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炎黄子孙又称为华夏民族,五千年来,朝代更替,更有不休止的战争。寻根揭底战争与权力的争夺有关系,更与生存资源和能源的匮乏有关。冷兵器时代人们的温饱问题是最基本的需求,老百姓能够吃穿暖饱往往是一个社会稳定的前提标准。而当人们生存的基本条件出现了问题,就会引来社会的动荡,战争,往往也就此爆发,所以安民,方能安天下。

提到战争,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与战争密切相关的因素,华夏民族历史的多次改写也都与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华夏民族历史上很多大的战争也跟它的存在脱不了干系。这就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历史上圆形降雨图(地理书上的400毫米等降水线)(1)

▲400毫米、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那么什么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呢?

400毫米等降水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南段一线,它是我国的半湿润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同时也是森林植被与草原植被的分界线,更是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也就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在分界线以南年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就可以种植庄稼,在分界线以北的年降雨量不足400毫米,则不适合庄稼的生长,只能种植牧草以游牧为生。

▲神农尝百草

现代考古发现我国种植水稻的历史最的能追溯到一万年前。神农尝百草,让我们有了最基础的中医雏形,也让耕种在华夏大地上遍布起来,华夏开始进入了农耕文明。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飞跃,粮食不但生长时期短,也易于保存,还可以可以留作种子来年耕种,更可以在农作物生长期间继续狩猎,人类可以部分摆脱自然的束缚,也开始了定居的生活方式。

而作为游牧民族在遭受诸如大旱、暴雪等灾害时就会出现生存的危机,为了生存他们往往就会来到农耕文明抢夺维持生存需求的物资,战争就此爆发。据科学考证中国历史上南北朝和元朝时期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南迁都与当时自然环境变得恶略有关。

历史上圆形降雨图(地理书上的400毫米等降水线)(2)

▲农耕文明

农耕使人们有了相对稳定的生活条件,人们更希望拥有安定的生活环境;游牧民族居无定所,他们通常以蓄养的牲畜为食。一旦发生大的自然灾害,会出现大匹牲畜死亡,生存物资会很容易耗尽为了生存就会到农耕文明抢夺。通常是过来就抢,抢完就走,他们本身就没有固定的居所,想打又打不着,也就出现了以防御为主的军事建筑——城郭

尧舜禅让,是上古时代最完美的帝王形象,舜死后又把天下禅让给了治水有功的大禹,夏朝开始。这是史书里记载的。现代考古发现的尧舜之都——陶寺遗址,却发现陶寺文明毁于战争,而摧毁它就是在陕西榆林地区发现的石峁文明。这其实是一次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战争,以游牧文明战胜农耕文明,农耕文明被迫南迁告终。

历史上圆形降雨图(地理书上的400毫米等降水线)(3)

▲西周早期 子■父丁簋

西周时期为了防御游牧民族的入侵,开始在边境修建烽燧和城墙,在游牧民族入侵时能发出信号迅速得到增援,这也是长城的雏形。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西周被狄戎所灭,后来成王建都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后诸侯势力越来越大,各诸侯之间战争不断,也不断兼并,各个诸侯国开始修建长城防御邻国的进攻。此时处在关中腹地的秦国,不但要面对邻边诸侯国的不断侵扰,还要面对北方游牧部族义渠,秦国也开始了在北部修建长城。

经过几百年的拉锯秦庄襄王时义渠被秦国所灭,却又有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在北方崛起——匈奴。又开始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长期的对峙。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各个诸侯国修建的长城连接了起来就是——万里长城。纵观万里长城的延伸的地点也正处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上,其实长城的修建本就是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

历史上圆形降雨图(地理书上的400毫米等降水线)(4)

▲秦始皇

秦始皇派徐福出海去寻找长生不老术,倾尽财力也没有得到结果,却得到了一条:“亡秦者胡也!”的谶语。秦始皇又开始修驰道,征战匈奴。终因过度征用民力引起国家内部的崩溃,也验证了“秦亡者胡亥”的谶语。长城虽然没有改变秦国灭亡的命运,却挡住了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

西汉初期汉朝选择与民休息的宽柔政策,除了加强边关的防御更多选择了和亲的政策,历史上有名的飞将军李广就在边关与匈奴对峙了40载。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一直想彻底解决游牧民族侵扰的忧患,他耗尽了自高祖以来积聚的财力用近40年的时间终于瓦解了匈奴,为后来西汉乃至东汉的边疆换来了长期的和平。

历史上圆形降雨图(地理书上的400毫米等降水线)(5)

▲长城旧照

短暂的西晋统一后就出现了“二王八司马”的乱政,游牧民族趁机入侵农耕文明,华夏文明被迫南迁。而入侵的游牧文明受先进的华夏文明的影响也开始接受学习并融入华夏文明。而新的代表游牧文明的柔然等部族便成了新生的游牧文明代表,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依然是分界线。

到了宋代华夏民族的政治中心开始南移,特别是南宋时期华夏文明移到长江以南,相应的北方的游牧文明相继壮大,辽、金到横扫亚欧统一华夏的蒙古部族。长城在这段时期都失去了实际的意义,但也没有改变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作用,它依然是农耕与游牧的分水岭。长城能抵挡游牧文明的入侵,却无法阻止帝国内部的腐朽。随着吴三桂敞开山海关的大门,又一次游牧文明战胜农耕文明的时代来临了。但入关后的满清也开始适应农耕文明,而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另一边依然是游牧民族的天堂。

历史上圆形降雨图(地理书上的400毫米等降水线)(6)

▲游牧民族

不管是时代的变迁还是科技的发展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作为游牧与农耕的分水岭却一直都没有改变。就是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这条没有界线的分界线依然把我们的祖国美丽的草原分在了一面。也正是这自然因素才形成了特殊的自然现象,才形成了这世上多样的自然环境和景观。也正是这样才有了华夏跌宕起伏的历史和多民族的融合。

历史堂官方团队作品 文: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