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宙斯啊,你为何要化身波斯人来毁灭希腊人?”
这句感叹来自于目睹薛西斯大军的希腊人之口。
波斯军队穿越了达达尼尔海峡进入了欧洲,军队开过当地的村庄,气势震天,几天几夜都走不完,当地的希腊人从娘胎里出来就没见识过这么大的场面,于是发出了这句感叹。
对于波斯军队确切的人数,希罗多德的记载说薛西斯的大军有五百万之多。一般认为这个数字不可信,因为打仗毕竟不是打架,这么大的数量的军队哪怕放到今天,对后勤系统和国家财政都是不可承受之重。现代学者推测波斯陆军总数约为一百万人,海军为1207艘战舰。而陆军的一百万人中,实际一线战斗人员为二十万人。这和东方君主国家的传统有关,这些国家的军队上前线打仗一般都会把家眷和家中金银细软都带上,给人感觉仿佛这不是去打仗,而是出游。特别是王室,国王御驾亲征,后宫妃嫔、太监宫女更是一个不能少,于是这些冗员造成了军队总量看上去庞大,实际可用兵力不多的尴尬。
但是这二十万人已经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了,希腊全体城邦把陆军都加起来,恐怕也达不到这个数。所以当波斯大军渡海后,希腊方面很快就得到了确切消息,各个城邦都派出代表聚集到科林斯地峡开会,商讨应对策略。史称“地峡会议”。
(红圈为科林斯地峡)
会议讨论的内容当然是如何抵挡气势汹汹的波斯人。最后达成的方案是:斯巴达由国王列奥尼达斯(老国王)带领军队开赴温泉关,从正面对抗波斯陆军,而雅典由地米斯托克利(托哥)带领海军在离温泉关不远的亚德米西林狙击波斯海军。
之所以选择两个地方,主要一是因为温泉关的地形特点,二是波斯军队的特点而得出的战术方案。
波斯军队精锐来自陆军,所以正面战场一定是在陆地上,因此选择在温泉关狙击非常合适:
第一,温泉关是从希腊北部进入希腊核心地带的必经之路;第二,薛西斯的粮草辎重和兵员都在海上,因此这两点就决定了波斯海军和陆军不能相隔太远。而离温泉关不远的地方就是亚德米西林港湾,薛西斯的舰队一定会选择走这个地方穿过优卑亚岛,最后在维奥蒂亚登陆,与陆军汇合。那么在温泉关狙击波斯陆军、在亚德米西林狙击波斯海军就是一个完全之策。
(温泉关和亚德米西林)
于是,希腊联盟指示老国王与托哥,务必坚守两个月时间。
接到命令的斯巴达和雅典,立即分头行动。托哥率领海军拔锚起航开赴亚德米西林。而斯巴达方面,老国王挑选了300名斯巴达战士组成远征军,开赴温泉关,这便是大名鼎鼎的“斯巴达300勇士。”
这里首先要澄清几个误区。
第一是两边的形象和装备。每次和朋友聊到斯巴达,以及斯巴达的对手波斯人,大家第一反应就是那部《斯巴达300勇士》,看里面的斯巴达人个个相貌堂堂,打起仗来穿着光着膀子就敢上,爷们儿得不要不要的,而作为对手的波斯人,一个个相貌丑陋、凶神恶煞,体态还不成比例,简直就是基因变异的集合体。
(《斯巴达300勇士》剧照)
其实,波斯人就是一般大家印象中的中亚草原游牧部士兵该有的样子。最精锐的部队长生军,也不是带着面具、背着砍刀的杀手样子(严重怀疑编剧是不是刺客联盟玩多了),而是一批身体强壮、衣着华丽,装备一流的宫廷禁卫军。他们不戴面具,背的也不是刀而是弓箭,总体看是一支战斗力相当不错的特种军,唯一比较大的缺点是防护工作不到位,全身缺少重型装甲保护。
(波斯步兵)
第二是两边的实际的人数。温泉关战役前后打了三天,大家可能被各种误导,觉得斯巴达一方就300个人硬刚了3天,这是不可能的。大家只要想想,你如果只有300个人,对方几十万人,人家集体撒泡尿就能让你漂走,还打个什么劲?
