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的圣玛利亚感恩教堂墙上有一幅达芬奇绘制的《最后的晚餐》举世闻名。

这幅画充满了离奇色彩,也有很多关于这幅画的猜想。

这里试着对“多出来的一只手”,而且这只手握了一把刀,进行抽丝剥茧,跳出固有的猜想,找出最后的谜底。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分析(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圣彼得握刀向谁)(1)

图1 意大利《最后的晚餐》

先看这幅画的人物位置。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分析(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圣彼得握刀向谁)(2)

图2《最后的晚餐》人物位置

握刀的手在犹大身后,圣彼得手腕向后位置。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分析(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圣彼得握刀向谁)(3)

图3 握刀的手

以下是各种说法和辩伪。

后人加上去,多出来的手?

这个说法是不对的。

这幅画在1517年达芬奇去世前就色彩脱落严重,后来经过了无数次修复。所以有人说,是后人修复时加上去的。

实际上,在1499年,路易十二攻入米兰时看到了这幅画,非常喜爱,想将整个墙搬走,工程师表示办不到。

那怎么办?

路易皇帝让达芬奇再画一幅。就有了比利时的这幅《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分析(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圣彼得握刀向谁)(4)

图4 比利时《最后的晚餐》

从这幅画可以看出,握刀的手依然存在,所以并非后人加上去的。

至于说是多出来一只手,手的主人隐藏在后面,只不过是认为圣彼得握了一把刀的理由不充分。

后文将通过分析证明圣彼得握刀的可能性。

握刀的目标_叛徒?

当时的场景是,耶稣说“你们中有一个人出卖了我。”

有一种说法是:圣彼得知道叛徒是犹大,所以拿刀要杀他。

请注意达芬奇是著名画家,他画的每个人神态和动作都应该符合他当时的心理。

所以,如果圣彼得想杀犹大,应该按住他防止逃跑,再紧盯着他。

像图5这样。可惜的是,手没按犹大,眼睛也没看他(见图3)。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分析(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圣彼得握刀向谁)(5)

图5 猎豹扑食

还有人说,圣彼得不知道叛徒是谁,拿刀在找叛徒。

但是,看他的神态,猫腰向前,左手拨开圣约翰,指向太明显了!

目标是耶稣?

圣彼得猫腰的动作很像猎豹瞄准目标蓄势待发。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分析(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圣彼得握刀向谁)(6)

看他的眼神,明显在前方,他的前面是圣约翰,但彼得的左手拨开圣约翰,再前面那就是耶稣了。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分析(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圣彼得握刀向谁)(7)

不可能吧!你为了吸引眼球胡说!

切看下面的分析,这里凭有据可查的记载说话。

圣经的记载

耶稣在受难前,曾预言自己被叛徒出卖。

这时候,圣彼得激昂慷慨地许下誓愿,向耶稣表白说:“主!我就是和你一起死,也不至背叛。”

耶稣说:“你准备为我牺牲么?我确实告诉你,在鸡还未叫之前,你就要三次翻脸不认我!”

这句话什么意思?

将自己带入这个场景,假如我们不知道叛徒是谁,是不是会想:难道耶稣说的叛徒是彼得?

有一个场景大家一定在影视中见过:

一群革命战士在一起,有一个人被大家认为是叛徒,而且马上会因他的背叛造成严重后果。实际上,他也许是也许不是。

这时候为了防止大家的仇恨对他造成不利,他会怎么办?

他会拿上手中的刀,找到最重要的大佬,把刀架在大佬脖子上,对大家大喊:“我不是叛徒!你们要相信我!”然后,押着大佬逐步退场。

你说,彼得会不会想这样做呢?

圣经还有后文:

耶稣被捕后,彼得跟着过去。遇到一个女仆,女仆问他“你和他(耶稣)是一伙的?”彼得急忙说:“我不认识他。”

再往前走,又有一个女仆问他“我看见你经常和他在一起,你们是一起的。”彼得说“我不认识他。”

最后,一群人都指认彼得:“你和他的口音都一样,一定是和他一伙的。”彼得说:“我真的不认识他。”

这就是耶稣说的“三次翻脸不认我!”由此看来,起码在最后的晚餐当晚,彼得是心有歹意的。

当然,后来彼得悔改后,反而更勇敢地传教,最终也被钉在十字架。不过他要求倒着钉他,因为他觉得不配和耶稣一样。

路易十二的目的

得出以上结论后,顺便也就解决了一个问题,路易十二为什么这么喜欢这幅画?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分析(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圣彼得握刀向谁)(8)

路易十二

第一点就是达芬奇画的确实好,皇帝也很喜欢达芬奇的画。

第二点是,从画中看出圣彼得是个有缺陷的,不完美的人。

当时欧洲统治社会的有两大体系,皇帝和教皇,两者争权夺利互相挤压。圣彼得被后世尊为第一代教皇。

对皇帝来说,如果能用这幅画腌臜一下教皇派,哪怕不会造成大的影响也是心中暗爽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