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睡到半夜惊醒过(为什么一个人从来没有听到过自己的鼾声)(1)

为什么一个人从来没有听到过自己的鼾声?

的确,除非在清醒时故意“打呼噜”,没有人听到过自己的鼾声,尽管这种鼾声可以震耳欲聋,甚至让床伴生出“杀了你”的心。

你有没有睡到半夜惊醒过(为什么一个人从来没有听到过自己的鼾声)(2)

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人只有睡着后才会打呼噜,睡着了的大脑接受外界刺激的感受力受到显著抑制,包括听觉系统的显著抑制。

当然,听觉得到抑制并不意味着睡着后就完全听不到声音。

研究还发现,睡眠中的人也可能会感知到一定声音,特别是对自己有意义的声音;胆对像自己鼾声这种既无意义又没有任何潜在危险的声音,更容易“充耳不闻”。

人只有睡着了才会打呼噜

你有没有睡到半夜惊醒过(为什么一个人从来没有听到过自己的鼾声)(3)

我们知道,打呼噜是因为睡着后,从咽喉到后鼻口部位的上呼吸道狭窄。

你有没有睡到半夜惊醒过(为什么一个人从来没有听到过自己的鼾声)(4)

当这种狭窄达到一定程度,呼吸时的气流只能挤过狭窄的气道,引起包括舌根、软腭、悬雍垂等组织的剧烈震动,从而发出鼾声。

为什么只有睡着才会打呼噜?

这是因为,人在清醒时,包括上呼吸道周围的肌肉保持着一定张力,可以避免呼吸道的狭窄,保持呼吸通畅。

当睡着后,包括肌张力等很多生理功能都会受到不同程度抑制。

甚至,肌张力的下降、消失还是人进入睡眠的一个特征,打瞌睡现象就能充分证明这一点。

你有没有睡到半夜惊醒过(为什么一个人从来没有听到过自己的鼾声)(5)

没有人没有打过瞌睡,如果不是处在卧位,昏昏欲睡之中,头部突然下垂,受到这种刺激后猛地惊醒。

头部突然下垂就是肌张力突然下降,也是陷入睡眠的标志。

在一些上呼吸道原本存在狭窄的人,清醒时由于肌张力的存在,可以保持呼吸通畅,不会发出鼾声。

一旦陷入睡眠,肌张力就会显著受抑制而下降,这样呼吸道难以在维持通畅,就会发出鼾声。

因此,人只有在睡着后才会打呼噜。

睡着了,为什么就会“听不见”?

如上所述,睡眠期间很多生理功能都会受到抑制,这也包括大脑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能力,表现为“看不到、听不见,闻不到,……”,以及对环境刺激的反应能力。

“隔绝”外界环境刺激与大脑之间信息交流的是一个被称为丘脑的皮层下脑组织。

你有没有睡到半夜惊醒过(为什么一个人从来没有听到过自己的鼾声)(6)

正常状态下,外界刺激形成的传入神经信号都需要经过丘脑这个“检查站”的中继和整合,可以选择性过滤掉或放大某些信息。

进入睡眠,丘脑就像一个可变电阻,随着睡眠的加深不断增加外界刺激与脑感知之间的“电阻”。因而,睡得越深,就越不容易感受到外界刺激,越来越不容易唤醒,表现为对一般的刺激“看不到、听不见,闻不到,……”。

睡着了,听不到自己的鼾声是很自然的事。

睡着了,并非完全听不见

睡着后,生理功能的抑制并不意味着丧失,包括听觉系统对外界的感知能力。

先前的研究已经表明,人在睡眠期间也会感觉到某些声音。比如,一个沉睡的人倾向于被呼唤自己名字的声音唤醒,对同样分贝他人名字的声音却无动于衷。

你有没有睡到半夜惊醒过(为什么一个人从来没有听到过自己的鼾声)(7)

今年早些时候的一项研究进一步显示,人在睡着后,不仅可以感知到单一的声音,甚至可以从复杂的混音中选择性感知到自己“感兴趣”的声音。

研究人员让参与者暴露于声学特性上非常相似,语义上却截然不同的两种声音:

一组是对话或文章摘录录音;另一组发音类似但没有任何意义的声音。

然后测量受试者大脑活动评价对两组声音的大脑反应。

结果发现,在轻度睡眠阶段,参与者更有可能对他们有意义的声音信息,做出更明显的反应。

即使深睡眠,甚至昏迷状态下,大脑也能感知周围的声音刺激,并能从混音中分离出更容易理解的声音,并表现出一定脑反应。

研究者认为,睡眠中视觉感知能力受到更显著抑制后,保持一定的,并且是选择性的声音感知能力是一种长期进化而来的安全策略,可以在某些特定情形下警醒的保护性机制。

当然,对于毫无意义,又毫无威胁的自己的鼾声,自己不会白白浪费资源去感知。

这也就很容易理解,人可以对自己的如雷鼾声充耳不闻。如果是别人的鼾声,即使远比自己的分贝数低,听上去也会很刺耳,即使睡着了也容易被其惊醒。

#清风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