有关系。

记者采访时正值夏季。宽阔的沥青马路旁边,避雨式蜜桃大棚项目正在加紧建设着,另一边则是当地龙头企业的办公楼。“雨季来临时,水分过大,会流失糖分,对蜜桃生长不利。”43岁的刘元华正在查看项目进度。

古泉村交通便利,不少人从事大车生意,刘元华就是一名“车老板”。2004年退伍后,刘元华回到老家古泉村,干起货车运输,最多时,他有5辆货车、雇了9名驾驶员。可就在两年前,他放弃了这一切,选择当起“兵支书”。

“当时也是纠结,这几年一直在外面闯荡,和村里人生分不说,跑大车年入三四十万元,没想过竞选村支书。”乡镇领导看刘元华当过兵,能吃苦,有头脑,想让他管理村子,做了几次工作,刘元华依然摇头。

蒙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李红伟的一番话,让刘元华动摇了:“自己富不算富,带着老少爷们一起富才算本事。若有战,召必回,那才是真军人,真党员!”

“若有战,召必回!”从小听孟良崮战役长大的刘元华,红色基因早就烙印在心里。接过这一担,刘元华决心大干一场:清理私搭乱建,整治村容村貌;按每亩地1000元,流转了2400亩地;引进了两个高效农业项目,安置了几十人就业。

古泉村少了一位“车老板”,多了一位“兵支书”。

如今,刘元华经常能听到老人们说村里变化大极了。“他们说活了一辈子,生活和城里也没差太多,村民觉得我干得好,我心里才就踏实了。”

2021年1月,刘元华被纳入村党支部书记专业化管理,工资还涨到每月4500多元。“这是一种责任。当兵的时候,经常讲要么就不干,要干就干到最好。老百姓能认可,就是最好的反馈。”刘元华说。

退役军人历经军队淬炼,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临沂市委组织部、临沂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强力挖掘“兵支书”这一资源,大胆使用、精心培养,进一步充实“沂蒙兵支书”队伍,截至目前,临沂市4097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兵支书”1140名,占比27.8%。

“爱人民、爱家乡,在沂蒙山区,百姓信任、尊重军人的风气依然浓厚,军人贡献家乡、带头发展的意识依然强烈。”蒙阴县委书记王丽云说,蒙阴是孟良崮战役的发生地,也是沂蒙精神的重要发源地。沂蒙人民爱党爱军,越来越多的“兵支书”,正带着满腔热情和激情,继续奋斗在乡村振兴的“新战场”。

峰叠重重呈秀色,碧水溪流岁月长。

穿越时空,抚今追昔,八百里沂蒙,山崮依然静静伫立。它继续见证这里书写的故事,聆听大地上的世事变迁,触摸这片红色热土上的脉搏……(杨文)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