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歆上表(历史上的华歆真是小人吗)(1)

【“杨森武评三国”第83评】

历史上的华歆真是小人吗?

文‖杨森武 图‖网络

提起华歆,不由得想起《管宁与华歆》这则故事:

管宁与华歆在菜园锄地,管宁发现了一块金子,就像没见到一样,仍然低着头锄地。华歆也见到了,从地上拾起来,看了看才扔了。(欲欣赏“杨森武评三国”第82评,欢迎点击以下链接:强大的河北人马为何败在了曹操手下?)

两人在屋里读书,窗外传来喧哗声,原来是一位官员路过,华歆扔下书本出去看热闹。回来后,管宁用刀将席子割断,说你这样的人,咱们做不了朋友。(《世说新语》)

华歆上表(历史上的华歆真是小人吗)(2)

作者没有对此事评价,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出,管宁的人品很高,而华歆却很世俗。在《三国演义》里,华歆的表现令人痛恨,他在曹操帐下,像条走狗,胁迫、威逼汉献帝。一次,华歆领兵进宫,将伏皇后的头发拧住从夹墙里揪了出来。随后曹操便诛杀了伏皇后一家。

但历史上的华歆,并不是这样的小人。

华歆,字子鱼,平原郡高唐县人。年轻时,有一次逃难,他和王朗同行,有位老者请求华歆带他上船,华歆没有答应。王朗说,多一个人也没啥。于是老人上了他们的船。途中遇到了危险,王朗说船上人多,要老者下去。华歆说,当初不让他上船,就是考虑到现在。既然上了船,有难同当,怎么能中途叫他下去?坚持带着老人一块儿度过了难关。

华歆当小官时,忠于职守,从不在背后诽谤和议论他人。担任豫章太守时,上级赏赐的物品,全部都送给同僚和同事,家里留下只够食用的谷物。

华歆上表(历史上的华歆真是小人吗)(3)

朝廷诏令他到许都做官,同僚们都来祝贺,送了许多金银财物,华歆一一作了记号,临走时,他以“怀壁有罪”为由,说路上带着这些东西危险,将财物一一还给了人家。这样既不得罪人又保持了清廉的品行。

到许都后,华歆官职升得很快,官至尚书令、安乐侯和魏国“三公”之一。他在任上,仍能保持清正廉明的形象,家无余粮,皇帝赏赐的物品他都送给了别人,赐给他的官奴女子,他都发放出去让她们嫁人。魏文帝曹丕见到华歆的生活竟然是蔬菜加饭,清贫如一般百姓,十分心痛,便赐给华歆一些物品,给他的家人做了日常衣服。

华歆在处理政务中,主张发展经济,反对轻易发动战争。公元230年,曹真出兵攻蜀,华歆认为此时出兵不易,给魏明帝曹叡上了《止战疏》,强调“民以食为天”和发展农耕的重要性。明帝看后,下诏调回了军队,全力发展生产,振兴了魏国的经济。

华歆上表(历史上的华歆真是小人吗)(4)

曹丕和曹叡都非常爱惜人才,多方征求贤良人士入朝为官。华歆多次推荐了很多人才,特别推荐了管宁来担当重任,他说,管宁在各方面都比我强,让他来当我这个太尉吧!皇帝多次派人去请管宁,管宁却不愿入朝为官。皇帝只好作罢。

《三国志》里的华歆,是一位清正廉明的好官。但在《三国演义》里,华歆却是一个小人。作者根据吴国编辑的《曹瞒传》里的“破壁牵后出”而编写了华歆的暴行,是罗贯中扬刘抑曹书写小说的需要。而吴人所编写魏国的史料,可信度很低。

《世说新语》中的管宁和华歆,两人原是要好的朋友,就因为华歆去看了看热闹,随后便割席绝交,这未免显得管宁处世很草率。而且,这事也未必是真的绝交,史书里华歆多次推荐管宁入朝为官,说明管宁和华歆,二人终身还是朋友,只是各自的处世方法有区别:一个洁身自好,一个要当为民的清官。从管宁和华歆的一生,我们应该赞成哪一位呢?

华歆上表(历史上的华歆真是小人吗)(5)

【作者简介】杨森武,湖北人,毕业于华中师大中文系,就职许昌,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长篇小说《百里碑》,短篇小说集《口碑》、《戏神》等。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本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com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