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来的是《在这世界的角落》,没看过的同学可以去百度下网盘的资源去看看。

豆瓣上对这部片子的纷争还没有结束,有人说是左翼思潮的军国主义思想复辟,也有人站在导演的角度讲日本其实也经历了一番苦难,也有一些中和派去不谈政治的分析艺术作品的,当然了豆瓣评分也被一些激进的人打成了7.6分,只能说人员复杂度比较高的话,对于同一部作品的理解有褒贬不一、两极分化的评价是一件正常的事儿,豆瓣的骂战看看就好,我只是来写下自己的观后感。

很有意义的一部反战电影(在这世界的角落影评)(1)

《在这世界的角落》是片渊须直执导的动画电影,由能年玲奈等担任配音,于2016年11月12日在日本公映。

该片改编自河野史代的同名漫画,以二战末期的广岛为舞台,讲述女主人公小铃嫁到住在海军军港“吴市”的婆家后,经历几次空袭拼命生存、积极面对生活的故事。

为了给没看过本作的人先打一个概括性的介绍,不至于完全摸不到头脑,所以将一部分百科内容摘录于此。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和《千年女优》有所关联的作品,在去年798的一次活动上,我见过丸山正雄本人。小老头弓着背谈起今敏,谈起自己的工作室和创作人生。

很有意义的一部反战电影(在这世界的角落影评)(2)

左边的是丸山正雄

话说当时丸山正式信信旦旦的说会完成今敏的遗作《造梦工厂》,可是也没有后续了,唉。

是的,对于《在这世界的角落》,她的重要的两位关键性的人物就是丸山和真木。

2013 年 1 月,在《千年女优》和《东京教父》等今敏作品中和丸山有过合作的真木,收到了丸山请他去吃饭的邀请。真木当即便知道,丸山提出邀请不是为了别的,一定是要说《在这世界的角落》的话题了。动画业界是一个狭小的世界,丸山这么多年来一直带着企划书四处奔走,早就传进了真木的耳朵。

受到邀请的真木,第一次看了《新子和千年魔法》的 DVD。这部作品令他大吃一惊,甚至还流下了泪水。真木产生了想要和片渊监督见面的想法,觉得这个项目自己非得接下不可—— “如果不接这个,还叫什么制片人?把作家介绍给世人,就是制片人的使命。”

而后这部作品的制作几经周折,没有资金就没有办法拍片。和新海诚的成功的商业片不同,这部作品可以说是天生就不带有大红气息的作品。她不带有任何成功商业片的性质,诸如柯南剧场版的动作戏,诸如新海诚作品的高昂的情绪和巧妙插入的笑点,也不具有EVA剧场版的话题性,更不具有像龙珠和机器猫这种情怀之作。

是的,作为院线电影,几乎没有出线的可能。从出生的那一天起,这部片子就注定是一个口碑两极分化的小众、文艺、非院线剧场版。

但这丝毫不妨碍她成为一部伟大的作品,单从作品而论,是一部伟大的反战动画电影。如果我们能用更加客观的视角去审视,假设我们身处4个世纪以后,像以今天的价值观审视元朝成吉思汗所作所为,公平客观的去看待而不带有一丝一毫的立场和情绪。

需要记住历史,但更应该看未来,看作品还是要带着无色的眼镜,带着中立的视角来看待。

很有意义的一部反战电影(在这世界的角落影评)(3)

这部作品是213(另一个最近正在学习做女孩子的小姑娘)极力推荐给我的,也是在213家看的哈哈。

整部作品的情绪可以用这样的一句话来概括:

无以言说的悲伤,感受到不知名的美好事物在流逝,却也无法挽回。

说到音乐,音乐风格有点像岛歌,在我看来是一种【悲伤】情愫和清唱结合的岛风的歌曲风格。与动画作品的整体格调相得益彰。上次去日本还是去的冲绳,那种弥漫于小岛的悠闲、美好和悲伤的情绪从清唱的形式中滑落出来。

