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昆明也开启一场关于城市的吐槽大会,那昆明的火车站,我想一定能排上“吐槽榜”的前列。

不说别的,倘若你坐过一次昆明的火车,你或许就能深刻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这种滋味。

理想是什么?

我记得一位作家曾这样记述坐火车的经历:

昆明站和昆明南站有什么不一样(昆明南站VS昆明站)(1)

火车是最佳的移动读书室,没有信号,能暂时地隔绝于生活,直观感受时间的流动。

绿皮火车一路向南开,窗外的景色瞬息万变,西边的太阳斜射进车厢,明亮而刺眼。

火车上的座位,是清漆罩面的全实木桌椅,还闪着桐油的光泽,伴随着“哐当、哐当”的声音,身边的人,或在座位上小憩,或在低声细语……

他笔下坐火车的经历,都充斥着一种不凡的文艺气息。

可现实是?

火车于大多数人而言,是方便出行而又平价的交通工具。拥堵不堪、人山人海等字眼才是有关火车站报道出现的高频词汇。

昆明火车站也不例外。

而且关于昆明火车站与地铁的换乘问题,去过昆明火车站的人应该都会懂。

#褪色的昆明站#

其实在全国那么多城市的火车站之中,昆明火车站应该是历史厚重感颇强的车站。

每逢和身边长辈聊起昆明,他们的言语中除了对城市更新的感叹,火车站的百年之变,是他们能侃侃而谈的主题。

1910年,滇越铁路全线贯通,作为起点的云南府站,打开了西南边陲对外开放的大门。

昆明站和昆明南站有什么不一样(昆明南站VS昆明站)(2)

(云南府站 图来源于网络)

一个黑色火车头,红色的大飞轮,摇臂上下转动,响亮的鸣笛声,时不时还喷出大片水蒸汽,是那个年代火车的模样。

昆明站和昆明南站有什么不一样(昆明南站VS昆明站)(3)

(穿行于滇越铁路上的蒸汽机车 图源于网络)

到1966年,随着昆明站投入使用,贵昆铁路建成通车,绿皮火车登场,彼时的昆明站成为北上川渝、东出黔湘,南下出海口的重要枢纽。

昆明站和昆明南站有什么不一样(昆明南站VS昆明站)(4)

(上世纪90年代的昆明站站前广场 图源于网络)

再到2005年初,有傣家竹楼斜屋面吊脚楼等建筑符号的新昆明站主楼正式投入使用。

昆明站和昆明南站有什么不一样(昆明南站VS昆明站)(5)

(2004年,新昆明站建成投用)

而后的2013年-2016年间,昆明站启动高校上门送票服务、增设自助售取票机等,整个车站都在岁月更迭中不断升级,昆明站在城市发展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转折点在2016年末,准确来说,2017年,云南正式进入高铁时代,昆明至昆明南联络线投入使用,使昆明站从单一的普速列车车站成为动普混开的综合性车站。

昆明站和昆明南站有什么不一样(昆明南站VS昆明站)(6)

也许真的印证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句话。

有火车那会儿,坐火车出远门是一件复杂的事。往返两座城市,你需要花费两天甚至于更多的时间。但有高铁以后,最短一个半小时就能穿越两座城市。

昆明站和昆明南站有什么不一样(昆明南站VS昆明站)(7)

(昆明站站台,动车和普速列车停在站台两侧 图源于网络)

更为关键的是,昆明站成了“纷纷扬扬众拥堵,车水马龙不见路”,周边“环城南路站”和“昆明火车站”两个地铁站均未接驳火车站,人们都是大包小包在人潮中穿梭,昆明站1公里范围内也形成杂乱无章的景象。

昆明站和昆明南站有什么不一样(昆明南站VS昆明站)(8)

再加之,昆明火车站占据城市中轴,过去多年来客流密集,大量的人从早到晚都集中在周围,吃住行、购物、休闲娱乐等需求就催生了多元商业的兴起。

但随着商圈的兴起以及商业结构开始由中心城区向外扩延和发展的转变,火车站周边商业变得杂乱。

被一铲子的饭店、餐馆、食品店、便利店充斥,只是偶尔喇叭对外的9.9元箱包店点缀其间,成了“吃”以外为数不多的“购”。但设计风格跟传统农村集市挂着卖的花布包并无二异。

“火车站这块卖假货的太多了,而商品的档次也跟不上,宁可出火车站坐个公交去更远的地方吃饭购物,也不愿意来这片了。”

类似这样的话,我想你一定听过。

我们无法否认昆明站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但也无法否认在新时代下,昆明站作为城市主要角色的光环在削弱,300km/h的高铁还是超过了慢悠悠的绿皮火车。

#全新的高铁站#

讲真,自2017年高铁的到来,为昆明带来了很多惊喜。

高铁开通后,昆明到贵阳只需要2小时,到长沙5小时,到广州7小时,到北京10小时,到上海10小时。

这意味着什么,不需要用更多语言来说明,高铁带来的时空距离的缩短,及其带来的地理版图和经济版图的变化,早就被之前开通的高铁网络所证实。

拜高铁所赐,呈贡不仅仅甩掉“鬼城”的帽子,而且,这个昆明的新城,也成为中国连接东南亚的枢纽。正在建设的泛亚铁路,将会通往东南亚的缅甸、老挝、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这里,完全被寄予了厚望。