希腊人实际作战人数是一万人。主要包括斯巴达人有2400人,吕库古的规定一个斯巴达正规军战士要带7个黑劳士出征,既作为奴隶做些后勤保障工作,也可以当作战场辅助战力,所以,斯巴达军团就有超过两千人。同时,斯巴达的其他盟友提供了5000人,在温泉关当地的希腊城邦为了守卫家园,也凑出了3000人左右,总数在一万人左右。斯巴达正规军300人是其中的核心力量。
第三便是温泉关战役是斯巴达为主、雅典为辅配合完成的。斯巴达在陆上负责正面战场、而雅典在海上负责策应,并且狙击海上运兵船和运送粮草辎重的船队。如果没有雅典拖住波斯舰队,温泉关战役斯巴达的处境将更加凶险。只不过历史上斯巴达300勇士名声太响,光芒掩盖了雅典的功绩。
老国王列奥尼达斯率领希腊军团抵达温泉关的当天,薛西斯也到了。
双方一开始相对比较客气,僵持了几天没动手。利用这个档口,老国王对温泉关的地形进行战术分析,并做出了相应的安排:
(温泉关地形)
温泉关全长大概五公里左右,最狭窄的地方叫做福基斯边墙,它的一边是悬崖,下面就是鲨鱼,一边是峭壁,险峻异常,中间是一条只能并排走五个人的羊肠小道。就能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局面,波斯军队人数再多也只能排队通过,规模优势也就施展不开了。同时在辐基斯墙东边有一个东门,这里有一条小路,可以绕过正面的福基斯墙直接通到温泉关的西端。等于说这条小路完全可以绕过正面守军,直接插到防守部队的后方。尽管这条小路在当地也没多少人知道,而且地形险恶,很难通过,但是如果被波斯人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搞明白了地形状况后,老国王做了如下的安排:
第一:从1万人中挑选当地城邦的士兵两千人把守小道。这两千人被派往左侧悬崖的最高峰:海拔1200米的迅捷山驻扎,居高临下,扼守这条生命线。
第二:剩下的八千人被分成两支队伍,驻扎在福斯基边墙附近最狭窄的一段通道内。这里由于地形关系,可以用最少的兵力达到最高的防守效率。同时可以让一支队伍在前面作战,另外一支队伍获得休息,然后交替轮换,保证士兵战斗力处于巅峰状态,将这一万人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在完成战术布置后,老国王接到了波斯特使来访的请求,波斯人带来了薛西斯的一个建议:
“放下武器,各回各家,这是我给你们最后的仁慈,否则你们将承受我的愤怒。”
听完这段话,老国王平静地回答一句话:
“想取我人头,来拿吧。”
你如果有仁慈,就不会有今天了,既然来了就别那么惺惺作态。
薛西斯听到这个回答非常吃惊。难道你不知道你我之间力量差距有多大吗?难道你们真的不怕死吗?
为了进一步确认心中的诱惑,开战前,薛西斯又派出探子去看看对面这帮斯巴达人在干嘛,探子回报:
斯巴达人在梳头!
你没看错,大战在即,一帮糙汉子聚一块儿集体理头发,什么鬼?
薛西斯实在无法理解这种行为艺术,这些男不男、女不女的东西也配做我的对手?