为《在这世界的角落》担当音乐和主题歌的创作型歌手 コトリンゴ(kotringo),自 2006 年被著名音乐家坂本龙一发掘以来,发表了许多高质量的音乐作品。在动画方面,她曾经为《幸腹涂鸦》创作配乐,在《心灵想要大声呼喊》中演唱插曲;又与伊藤真澄等三位女性音乐人组成使用玩具乐器演奏的乐团“toi toy toi”,在《小林家的龙女仆》和《爱丽丝与藏六》等动画中活跃。

整部作品围绕着一个少女而进行,少女家在广岛,稀里糊涂的出嫁给了一户位于吴市的普通人家之中。

最开始的悲伤,是少女对于自身的命运的无力违抗。那个时代的女子甚至无法主动选择喜欢的人成双入对。到了新家马上开始的就是保姆一般的女子的家务。

“妈,你别做了,媳妇就快进门了。”

“好的,她来了,我也轻松了不少。”

在少女的视角看来,这似乎是理所应当的,自己顺从于自己的命运,没有丝毫想要违抗的意思。但看到此处的我,稍微心有余悸。

后来战争来了,战争改变了人性,就像三体中说的一样,当自然选择号选择了叛离地球,在星舰文明上就诞生出了新的道德。

请记住战争来临之前的少女的状态:感受着幸福,虽然有点儿迷茫但也温顺的接受着命运。

少女有着自己的爱好,喜欢用右手画出各种各样的世界,尽管身在此处,但她的画笔却代替她的身体走向了世界的很多地方。

战争来了以后呢?发生了什么?

普通的老百姓对待战争往往是麻木的,没有现实感的,除非军舰大炮出现。

少女也经历过这样的一段时期,少女的画笔里描绘过想象的军舰的样子,战争似乎远在天边,是缺乏现实感的。

然而让我感到印象深刻的是,战争让少女的侄女改变。

少女的侄女最开始的话题就是对军舰如数家珍“那里停泊的是什么战舰,这里又停泊了什么战舰。”

在少不更事的年纪里,最先掌握的现实和知识竟然是关于战争的武器知识。这是对人的毁灭和耗损,一种剥夺理所应当童年的方式。

而后,飞机开始频繁的轰炸问候。

战争时代,夜里不能开灯。

战争时代,粮食短缺,只能吃大量的水分泡大的米饭,难吃的要死。

战争时代,没有盐分,没有糖分,物资短缺,花样年纪的女孩儿只能穿方便躲避进防空洞的丑陋的阔腿裤字。

战争时代,听到防空警报反应不及时就可能会失去性命。

战争时代,所有男子汉,哪怕是大学的文科生都要经过培训上前线去当兵,破坏的是一个个的家庭。

当水原哲加入海军后,成为巡洋舰“青叶”的船员,有一次到北条家来看望铃,让铃和周作的心情变得复杂起来。

“自己的同学都上了战场了吗?”

这部作品完整的让观看者的时空同步到战争年代,第一次知道了作为一个普通百姓的女性是如何在战争年代生活的。

战争年代的男性可能看到的又是另一个视角了吧,比如征兵入伍以及军人信念之类的。但本作是以普通家庭女性的视角来切入,正是以一个弱者的身份去看待战争,冷静的、麻木的、习以为常的战争。

战争不是演唱会,不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台风,他是漫无天日的不知会何时结束的恶魔。如果说最开始主角们对战争还有那么一点新奇感,到了后来,自己的同学成为被征兵的对象(笔者:还好自己不是男生),以及听说了邻里有家人死于前线的时候,就觉得战争的恐怖和近在咫尺。

是的,改变的是参战国所有人的命运。

和柔弱的女主无法选择自己的归属一样,她也无法左右战争的走向,她能做的只有努力的生活。

在不小心把糖弄没了以后,去黑市去买糖的经历。在没有米饭可吃,学习新的方法让米饭更加充斥水份也是,女主是一个尽力生活的人,她面对战争失去了许多,失去了自己的右手,自己的外甥女死于自己的眼前,自己的母亲和父亲相继在原子弹的余波中病逝,自己的丈夫也聚少离多。

