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袁术传》,时间是在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前后,主人公是袁术和陈珪。原文如下:

三国成语故事内容(三国成语故事迷而知反)(1)

时沛相下邳陈珪,故太尉球弟子也。术与珪俱公族子孙,少共交游,书与珪曰:“昔秦失其政,天下群雄争而取之,兼智勇者卒受其归。今世事纷扰,复有瓦解之势矣,诚英乂有为之时也。与足下旧交,岂肯左右之乎?若集大事,子实为吾心膂。”珪中子应时在下邳,术并胁质应,图必致珪。

三国成语故事内容(三国成语故事迷而知反)(2)

珪答书曰:“昔秦末世,肆暴恣情,虐流天下,毒被生民,下不堪命,故遂土崩。今虽季世,未有亡秦苛暴之乱也。曹将军神武应期,兴复典刑,将拨平凶慝,清定海内,信有征矣。以为足下当暞力同心,匡翼汉室,而阴谋不轨,以身试祸,岂不痛哉!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吾备旧知,故陈至情,虽逆于耳,骨肉之惠也。欲吾营私阿附,有犯死不能也。”

三国成语故事内容(三国成语故事迷而知反)(3)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当时沛国的国相是徐州下邳人陈珪,他是原太尉陈球弟弟的儿子。袁术与陈珪都是公卿贵族的后人,小时候关系非常不错。袁术写信给陈珪说:“当年秦国不行仁政,天下群雄争相打算取而代之,智勇双全的人最终获得了成功。如今天下大乱,又出现了土崩瓦解之势,这正是英雄豪杰大有作为的时刻。我与您是老朋友了,怎么能左右您的想法呢?如果说成就大业,您最应该成为我的左膀右臂。”

三国成语故事内容(三国成语故事迷而知反)(4)

当时,陈珪的二儿子陈应正在下邳,袁术将其扣做人质,打算一次胁迫陈珪效忠自己。陈珪回信给袁术表示:“秦朝末年横征暴敛,胡作非为,暴虐遍布天下,百姓深受其害,不堪忍受,所以秦朝很快灭亡了。如今虽然又是衰微之世,但还没有秦亡时那样的苛暴和混乱。曹操将军英明神武,顺应潮流,将会平息凶乱,安定天下。我认为你应该同心协力,辅佐汉室。想不到你竟然图谋不轨,自找灾祸,实在令人非常痛心。如果你能改正自己的错误,还可以免于灾祸。我是你的老朋友,所以才会陈述真情,虽然话不中听,却是骨肉之间才有的情意。想要我谋取私利来投靠你,我就是死也不会答应。”

三国成语故事内容(三国成语故事迷而知反)(5)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陈珪在信中提到的“迷而知反”, 意为发觉自己犯了错误,知道改正。这也是首创于《三国志》的一句成语。

三国成语故事内容(三国成语故事迷而知反)(6)

袁术这个人的思路令人匪夷所思。他认定自己就是替代汉朝的真命天子,一心想着建号称帝,全然不顾当时的形势和自己的实力。而他的做法也是令人不齿,从来用的都不是光明正大的招数。为了来陈珪这位老友入伙,他采用的是扣留陈珪的儿子的方式进行要挟,结果不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而被陈珪回信臭骂了一顿。

三国成语故事内容(三国成语故事迷而知反)(7)

陈珪与袁术的恩怨至此并未结束。数年后,袁术以联姻为由,想要拉拢吕布。这时又是陈珪站出来劝阻吕布,结果不但这门亲事告吹,连袁术派去的使者也被吕布逮捕押往许昌送给了曹操当见面礼。袁术这一损招,实在是低劣的很,不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而因此遭到陈珪的强烈反击。陈珪此举也算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了。

参考书籍:《三国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