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香港遇见他》更新到第七集时,我已经刷了两遍。第一遍处处都在提防突然出现的恐怖画面,第二遍才好好看了故事。

所以千万不要被《我在香港遇见他》这个颇为文艺的剧名“欺骗”,港式悬疑片这个卖点还是不容小觑的,剧中出现的高街鬼屋、尸家车位等等,都是有香港有名的灵异事件原型地点的!据说剧组专程去到这些地点实地取景,精神可嘉。

我在香港遇见他好看不(我在香港遇见他)(1)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一嘴这部剧的导演巨兴茂,《灵魂摆渡》系列就是他的作品(ps.本剧中他也有参演)。不过和《灵魂摆渡》的世界观不一样,这部剧讲的都是人间事。不过两部剧的核心是相似的,它们都是借着怪力乱神的外壳,讲述人心与人性。

我在香港遇见他好看不(我在香港遇见他)(2)

这个剧无比现实的地方在于,甭管你是主角、配角,也甭管你是社会地位高的成功人士,还是生活在底层的普通人,都不可避免地会沦为命运的棋子。宿命感很强了。

比如第一个发生在高街的故事。邻居们共同生活在同一楼层十几年,不说多熟悉,该有的人情味儿总归是有的吧。可是,当兰姨的儿子癫痫发作,兰姨上门求助这些邻居时,他们隔着防盗门露出的鄙夷眼神,直让人瘆得慌。这座城市冷漠的一面暴露无遗。最终兰姨的儿子死去,兰姨的精神也开始出现问题,或者说,兰姨的精神就是在这个时候死去的。

这个单元故事不由得引人深思:人究竟是生来就苦的,还是人到中年时才发现生活的苦?连看剧时弹幕里的好些言论,也验证了,现实中的人确也很实冷漠:

我在香港遇见他好看不(我在香港遇见他)(3)

我在香港遇见他好看不(我在香港遇见他)(4)

我在香港遇见他好看不(我在香港遇见他)(5)

为什么作为看客的观众们会对身处困境的兰姨母子二人恶意满满?

已故作家林奕含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写道,“人对他者的痛苦是毫无想象力的,因为人不愿意承认世界上确实存在非人的痛苦,人在隐约明白的当下就会加以否认,否则人小小的和平就显得坏心了”。人无完人,一旦追究起来,每个人难免都会被中伤。在人性的丑恶面前,否认、逃避已然成了常态。所以才有那么多文学艺术作品,假借故事讲述人心吧。

《我在香港遇见他》披露人性里面最深的黑暗与邪恶,也在探索人性里面的“良善”。故事的落脚点终究在于人,我们不妨就来聊聊剧中几位主角。

01.李嘉

我在香港遇见他好看不(我在香港遇见他)(6)

李嘉是一个赴港求学的学生,对高街的居民来说他是一个闯入者。

起初,他只是因为母亲和哥哥都曾患有精神分裂,担心体内的“定时炸弹”会爆发,特地来香港寻找破解方法。但初到香港,他就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今晚住哪儿?

香港文化中保留着大量灵异、迷信的元素,人们相信铃铛能辟邪,红色能驱鬼,高街“凶宅”不能住。因此每个人都劝李嘉搬走,可李嘉偏不走,他不相信这世上有鬼,“不相信任何没有根据的说法”。他要以一己之力揭开鬼怪作乱的真相。

看到没,李嘉是一个聪明、执拗、不信鬼神的人,同时他也是一个没什么社会经验,对世界的认知比较片面,不懂人情世故的人,典型的好学生形象。他与这里格格不入,却凭借着绝对的理性撕开了这个被迷信与冷漠包裹着的社会。内里全是生活在底层社会的小人物辛酸与绝望。

我想,雪叔后来决定不杀李嘉并非偶然。活了大半辈子,该吃的苦都已经吃过,该爱的人他没有放弃。自己被诊出尿毒症晚期,无力再保护精神失常的爱人,即使继续杀人、苟且活下去,对他来说已经完全没有意义。和相爱的人一起奔赴死亡,即使心有不甘也是种解脱。也许,在那一刻,李嘉唤起了他心中早已遗忘的良善。

前面说过,李嘉将来有可能会精神分裂,(第一集开始其实就剧透了,会有个黑化的李嘉出现),这个角色正是考验演员演技的机会。那究竟演绎得如何,从流出来的片段看,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至此,李嘉被卷入一个又一个诡异的事件。这究竟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不远处,李嘉的导师陈茗轩正在看着这一切,他时刻记录着李嘉的行为举止与精神状态,并露出意味不明的微笑……

02.张叉叉

我在香港遇见他好看不(我在香港遇见他)(7)

张叉叉是谁,她真名叫什么,住哪,职业是什么?剧中似乎一直没有明确交代。不过,我们可以从一些细枝末节,拼凑一下张叉叉这个人物形象。

她是把“凶宅”租给李嘉的房屋中介,与犀利师父(看着像是个神算子)关系匪浅,身上终日挂着辟邪铃铛,整日大大咧咧笑个不停的……混混。女主角,就这?