但是她没有哭,她一直在努力的笑。她的灵魂开始被战争扭曲,她失去的越多,她对战争就越愤恨,也就越痴狂,希望证明自己所失去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

她失去自己的外甥女的时候,顺便被炸掉了一只手。手失去了以后就无法画画了,而周围的人还在说。

很有意义的一部反战电影(在这世界的角落影评)(4)

“太好了。”

“到底哪里好了?”哪里应该是我失去的?

完全没有遇到好事情,吃不饱穿不暖,也不能一直哭,哭过了以后生活还是要继续。和推车的失去了儿子但是没认出儿子本人的大妈竟然异口同声道:

“不能一直哭,毕竟会浪费盐分啊。”

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的战败广播。五个女子在坐着听完以后的反应成为了豆瓣网友们主要的争论点。

“不是说要战斗到最后一个人吗?我还有一只手,我还有双腿,我还能战斗,怎么就这样完了?”

而后少女跑出去哭泣,跑出去的路上同样看到了一个阿姨在没人的地方痛哭流涕,一定是为了死亡的丈夫或者儿子而哭吧。

在她的视角看来,如果就这么戛然而止的结束了,那么自己失去的亲人就毫无意义。在政府洗脑的狂热中,她们将自己的人生的意义与国家机器的野心和侵略绑定在了一起,近乎宗教一般的狂热宣传所带来的人性扭曲。

“有意义的吧?我所失去的。”少女心想。

“如果我一直是那个单纯无知的少女多好,那时候我还没有失去右手。”少女心想。

是的,少女的命运里背负了太多东西。战争意味着的就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我失去了我的右手,那我也让我的敌人失去右手,我失去了亲人,那我也让你尝尝失去亲人的滋味。

战争就是这样的零和博弈,我觉得观众视角看待这个问题是最为冷静和清醒的。

在8月14日还谴责原子弹爆炸无人性的报纸版面,在8月15日就马上更换成了停战协定。政治和战争就是这样的戛然而止。

但是老百姓失去的亲人、生活就回不来了。

吃着占领军的藏羹剩饭,停战之前没有大米饭吃,停战之后也依旧没有。

很有意义的一部反战电影(在这世界的角落影评)(5)

少女的姐姐(还是妹妹)叙述了原子弹爆炸当天的惨状,母亲当场死亡,父亲在2个月后由于辐射过多也撒手人寰,姐姐自己也染上了辐射病,生命即将凋零。

虽然战争停止了,但伤痛依然继续。

那么,我们回到最初的讨论。

无以言说的悲伤,感受到不知名的美好事物在流逝,却也无法挽回。

请记住战争来临之前的少女的状态:感受着幸福,虽然有点儿迷茫但也温顺的接受着命运。

现在的少女是怎样的状态呢,是疯狂的、复仇的、失去很多的、继续想要反扑战争的一个家庭妇女。

是什么将少女塑造成这样的人?是时代和战争共同塑造的,战争没有赢家,政府的洗脑宣传剥夺了本应该在她这个年纪享受的教育和独立思考的机会,却让她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右手、失去了家园、失去了这段人生经历。

很有意义的一部反战电影(在这世界的角落影评)(6)

悲伤就是从此处而来,猜疑和复仇将人性泯灭,美好的事物在流逝,她再也不是那个单纯的少女了,连她自己也这么说。

留给她内心的,不仅是右手空空的袖管,还有内心深处不知名的空白。

影片的结尾是一个带有希望的结尾,在这世界的角落里,少女的丈夫和她生活在一起,领养了一个孩子共同生活下去,孩子永远是未来,是希望。

希望她没有经历这些,带给未来更多和平的种子。

很有意义的一部反战电影(在这世界的角落影评)(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