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加有效社交(如何建立个人社交边界)(1)

是的。美国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说:“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有特定的秩序,建立心理边界并不是自私,而是让你的事情归你,我的事情归我。”

其实不光是拒绝加微信,拒绝交换电话号,拒绝莫名其妙的聚会邀约和一切令自己反感的被动交际,那都是建立社交边界的方式。

这种社交边界,表面上有点冷漠生疏,实际长远来看,反而是关系长久相处的基础。正如一句话所提的“君子之交淡如水”。

一、到底什么是「社交边界」?

“社交边界”,包括「物理边界」「心理边界」两种。

如何增加有效社交(如何建立个人社交边界)(2)

也就说,「心理边界」可能没有「物理边界」那么具体,比如我挨着你,你会不舒服;我跟你肢体很亲密,你会反感。

心理边界比较抽象,是每个人为自己画的一个安全范围,在这个范围外是被允许的,越到这个范围里就会感到被侵犯。

那么,说回这道题,别人找你加微信,你不想加,这种行为正是触碰到了你的「心理边界」,让你觉得不适、不舒服。

这时候,你拒绝对方的要求,就是在保护自己的心理边界,让你们的社交距离在可控范围内进行。

然而,在人际交往中缺乏边界却是很常见的问题,缺乏边界往往会带给我们很多困扰,比如:

① 边界不清,就容易被侵犯,别人的问题就会成为你的问题;

② 边界不清,各种拉扯和消耗就会成为你生活的常态;

③ 边界不清,就会过度依赖和讨好,造成不必要的自我牺牲。

如何增加有效社交(如何建立个人社交边界)(3)

二、为什么人与人之间要有「社交边界」?

边界,你可以理解为“是否被允许”,这是一种自我防御的手段,也是人与人交往最基本的原则。

就像农村院子要有外墙,城市楼房要有大门一样,大家都在自己的范围内生活,没问题,但如果没有界限的随意乱串,就会带来困扰。

正如美国诗人弗罗斯特说的:“有了好篱笆,才有好邻居。”

社交边界的存在就是这个道理,物理上的边界,是区分关系、保持礼貌尊重的关键;心理上的边界,是互不越界,不侵犯他人,也不被他人侵犯的一种底线。

我个人觉得,相比于物理边界,心理边界的度比较难把握,因为你有边界,不代表别人也有边界;你不越界,不代表别人不越你的界。

本来,国人表达方式就比较含蓄,喜不喜欢都不直接说,怕伤面子,那对方如果反应迟钝,或者压根没有边界感,那就很容易造成,他不断冒犯你,你不断压制负面情绪。

《边界意识》里说:“你的界限就是你的情绪,边界只要被打破了, 就会发出警告。”

心理学上有个刺猬法则,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太近了相互伤害,太远了有所隔阂,最好的距离,是一种不远不近的恰当合作互相尊重的关系。

三、如何维系合适的「社交边界」呢?

两个人关系很容易边界感模糊,而一旦设置明确边界,又容易让关系变得生疏和有隔阂。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一个折中恰好的度,不远不近,互相得体又尊重就尤为重要了。

《焦虑疗愈指南》一书中提到「社交边界」的解决办法,我从中吸取了比较好的观点,并结合多年的行业经验加以诠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或者步骤:

如何增加有效社交(如何建立个人社交边界)(4)

1、清晰设定自己的边界。

很多人不断被别人侵犯边界,是他本身就不知道自己的边界感在哪里。

比如,经常被别人使唤,明明不想做却不敢拒绝;经常被冒犯,却一直委曲求全;让人窥探隐私了,还装作若无其事……

边界感是一次次被试探,一点点被践踏的,当你第一次笑着点头开始,就无形中将自己推向了老好人、工具人的角色。

所以说,让别人尊重你的边界之前,你要清晰认识自我的边界在哪里。

这就好比读书时同桌之间设置的“三八线”,一旦越过这道线,防护警报就会响起,提醒你维护边界的“战役”正在打响。

2、告诉别人如何合理地对待我们。

最有效建立社交边界的方式,就是直接告诉对方,哪些事情我们接受,哪些事情我们拒绝。

比如,一个人总是出去吃饭让你垫钱,如果你确实不愿意,就可以严肃地提醒他“我借你的钱该还了。”

其实,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都是我们允许的。当你能果断对不喜欢的行为说“不”,用委婉又坚定的方式拒绝,相信我,他肯定没有下一次。

那如果他下次还这样,那就可以远离一些。

3、学会专注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人。

《焦虑疗愈指南》指出“最强有力、稳固的个人边界,来自于自身坚定的信念。你要知道对你来说什么最重要,做这个决定的原因。”

只有你坚定什么是想要的,不想要的,这么做的原因和理由,才能不随便被别人的立场动摇,被他人的言论干扰。

比如,你不想去一个聚会,对方说几句你不合群,你就摇摆不定了。

最重要的是,远离无效社交,与互相尊重边界的人交往,那些占你便宜还不说你好的人,不要也罢。

最后记住一句话,送给大家:“当花开得不够旺盛,你要检查的是它生长的环境,而不是花本身。”

我是深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书籍《非暴力沟通 · 两性篇》译者,大连市心理协会会员,34岁,已婚已育,愿意分享我的态度。

如何增加有效社交(如何建立个人社交边界)(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