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简述了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管仲在辅佐公子纠的时候,曾经差点一箭射死还是公子白的齐桓公,齐桓公即位为君后,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于是齐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牙甘居其后,齐桓公终成一代霸业。考生在齐桓公,管仲,鲍叔牙之中,择其一点,写一篇发言稿。

管仲评价鲍叔牙(管仲和鲍叔牙人生得一知己)(1)

在看到这个作文题的时候,我们很多人都会想到齐桓公的大度,有远见,管仲的在其位谋其政,鲍叔牙的自知之明,甘于让位,甘于牺牲自己的利益等等。之前我在浏览的时候,也看到了一些混迹社会多年的写者的一些观点,比如有说齐桓公的大气,管仲的尽职尽责,鲍叔牙的谦让,最根本的原因,无非是利益二字罢了,天下熙熙皆为利,熙熙攘攘皆为利往。可是这样的观点,不免让人觉得成年人的社会,过于无趣,过于黑暗了,不是吗?比起这些,我宁愿考生们和我们,看到的是一些积极向上的点,比如说鲍叔牙和管仲之间的友情,人生得一知己,夫复何求。

说起鲍叔牙和管仲,据说鲍叔牙和管仲,少时便相识相交,管仲那时家境比较贫寒,两人一起去做生意,管仲每次在分钱的时候都会多拿,旁人都说管仲是贪财之人,唯独鲍叔牙替他解释:管仲家境贫寒,家里又有一个老母亲,所以多拿,他是心甘情愿的。后来两人一起上战场,管仲三次上战场,三次当了逃兵,所有人都在耻笑管仲,唯独鲍叔牙知道管仲家里有个年迈的老母亲,放心不下,替管仲去和大家解释,管仲深感鲍叔牙对自己如此信任,十分感动,说出了一句:“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阿鲍”。

管仲评价鲍叔牙(管仲和鲍叔牙人生得一知己)(2)

后来齐国时局多变,鲍叔牙性格却是不争不抢,不愿意出仕为官,于是管仲前去劝解鲍叔牙,鲍叔牙这才去辅佐了当时还是公子白的齐桓公。这才有了公子白即位为君,鲍叔牙举荐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的事。后来管仲病重,逝去之前,请求齐桓公不要让鲍叔牙担任相国,众人都认为管仲太过无情无义,毕竟当时还是鲍叔牙举荐的他,现在却阻挡鲍叔牙的仕途。

可是,他们都忘了,鲍叔牙熟悉管仲,难道管仲对鲍叔牙就熟悉嘛。知己之间总是相惜又相知的,管仲深刻的知道鲍叔牙的为人十分的正值,嫉恶如仇,眼里容不得沙子,可是一个国家怎么会没有蛀虫和沙子呢。如果让鲍叔牙担任相国,那么他一定会树敌无数,那时自己也不在了,那么鲍叔牙该怎么办,又有谁能够帮他呢,会招来杀身之祸的。所以管仲不顾别人的眼光和讥讽,毅然决然的向齐桓公提出了这个请求,可惜,齐桓公和世人一样,没有采纳管仲的请求,在管仲死去之后还是让鲍叔牙担任了相国,最后鲍叔牙也因此郁郁而终,一身才华也无从等到施展。

管仲评价鲍叔牙(管仲和鲍叔牙人生得一知己)(3)

管仲和鲍叔牙之间,两人相知相惜,无论穷困潦倒,名声扫地还是平步青云,天下闻名,他们对待彼此之间的情感却从没有变过,鲍叔牙可以为了管仲让出相国之位,甘居其后;管仲即使在弥留之际,仍旧惦记着鲍叔牙的安危,去世之前都紧紧握住齐桓公的手,让他一定不要让鲍叔牙担任相国,这是在害他。人生在世匆匆几十年,有这样的知己,还有什么遗憾的呢。比起天下熙熙皆为利,熙熙攘攘皆为利往,我更希望我们的世界里,看到的都是人生得一知己,夫复何求,让世界更加明亮一点,不好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