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分33秒》,是约翰凯奇在1952年创作的,他事业中最冒险的一部作品。因为这部作品的首演,约翰凯奇的一位朋友甚至写信给他,求他不要把他的事业变成一个笑话,而评论家们,则更是拒绝称它为“音乐”。

4分33秒的音乐背景(这首被拒绝称为)(1)

那么,这部名为《4分33秒》的曲子,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曲子?人们为何又拒绝称它为“音乐”呢?

约翰凯奇,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他创作的音乐,影响了各种类型的艺术家,从先锋音乐到现代舞,到流行音乐。但是尽管如此,人们对约翰凯奇1952年创作的作品《4分33秒》,还是非常难以接受,某些评论家甚至直接拒绝称它为“音乐”。因为在《4分33秒》这首曲子中,表演者从头到尾什么都没演奏。所以从技术上讲,表演者其实在弹休止符。但是对于观众来说,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4分33秒的音乐背景(这首被拒绝称为)(2)

约翰凯奇这部《4分33秒》,首演是在1952年夏天,在纽约伍德斯托克的小牛音乐厅举行的。当时的演奏过程是,演奏者走上舞台,坐到钢琴前,合上钢琴盖,静静地坐着。只在三个乐章的间隙,演奏者会打开钢琴盖,然后再合上。时间到了,演奏者就站起身,径直走下了舞台。所有的观众无不一头雾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4分33秒的音乐背景(这首被拒绝称为)(3)

因为《4分33秒》的首演,人们严重怀疑约翰凯奇是否有严肃的对待他的事业。所以他的一位朋友写信给他,求他不要把他的事业变成一个笑话。而评论家们,更是拒绝称它为“音乐”。因为《4分33秒》这部作品,着实挑战了一些约定俗成的作曲理念。

那么,一位极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为什么会创作一曲难以被世人理解的作品呢?

4分33秒的音乐背景(这首被拒绝称为)(4)

时间回到约翰凯奇创作这部《4分33秒》作品的时间。当时,一家电梯背景音乐公司成立,并一下子火了起来。不久之后,几乎每一处都能听到它的背景音乐,避无可避。

这个时候,约翰凯奇意识到,人们开始越来越无法选择关闭世俗的背景音乐了,同时他也担心那些音乐会让人们无法再享受到静默。所以他想创作一曲时长约为4分半的曲子给那家背景音乐公司。一开始,人们都把这样的想法当做开玩笑,然而对于约翰凯奇来说,他却真的被这个想法触动到了,所以他开始对静默进行了更深刻的思考。

4分33秒的音乐背景(这首被拒绝称为)(5)

直到他访问了一个真正安静的地方,他才得到了一个触目惊心的发现。当时,约翰凯奇访问的地方正是哈佛大学的一个消音室,在消音室里,所有的声音都会被屏蔽,音量几乎为0分贝。

但是当约翰凯奇想得到一个真正的静默时,他却发现他无法做到,因为他还是听到了“声音”,他自己血液流动(脉搏)的声音。那一瞬间,约翰凯奇意识到,无论我们在哪里,声音都是不能被隔绝的,因为就连我们的身体都在发声,所以绝对的静默是不存在的。

4分33秒的音乐背景(这首被拒绝称为)(6)

所以,约翰凯奇对这种静默的“声音”的兴趣,与他对声音随机性的兴趣,达到了一个完美的融合。所以他认为,创造一个毫无干扰的环境,并不意味着绝对的静默,也与控制噪音无关。因为当你专心聆听时,会突然第一次听到,那些早已存在的声音。所以那部《4分33秒》作品的真谛就是,你能听到什么,取决于你在哪里演奏。而约翰凯奇真正想让我们听到的是,我们周围这个有声世界的美。

4分33秒的音乐背景(这首被拒绝称为)(7)

所以《4分33秒》这部曲子,它不是让我们去聆听演奏者的乐声,而是给我们一个专注的体验,教会我们学会聆听来自于自己内心的声音,而这完全是因人而异的切身感受。这首曲子也提醒我们,值得我们倾听的声音,不只有音乐,还有很多其它的东西,包括我们自己身体的声音。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会聆听的。

《4分33秒》曲子的乐谱如下:第一乐章,静默,时长30秒;第二乐章,静默,时长2分23秒;第三乐章,静默,时长1分40秒。

所以,在了解过《4分33秒》这首曲子的演奏方式与创作初衷后,你认为《4分33秒》算是一部音乐作品吗?欢迎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