看第二遍的时候,才发现我忽略了很多细节。出场时,她不顾危险,拦下眼看要撞到流浪狗的公交车。然后她抱起狗,小心翼翼放到路边上;后来5A有位大叔喝酒到中毒,满楼道隔着防盗门看热闹的邻居,只有她一个外人,一声不吭,熟练地做着人工呼吸,全然不介意对方嘴里吐出的污秽物有多脏。前后巨大的反差,很难不让人认为,张叉叉绝不像她看上去那么不简单。她的身世背景,家庭遭遇,很可能与她表现的完全相反。所以当李嘉问起时,她瞬间一改往日活泼,罕见地有些低落。她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张叉叉,官方给出她的英文名叫Nobody。人物的自我评价是“没人在乎的张某某”。也许,在这个剧中,张叉叉不是具体某个人,她代表的是芸芸众生。这不正是今天在职场上辛苦讨生活的你我的样子吗?

官方还交代了有关张叉叉的另一个信息,她是土生土长的香港湾仔人。湾仔是一个新旧并存的独特社区,揉合旧传统与新发展的精粹。这样的地区最易滋生社会矛盾。这些特点显然也浓缩到了人物身上。与这个表面光鲜的社会一样,张叉叉展现给外人的样子也是不可信的,必须深入交往,才能知道她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她隐藏了什么样的秘密。

03.时诚

我在香港遇见他好看不(我在香港遇见他)(8)

如果不是演员表里写了女主角是张叉叉,我真差点以为时诚才是男主李嘉的官配!

第一次见李嘉时,就被他英雄救美的气概折服,死活要跟他做朋友。日常闲聊也黏腻得不行,在公众场合大呼“我日思夜想都是你”,李嘉却是满满的嫌弃。后来为了帮李嘉调查5A的灵异事件,大半夜起来做实验(那会儿并没有很熟)。再后来,为了救李嘉,冒着被“吓死”的风险,跑去尸家车位找人,结果被吓晕了。最后,还是张叉叉以一己之力,将两个大男人拖出了地库。弹幕直说,带不动啊带不动。

剧中大部分的笑点,都来自张叉叉和时诚。剧本身就挺恐怖压抑的,讲的东西也很沉重,没有喜剧调解,恐怕很多人是要被劝退的。导演深知这个道理,甚至怕喜剧色彩不够,还带着几个新人演员一起活跃气氛。那时诚是一个绝对的喜剧角色吗?并不。

在第二个故事“绿指甲”中,李嘉和时诚被保安电晕锁在停尸房,就触发了时诚不为人知的幽闭恐惧症。随着病发,镜头闪回到他的童年,他和一个小女孩一起躲在车库,一群穿着医护服的人员强行从他身边带走了小女孩。妥妥的童年阴影!后来长大一些,他才知道那个女孩当时其实是得了病,最终不治身亡。他觉得是自己耽误了小女孩的治疗,良心不安,所以学医。恐惧与自责,共同催生出了他的幽闭恐惧症。

这些经历会造就一个怎样的时诚呢?答案就在第三个故事里,不过因为第三个故事还没更新完,就先不说啦,后面看完再补充。

所以你看,这三个主角,每一个都“有病”,每个人都背负着家庭、成长带来的伤痛生活。高智商如李嘉,人精如张叉叉,心善如时诚,都有自己无法逃脱的命运。这样的设定就显得更加真实,人物更有张力。在这部剧中,主角并不凌驾于配角之上,他们并非救世主,也并非局外人,当看到的社会黑暗面越多,他们内心的疑问也会多来越多。在寻找自我的路上,他们是终将会被这样的黑暗吞噬,还是努力挣扎朝着光明前进?

我在香港遇见他好看不(我在香港遇见他)(9)

凝视深渊太久,终将被深渊吞噬。雪叔、兰姨、保安、学姐,原本都是善良人,只是因为社会黑暗以及内心私欲过盛,最终走上了不归路。可见,世上本无鬼,只是人心乱。见过人心,谁还怕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