终于,忍无可忍的薛西斯,下令全军出击。
第一天战斗波斯方面派出了以吕底亚步兵为主的地面部队。这些亚细亚军队的装备是短刀配上藤甲盾牌,全身没有重型装甲保护,这种装备放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平原挺合适的,因为那里地形开阔,适合大规模集体肉搏,打得过就拿刀砍,打不过跑起来也轻松。但到了温泉关,这么逼仄的地方,你要一群人在一条羊肠小道上全面铺开近身肉搏根本不现实,在斯巴达严密的阵型和四米的长矛面前,这些亚细亚士兵就和泥人一样不堪一击。吕底亚人连近身都做不到,砍人?别逗了。
(温泉关攻防)
第一天战斗很快结束,清点战场,波斯伤亡2万人,而希腊零伤亡。波斯一天内损失了总兵力的10%,面对的是一支核心作战力量只有300人的小股部队,这种对比已经不是失败这么简单了,简直是对薛西斯极致的嘲讽。
而同一天在亚德米西林海域,波斯舰队同样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波斯舰队在来的路上遭遇了恶劣的风暴,而这支舰队说白了就是零时拼凑出来杂牌军,指挥体系、海员素质良莠不齐,应对极端情况的手段也是有差异的,所以在途中波斯舰队被海浪带走了不少船只,造成整体的士气比较低落。而托哥率领的希腊舰队以逸待劳,看准时机,快稳准狠地对波斯军队就行了一波犀利的攻击,击沉了许多波斯战船,完了绝不恋战,立刻返航,依托海港严防死守,把波斯海军死死地挡在了亚德米西林海域之外。而这些波斯舰队如果跨不过亚德米西林海域的话,就无法与陆上的军队汇合,相应的运兵和运粮的船就无法支援温泉关的波斯大军,就只能在海上干耗着。而托哥躲在海港里,任凭你叫骂就是不出来,波斯舰队面对这种情形就跟吞了苍蝇一样恶心。
听到战局汇报的薛西斯惊怒交加。这时他想起了德玛拉图斯的话,再回想起这帮斯巴达人战前整理头发的行为艺术,薛西斯似乎到了什么:
这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又有着什么样的精神?是什么样的胆色,能让他们在面对如此悬殊的差距之时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这群人到底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难得我真的错了?薛西斯第一次产生了自我怀疑。
不过,事已至此,他不能退缩。再说毕竟波斯军队数量占优,你斯巴达人再勇猛,就那么几个鸟人,还能翻天不成?
继续进攻!
第一天的惨败促使薛西斯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第二天担纲进攻主力的,是波斯最为精锐的部队——长生军。
(波斯精锐“长生军”)
薛西斯拿出了自己最王牌的军队,而且是一万人一个不留全部扑上去,并且命令他的两个弟弟担任前线总指挥冲在前面,绝对是把吃奶的力气都拿出来了,这架势相当于在赌桌上把家底都押上了。
然而并没有什么鸟用。
斯巴达人以不变应万变,列奥尼达斯还是站在第一排, 斯巴达人在老国王的感召下士气高昂,斯巴达人把节奏控制得很好,每当击退一轮进攻立刻进行轮换,前排士兵撤下去修整,后排士兵立刻顶上。其他城邦的士兵在斯巴达人的感召下斗志昂扬,与斯巴达人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无论正面还是侧翼,防守越来越严密,希腊一方在战场上的集体心流产生了。尽管凶猛的长生军战斗力果然高出第一天普通波斯军队太多,但是任凭他们用尽一切手段,希腊方面阵型依旧稳固。尽管希腊人死伤比第一天多了许多,但是对于骄傲的波斯最精锐的部队来说,打了一天,他们还是没有拿下对面这帮软硬不吃的希腊人。
第二天傍晚收兵,坐镇后方的薛西斯收到战报:长生军净伤亡:4000人,薛西斯的两个弟弟也都去地下见了先帝。希腊方面伤亡2000人,但是这些都是作为辅助战力的黑劳士和其他轻装步兵,而重装步兵,特别是作为主要作战力量的斯巴达300人还是零伤亡。
同时,亚德米西林方面的海军也传来战报,波斯海军依然没有任何进展,托哥率领的海军舰队,在亚德米西林海面上,把水面防守的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波斯海军被困在优卑亚岛外,进不去退不了,只能漂在海上凌乱。
两份战报放在薛西斯的面前,年轻的国王那张英俊的脸被愤怒和沮丧的情绪扭曲得面目狰狞,对着底下的王公大臣破口大骂(此处省略若干字),那种场面有多恐怖,各位自行脑补。
如果说第一天的结果还只是嘲讽的话,那今天的战报就是红果果地羞辱了。
这就好比一个叫建国的总统,动用了国家手段,发动了最为庞大的舆论攻势,背靠最为专业法律团体的支援,还亲自下场动员最为广泛的朋友圈,结果干不动对方一家民营企业,你让总统的老脸往哪里放?
