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第90册:《茶之基本:陆羽茶经启示》,周重林著,浦睿文化出品。


一杯是松雨竹林二十年,忘却绿蚁新醅桃花三两枝,轻摇一扇,为是故人来,却见长亭吹柳絮,只道是鸟尚知来你胡不归,我欲望眼又欲穿,石鼎煎香洗尽凡尘物,洗不尽情唯独,一壶清茗半塌梦……

在阅读时,配上这一曲《茶》,效果更佳。


无论是“琴棋书画诗酒茶”,抑或“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从未远离中国人的生活。辛丑新岁,惊蛰一过,绿芽萌动,先报春来早。又到了新茗时节,不得不说,今年气温回暖早,天公作美,真是抢抓好年景,大地新绿,春日的茶园里茶农正忙时,抓紧这一年中短暂的黄金期,采摘品质最好的春茶。春茶以早为胜,以新为贵,嗜茶者、爱茶人每到三月初,便会觉韶光媚,懂茶的人都知道其来之不易,满心地期待着饮一杯新茗这满口春意,同赴春天之约。在我看来,喝茶与读书同样,一些人会很专一,从一而终,忠贞不渝;一些人则会口味纷杂,随缘而选,随遇而安,我便属于后者,在放肆的茶香里品人生的放浪形骸、山野自由。

春季品龙井或雀舌、夏季饮猴魁或瓜片,足慰半生时光;秋季享岩茶或茉莉、冬季小种或普洱,喜那厚重悠长。我总喜欢按照季节换着样的品品新下的茶,除了每日清晨,其余时间基本不饮白水茶不离口,因此也有朋友说我和“茶叶蛋”一样,每天被茶水泡着。我的家乡不是产茶之地,因此去了不少茶乡旅行,浙江、安徽、福建等,看看那些能生长出这“神奇树叶”的土地,还专门跑去参观过国字号的茶叶博物馆。喝茶有讲究吗?自然也是有的,讲究到了极致,便成了“茶道”。空间与时间、水与火候、器具与温度,都能影响茶汤的滋味,但就算不懂这些形式与方法,茶仍是一服能够疗愈身心的饮品,更遑论泡茶、品茶的方法,不同茶人心中自持千百种说法。

半盏春茗醉古今(一壶清茗半塌梦)(1)

就想宅在家,坐拥一壶茶。有钱就吃肉,无事看梅花。——老树老师


说到茶,一本专著便不得不提——《茶经》,系唐陆羽所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内含史典诗作、易学八卦、风水人心、修养术道、中医丹道,以严谨的事茶之心点出中国茶道之理,于制茶经目中融以茶人情操,以茶理观悟茶道的生息文化,兼具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乃至艺术价值,是划时代的茶学专著,精辟的农学著作,将茶文化推闻于世,将儒释道归融于茶,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术,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堪称茶事经典

半盏春茗醉古今(一壶清茗半塌梦)(2)

茶圣陆羽画像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陆羽的诗充分展示出他所受到的思想影响,他生于山林,一生之所成,也于山林,他身上带有深刻的隐士烙印。唐肃宗时,他曾被任为太子文学,后改任太常寺太祝,他均辞官不就,反倒是在五湖烟海之间,与诗僧皎然、隐士张志和等人,成为莫逆之交,把隐逸的日子活成诗。他淡泊名利、倾心山水,也正是这才有了研茶之志。

《茶经》为茶书专著风气之先,至北宋蔡襄有感于《茶经》的“不第建安之品”,因撰《茶录》,井“书之于石,以永其传”。北宋大观元年,宋徽宗赵佶亲笔著《大观茶论》,描摹点茶技艺。南宋审安老人著《茶具图赞》,配图细致,写法新颖,是不可多得的茶具图解全书。2021年茶文化学者周重林潜心钻研15年,详细参考古今40多种版本,著《茶之基本:陆羽茶经启示》,用10万字注解7000多字的《茶经》,为读者带来原汁原味的《茶经》读本,直达《茶经》思想内核,让您一本便读懂中国茶文化。

半盏春茗醉古今(一壶清茗半塌梦)(3)

《茶之基本:陆羽茶经启示》

《茶之基本》一书的作者周重林,是著名茶文化学者和作家,代表作有《茶叶战争》《民国茶范》等。参与撰写文章《茶产业托起云南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梦》入选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我是知中MOOK杂志团队出品的《中国茶的基本》了解到周老师的,当时立刻去关注了他的微博,后来有闲空便会去翻看一下他更新的文章,他的生活是每个爱茶人所羡慕的,他喝的是茶,读的是茶,说的是茶,写的是茶,走的是茶马古道,穿茶服,访茶市,逛茶展,登茶山,办茶会,见茶人、茶客、茶商,进茶馆、茶店,我想他这些年做的梦里也会有茶香