昆明站和昆明南站有什么不一样(昆明南站VS昆明站)(9)

对比昆明站,昆明高铁站提升的还不仅仅是速度。

高铁出行的年代里,乘车舒适感大幅提升,疾驰而过的风景,蜿蜒绵长的铁道是行程中的极佳陪伴。再也没有嘈杂的环境,拥挤的人流,甚至过去坐火车能明显感觉到摇摇晃晃的车厢,到高铁这边都成了“竖立一枚硬币在行车过程中也不会倒”的稳。

再加之,昆明火车站曾经在片区开发方面规划过很宏大的蓝图,但时至今日,车站周边的地产开发基本陷入了“纸上谈兵”,本身开发项目就不多,却要么烂尾,要么根本没动。

就算火车站位于北京路中轴线上,地处二环内,属于昆明的城市中心区域,但昆明站在最初建成时,它所处的位置还是昆明城市的边缘地带,而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它也没能成为城市开发的核心区域。

昆明站和昆明南站有什么不一样(昆明南站VS昆明站)(10)

这一历史原因导致了火车站周边十分杂乱,直到现在,人们对这一片的认可度也不算太高。

此外,自从昆明高铁车站开通之后,原有的火车站只开行普速列车。高铁站和地铁站的配套设施也悬殊巨大,昆明高铁站是新建车站,各项配套设施都要优于昆明站,尤其是高铁与地铁的换乘的无缝对接,大大方便了人们出行。

因此,原有的客流量被分成两拨,大量的高端客流会主动分流到呈贡的高铁站,昆明火车站人流减少的同时还很难留住高端客流,造成了昆明火车站周边商业价值下降。

而昆明高铁站则不一样。

#谁代表未来?#

呈贡高铁站代表着未来。

当然,未来不仅限于高铁站拓宽了与各地甚至是世界的交流,它为生活在呈贡的人也带来了以交通为导向的新型TOD模式。

昆明站和昆明南站有什么不一样(昆明南站VS昆明站)(11)

(锦艺昆明之光)

简单来说,就是以火车站、机场、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巴士干线的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为半径建立中心广场或城市中心。未来人们的工作、消费、学习、居住等所有生活日常,全部集中在这个TOD生活目的地。

亦如东京涩谷之光,单站每天300万客流背后的城市开发模型,是城市与车站无缝衔接的显著标签;在纽约新世贸中心,这里汇聚纽约11条地铁线路,每天170万都市精英在此书写世界财富传奇,仅观光游客每年就达1500万人。

昆明站和昆明南站有什么不一样(昆明南站VS昆明站)(12)

(东京涩谷之光)

再说实际点,如果你的家门口就是地铁,生活会是什么样?

张先生的家因为离地铁站稍远,他每天需要早起半小时,乘坐公交到达地铁站口,出站后接着换乘公交,才能到公司。

而住在地铁口的李小姐,早上8点,当人们还奔走于地铁进出口之间,她才准备起床;当人们使劲浑身解数挤进地铁早班车时,她已经乘上地铁,出地铁还能买个早茶。

张先生本打算周末与许久未见的老友叙叙旧,但仔细计算路程,他需要穿越大半个城市来约饭,所以饭局一再推迟,两人在一个城市却难见一面。

而李小姐去哪儿都顺路,多远的网红打卡点都能到达,她拥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和朋友,她也不必在小长假人挤人,周末约上三五好友去成都吃火锅,去国内城市"血拼"消费。

在对等的时区里,李小姐已经过上了大多数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生活。这一切,均来源于全新时代下的TOD模式。

而这新时代下的TOD模式,就反映在呈贡高铁站旁的锦艺·昆明之光项目身上,作为地铁和高铁交汇的TOD都会综合体,这里汇聚2条地铁线路、8条国内高铁线路、5条国际出境高铁线路,15条轨道交汇,有着成就昆明的世界TOD传奇的天然优势。

昆明站和昆明南站有什么不一样(昆明南站VS昆明站)(13)

(锦艺昆明之光)

其正全力推动TOD模式开发,项目距离高铁新南站直线距离仅600米,同时作为地铁1号线与4号线的线沿线站点,通过轨道站点建设与周边区域一体化开发,坐享带动片区城市化发展红利。

昆明站和昆明南站有什么不一样(昆明南站VS昆明站)(14)

除此之外,锦艺商业还致力打造智慧城市的商圈,在未来五年,其将以shopping mall、主题商业为中心向外扩张,不断引入国际一线商业品牌,打造七大产品业态的全业态商圈,以实体店为主体,通过万店互联、生态共享的商业生态链的打造,引领互联网时代体验式消费新时尚,为消费者呈现都市生活的空间。

届时,关于未来生活的美好想象,将在锦艺昆明之光照进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