这帮人到底是什么材料做的?这时不仅薛西斯想知道,波斯朝野满朝文武都想知道。
如果双方就这么耗下去,应该说当初在科林斯地峡会议上制定的战术目标:拖住波斯人两个月是可以达成的。然而,但凡有点看小说和电视剧经验的人都知道,剧情在这个时候应该反转了。
而历史就是这些影视作品的素材,剧情往往还更精彩。
第二天夜里,就在薛西斯狂暴的怒吼中,波斯军中来了一个告密者,说出了那条小路的秘密。
在《斯巴达300勇士》电影里,这个告密者被塑造成一个发育不良的斯巴达人后裔,因为不满老国王列奥尼达斯的轻视,投靠了薛西斯。真实情况是,这个老兄就是一个当地农民,觉得告密能发财就干了。换句话说,这不过就是个见财起意的庸俗故事而已。你不要指望这种人能有什么家国情怀和民族认同,因为那个时候的希腊只是一个文化集合的概念,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国家,更谈不上统一的民族,形成不了“想象的共同体”的认同感(概念出自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著作《想象的共同体》),这个就是个人行为而已,和是否爱国扯不上什么关系。
得到了这个意外消息的薛西斯立刻像打了鸡血一样满血复活。薛西斯预感到胜利的天平开始向他倾斜了。
他立即派出重兵,请这个农民带路,从侧面包抄希腊联军。同时他还下了一道命令:第三天的战斗,他要亲自坐镇。
第三天一早,薛西斯把自己王座搬到了温泉关前线最高处的山崖上,他要现场办公,亲自督战。薛西斯的王座是用黄金制作的,在太阳的照射下射出耀眼的光芒。但这是,这种光芒,就像鞭子抽打着前线的波斯士兵,也像一团烈焰灼烧着薛西斯的内心焦灼不堪。
薛西斯向一线部队下了死命令:今天不管死多少人,也不管场面多惨烈、不管能不能消灭对手、不管什么地形是否有利,今天必须给我拿下这帮狗娘养的!弓箭射完了就扔石头,战马都死了牵着狗也要上,刀砍断了就光膀子上,如果人死多了,那就推着尸体往前冲,谁敢往后退一步我就灭谁,今天不是他死就是我亡!
这已经不是纯粹的决心与意志的较量,而是夹杂着个人情感的意气之争。无论阅读什么作品,但凡写到这里,我都能从字里行间读出来的薛西斯那种夹杂着希望与绝望的歇斯底里。
同时,第三天凌晨,老国王列奥尼达斯获知了小道被发现了的消息。
波斯军队连夜突袭了守卫小路的2000人。这些守军且战且退,勉强挡住了波斯的进攻,但是随着天亮,越来越多的波斯人朝着小路杀过来,区区2000人的守军,只能一步步向后退,将小道即将失守的消息报告给了老国王。
最糟糕的情况还是出现了!
老国王并没有过激的反应,在沉思片刻后,老国王组织全体希腊人集合,他开诚布公地将这个消息与目前的形势全部告诉给了这些将士们,接着列奥尼达斯掷地有声的宣布:
去留随意!
(老国王列奥尼达斯雕像)
老国王宣布全体斯巴达人将会留下,其他人可以走。镇守温泉关的任务是希腊联盟指派给斯巴达的任务,斯巴达理应负责到底,而其他希腊城邦,只是被派来辅助的力量,不用承担主要责任。其他城邦的人,留下欢迎,要走完全可以。
我每次看到这里,都对老国王列奥尼达斯钦佩万分:这才是真正的贵族精神。不是优雅的社交礼仪、不是奢华的生化方式、不是浮夸的待人接物,不是渊博的学识和或者严格的家教,而是在关键时刻始终不改对责任的坚守和对荣誉的捍卫,既是前面有刀山火海,亦不改英雄本色,不动摇万丈豪情。
虽万千人,吾往矣!