当您翻阅《茶经》时会发现书中有很多生僻字和一些专业晦涩的茶学术语,了解不多者会甚感费解。如今我们去逛书店,会看到很多版本的《茶经》但是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的存在内容错误之处的。这就亟待呼唤一本专业人士出版一本内容准确的《茶经》解读以飨读者。周重林老师的《茶之基本:陆羽茶经启示》便是这样一本书,他关于茶文化尤其是各种注解《茶经》的藏书,不仅有中国各地、各时代的版本,也还有重金从日本等国购得的古代版本,可谓博览群书而博采众长,并且逐字逐句地推敲考据,力求还原陆羽写作时的本意。如周重林老师所言:“诚恳地说,《茶之基本》是我写作历时最久、耗资最多,也最损精力的一本。首先读前辈的书就花了很长时间,又在各个版本中选出最恰当的某个字,最后再赋予这些表达当代的力量,这有效避免了个人狂妄与欺世盗名。

半盏春茗醉古今(一壶清茗半塌梦)(4)

周重林老师

北宋大家张载有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茶之基本:陆羽茶经启示》一书正是周重林老师为往圣继绝学的鸿篇巨著。周重林老师能成这《茶之基本》一书,他在一次采访中曾透露过参考的书目,主要有宋百川学海本、明吴旦刻本、明玉茗堂本、明郑思本、清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本、民国张宗祥校说郛本、重刻《陆子茶经》、邓乃朋《茶经注释》、张芳赐等《茶经浅译》、傅树勤、欧阳勋《陆羽茶经译注》、蔡嘉德、吕维新《茶经语译》、吴觉农主编《茶经述评》、周靖民《陆羽茶经校注》 张迅齐《茶话与茶经》、张宏庸编陆羽全书、林瑞萱《陆羽茶经讲座》、程启坤等《陆羽茶经解读与点校》、沈冬梅《茶经校注》、方健《中国茶书全集校正》、裘纪平《茶经图说》、周志刚《陆羽年谱》、杨多杰《茶经新解》、吴茂棋等《茶经解读》。甚至海外的有大典禅师《茶经》、春田永年《茶器图解》 、大内白月《茶经》、 藤门崇白《茶经》、诸冈存《茶经评译》、青木正儿《中华茶书》、布目潮沨《茶经详解》、成田重行《茶圣陆羽》。


《茶之基本:陆羽茶经启示》一书开卷即欢喜,辛丑孟春的周末,我有茶、有乐、有书,这便是我一人独处时,最大的丰富,最好的治愈。正所谓,茶有益,茶有大益,在古老的神话传说中,能让太阳发光的炎帝神农氏教人们播种五谷,并发现了饮茶的功效。这则传说被陆羽记录在《茶经》中:“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又有“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的说法,中国的茶最早产于西南地区,在把茶当作饮品来享受之前,茶是被人们作为一种中药来服用的。

半盏春茗醉古今(一壶清茗半塌梦)(5)

吃茶读闲书,听雨看花落。念从心头起,风从眼前过。

序言中周重林老师有讨论陆羽提出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其实在中国人的文化消费习俗中,茶酒不分家,如东坡所说“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茶与酒,一阴一阳,可以悟道中式人生。《三国志》中也有关于以茶代酒的说法:“皓每飨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以七升为限。虽不悉入口,皆浇灌取尽……曜素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或密赐茶茗以当酒。”讲述了一段孙吴末代皇帝孙皓喜饮酒,为了让不胜酒力的朝臣韦曜在宴席上不至于尴尬,会预先换下韦曜的酒杯,用茶来代酒的佳话。其实从古至今,茶都是饮品界的潮流,茶在人类历史上不仅仅是一种风味清香怡人的饮品,而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世界金融与贸易系统发展的推动力,甚至是促成大英帝国建立的重要推手之一。所以,请为了健康少饮酒,多品茶。

如今的社会高效率、高节奏、“996”、打工人……每个人可以用来自由安排好自我生活的时间少之又少,可以坐下来安安静静地休憩,这其实更属不易,而茶能是您身边随手可来的最好陪伴。所有美好生活,都有许多不容易铺就。今天人们苦心营造的生活,喝好一杯茶就是最佳慰藉。一杯春茶是对自己,对这个时代最好的奖励。无论在阳光明媚,抑或春雨绵绵的日子里,泡一杯春茶,看茶在滚水之中“浮沉”之韵动,这正如人生。茶芽直立,汤色清澈,黄绿明亮,茶香氤氲起新的希望,细品之下,每个人都将看到自己心中最美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