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高温高温连连,小姑娘们出来上班必备防晒霜,但之前一直都有1种说法,说防晒品抹在皮肤上,其成分会致癌,所以很多姑娘听了这个说法,大热天出门也不抹防晒霜了。

小检先说结论:相比安全性,不涂防晒对皮肤的伤害更大。姑娘出门务必涂防晒!

防晒何其重要这就不多言了,小检今天跟大伙主要来跟大家探讨防晒霜系统的1个毒性问题。

目前市面上的防晒剂大体分为2类:无机防晒剂和有机防晒剂。除了少数几款防晒剂,一般市面上大体都是这2类,我们分别来看。

一. 无机防晒

这个无机防晒剂主要是二氧化钛(TiO2)和氧化锌(ZnO), 由于其能够反射和漫反射紫外线,起到很好的防晒作用。或者也被称为物理防晒剂。

防晒霜不合格是真的吗(防晒霜真的会致癌吗)(1)

近几年技术的进步,甚至出现了超微或者纳米级别的(<100 nm)二氧化钛和氧化锌,起到更好的防护效果,并且在配方师的“调控下”可以做到完美通透,不会出现厚厚的一层跟刷墙似的。

从毒性上来讲,由于二氧化钛和氧化锌缺乏化学活性,一直被认为是温和无刺激,甚至适合于制备“儿童防晒霜”的不二之选。

但是近几年,有关纳米级无极防晒剂是否会渗透进入皮肤,引起了大家伙的广泛关注。经过大量研究表明,纳米级二氧化碳和氧化锌都不会穿透皮肤,而是保留在皮肤顶层(即角质层)。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对于防晒霜中的无机防晒剂,完全不用担心它的安全性问题。

你甚至可以裸脸直接涂抹防晒。

防晒霜不合格是真的吗(防晒霜真的会致癌吗)(2)

二. 有机防晒

常见的有机防晒剂主要有二苯酮类(以 二苯酮-3 为代表),樟脑类,肉桂酸酯类(以 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 为代表),水杨酸酯类。

这1类化学防晒剂效果非常好,很多都可以同时覆盖UVA和UVB波段,结合无机防晒剂,常常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研究表明,在人体离体皮肤中检测到了二苯酮-3的真皮渗透率最高约为外用量的10%。说句题外话,如果前面使用的乳液中含有丙二醇等促渗剂,会使二苯酮-3的渗透率更高。

因此,使用二苯酮-3相比其他防晒剂具有最高的生物利用度。但是生物利用度本身并不是毒理学的关注点,反而其系统性生理毒性却更值得我们关注。

小检还特地又查了文献做了研究:

二苯酮-3的系统性生理毒性主要是问题是干扰内分泌,Janjua【1】等人研究了50名志愿者每天全身涂抹防晒霜2 mg/cm2 4天后血浆中二苯酮-3的浓度。

在志愿者中,二苯酮-3的血浆浓度为238 ng/ml。作为对照,在老鼠实验中,首先测试出老鼠的NOAEL为100 mg/kg,NOAEL是无可见有害作用水平可以理解为最大染毒剂量或浓度。

在老鼠剃毛后皮肤局部涂抹剂量为100 mg/Kg的二苯酮-3后,血浆中浓度为35020 ng/kg。

可以得到结论:二苯酮-3在老鼠的血浆浓度高于人体血浆浓度147倍时,没有系统毒性。

综上值此炎炎夏季,

小检要给大家提几个小建议。

防晒霜不合格是真的吗(防晒霜真的会致癌吗)(3)

首先就是务必涂防晒!你大可以先完成护肤的步骤,涂抹膏霜乳液之后再涂抹防晒霜。

如果裸脸涂抹防晒霜的话。风险还是有一点点的,特别是含有二苯酮-3的防晒霜,不建议直接涂抹,特别是在皮肤屏障受损,或者在促渗剂(如丙二醇)等护肤产品同时使用的情况下使用。

其实大家真的不用过多在乎毒性的问题,若在在浓度允许的范围内添加其实是没有问题的。

防晒指数的评估是有剂量要求的,比如:以每平方厘米会涂2毫克的防晒霜来计算,但实际上,我们平常只会涂四分之一的量,根本涂不足需要的2毫克在不同场景中,也就是说,与其担心防晒成分进入血液,不如担心防晒剂使用量不够。

正确使用防晒霜↓● 按照2.0 mg/cm2 的涂抹量,在24h持续透皮的情况下进行,计算结果可能高于实际情况。即使是这种条件下,也是比较安全的。

同时,在使用防晒喷雾时,正确的做法是将喷雾喷在手上,均匀地涂抹开,然后涂在皮肤上,要避免喷雾通过呼吸进入肺部、眼中危害健康。

防晒剂可以透皮吸收,并在血液中检测出来这一问题一直在业界存有争论,透皮吸收原因都是不确定,甚至可以说几乎渺小。

而且我们药监局监管是很严格的,几乎都会抽查市面防晒霜是否达标,所以只要认准大牌,看产品是不是经过国家检测的品牌,多半都有保障。

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