老国王宣布后,很多人都走了,我相信这和懦弱无关,人性使然而已。
但还是有人留了下来。
包括底比斯城邦的400人,还有其他城邦的人大概700人跟随斯巴达人留了下来。
我不知道这些人出于什么原因留下,史书中也没有明确的记载或者令人信服的解释。但是,出于对战场英雄的敬意,我相信这是老国王用真诚豁达的个人魅力、开诚布公的领导艺术团结感化了这些人,这些留下来的人充分明白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但是既然老国王不藏着掖着,那我们也没必要矫揉造作,死则死矣,我就是想留下来。
都是热血汉子!
随着第三天清晨的阳光照耀进温泉关山谷,老国王身后站着1400名希腊战士,而面对的是18万波斯军队。不远处的山岗上,分明能看到薛西斯黄金的王座闪耀出奢华的光芒。
已经不需要什么战前动员了,多说无益。
“我是列奥尼达斯,想取我人头,来拿吧。”
波斯军队在薛西斯的注视下,如潮水般涌向了希腊军队,后面偷袭小道的波斯人也是步步紧逼,希腊人感到自己在波斯敌军层层挤压下地越来越难以呼吸,手上的长矛到越来越沉重,包围圈越来越小,希腊一方不断有人倒下,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站在包围圈后面,还有占据高处的波斯军队开始齐射放箭,密集的箭雨甚至连波斯人自己人都不放过,在薛西斯严苛的法令下,只要能将眼前的希腊人干掉,谁还顾得了误伤?
殿后的底比斯军队率先扛不住了,在巨大的冲击下,他们阵型终于崩溃,底比斯人撤出了战场,其他城邦的700人也一样,人越打越少,最后就剩下斯巴达人。
真正的属于斯巴达300勇士的时刻现在才到来。
年过花甲的老国王列奥尼达斯,始终站在队伍的最前方,面对密不透风的箭雨和如潮的敌军,挥舞着从开战到现在始终没有停下手里的长矛。斯巴达其他将士站都站在了老国王身后和周边,所有人的动作都和老国王一起,整齐划一地穿刺,训练有素地防守,没有一个人说一句话。这一刻,死亡已经不是关键,关键是死也要死得像一个斯巴达人。
终于,老国王倒下了。
剩余的战士们自发围了上来,他们围城了一圈,丢下长矛和圆盾,护住了列奥尼达斯,抽出宝剑做最后的反抗,他们不愿意老国王的尸体受到二次伤害。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些反抗是徒劳的,但是没有一个人能放下手中的钢刀。
最终,战场上的嘶吼安静了下来,斯巴达300勇士全部战死。
准确的说,是298人。有两个人被老国王提前送回了斯巴达,让他们回去报告战场的消息,必须有人回去送信,告诉斯巴达做好准备。
我一直认为,虽然斯巴达有很多缺点,在平时的生活中一点也不可爱,但是作为战场上的战士,他们无愧希腊最强的称号。也许他们很狭隘、很自私、很冷酷,但是在温泉关,他们应当收获所有人的尊重。这是他们作为战士应得的荣誉,不仅仅代表斯巴达或者希腊,而是这帮人体现出来的一种信念,一种恪尽职守、捍卫荣誉的精神,是全人类应当共同秉承的价值观。
虽万千人,吾往矣!
当第三天的夕阳渐次黯淡之时,作为胜利这的薛西斯,在众人的簇拥下终于来到了温泉关战场。他并没有按照套路慰问波斯众将士,连一句“同志们辛苦了”都说不出来,而是直接奔向了斯巴达人的尸体,他要找一个人,他要看看这帮特殊材料做成的人到底长啥样,特别是那个带头大哥到底是何尊容。
(老国王列奥尼达斯)
老国王的尸体不难找,薛西斯看了许久,在确定了这就是那个让他遭受如此羞辱的对手的时候,薛西斯下令,斩首,把列奥尼达斯的人头挑在旗杆上,让人看看,让所有希腊人、和那些胆敢反抗“万王之王”宵小之辈们好好看看。
接着这位不到40岁的国王下令:全军开拔,目标雅典。
还记得十年前的马拉松吗?该算算账了。薛西斯眼中闪耀着复仇的火焰。
但是,当波斯大军浩浩荡荡开到了雅典城下的时候,迎接他们的竟然是一座空城。
雅典空无一人。
人都死到哪儿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