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的三个境界(龙榆生玫瑰三愿)(1)

香山诗书园龙榆生塑像

龙榆生(1902-1966年),本名龙沐勋,字榆生,号忍寒。江西万载县人。是我国著名的词学大师,词学成就与夏承焘、唐圭璋并称,主编过《词学季刊》。编著有《风雨龙吟室词》、《唐宋名家词选》、《近三百年名家词选》等。

在新体歌词的创作上龙榆生先生对声韵也极为讲究。他曾尝试创作了十几首新体歌词,其创作的歌词被黄自、李惟宁、钱仁康、刘雪庵等谱成歌曲。

《玫瑰三愿》创作于1932年6月,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战乱时期,社会动荡,矛盾十分尖锐。淞沪之战结束后,国立音专教师龙榆生到校园上课,看到校园内遍地凋零的玫瑰,心中感伤,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词,黄自先生随后谱成了曲。三十年代由女高音歌唱家张权演唱。

国学大师的三个境界(龙榆生玫瑰三愿)(2)

国学大师的三个境界(龙榆生玫瑰三愿)(3)

图为1979年张权演唱的唱片第三首就是《玫瑰三愿》。上世纪三十年代张权演唱的《玫瑰三愿》就被灌制成黑胶唱片,现存世及其稀少。

歌曲生动描绘了一位柔弱,不甘命运安排的女子憧憬美好未来,渴望得到他人的关爱。乐曲情景交融,以赞美和感叹的音调,曲折的表达知识分子对国破家亡的忧愤之情。

1928 年起,龙榆生应邀至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任教。在那里陆续结识了萧友梅、李惟宁、黄自等著名音乐家,他们经常在一起探讨词与音乐结合的问题,尝试把传统的诗词规律用于现代的歌词创作。在这种氛围中,龙榆生写下了《玫瑰三愿》、《秋之礼赞》、《逍遥游》等歌词,由黄自、李惟宁等谱曲,立即传唱大江南北。

玫瑰三愿:

玫瑰花,玫瑰花,烂开在碧栏杆下。

玫瑰花,玫瑰花,烂开在碧栏杆下。

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

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

我愿那:红颜常好不凋谢,好教我留住芳华。

国学大师的三个境界(龙榆生玫瑰三愿)(4)

《玫瑰三愿》体现了古代歌词和现代歌词相结合的声韵妙处。声韵结构紧凑,字字精炼,也是作者对词学深厚功底的见证。新体歌词从声韵上求突破,龙榆生先生曾说:“欲图恢复唐、宋歌词之举,殆已绝不可能。然吾人研治词曲之结果,对于各词调与曲牌之声韵组织,即因文字以求之,犹觉与轻重缓急之间……惟多用长短参差之句法,实受乐曲之陶冶,而妙合人声之自然(龙榆生《创制新体乐歌之途径》。“在对声韵的态度上龙榆生先生依旧保持严谨的观点,错综协韵可以达到声容之美,一字有一字之声,既有一字之色。深加锻炼,字字敲打得响。

在《创制新体乐歌之途径》一文中龙榆生先生说:“以有韵律之诗词,诵之有抑扬高下之节者,倩友人或学生之习理论作曲者为之制谱,咸觉清圆妥溜,曲调易成,流利轻松,谐于唇吻。因思应用词曲之声韵组织,加以融通变化,以创制富有新思想、新体裁、而能表现我国国民性之歌词,藉以促成新国乐之建树,而完成继往开来之大业。”

《玫瑰三愿》一曲至今仍被之弦管,成为音乐史上不朽的名曲。龙榆生不但勤于实践,而且埋头于词的音乐性研究,这项研究从他的早年一直持续到逝世之前,是龙榆生一生用力最勤、创获最多的部分。

倾听国学大师,祝祖国生日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