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通纳》是美国作家约翰·威廉斯创作于1965年的小说。这部小说在当时销量普通,反响平平,很快就绝版不印了。
几年之后,约翰·威廉斯凭借小说《奥古斯都》获得国家图书奖,这是他功成名就的重要时刻,但是他却连颁奖仪式也没有参加,此后的二十年,直至辞世,他再也没有出版过任何小说,甚至他死后的讣告都忽略了他小说家的身份。
然而,五十年后,《斯通纳》却出人意料地被读者们发现,成为一部横扫欧洲的超级畅销书,并且很快突破了欧洲的范围,深深打动着全世界的读者。
书名《斯通纳》是本书主人公的名字。他原本是一个农家子弟,机缘巧合下进入密苏里大学学习农业,却在课堂上意外地被一首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打动,转而学习文学,之后他顺利获得学位,并进入大学任教。此后,他终身从事着自己热爱的工作:教授文学。
不仅如此,斯通纳与一见钟情的女子伊迪斯顺利结婚,并生下了一个懂事的女儿;人到中年时,他又焕发出第二春,遇到了很多人可能根本无法遇到的一生挚爱,一个和他心灵相通的名叫凯瑟琳的女子。
这样看来,斯通纳的一生其实没有什么值得抱怨的,但其实,正像本书的作者威廉斯的人生所暗示的那样,小说通篇萦绕着一种浸入骨髓的无力感,斯通纳的一生几乎不间断地经历着无可奈何的磨损与溃败。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是斯通纳的妻子伊迪斯紧闭着心灵的大门,她的内心世界拒绝斯通纳的进入,拒绝他任何的爱意、亲密与交流,仿佛另一种生物一般与斯通纳共存于同一空间。同时,她看似冷漠的心灵,似乎潜藏着一种不管是斯通纳还是读者都摸不着头脑的隐秘激情。一种深重的无法表达的绝望,使得她毫不在意地毁坏着斯通纳的人生。
在斯通纳遇到深爱的凯瑟琳时,虽然她对斯通纳毫无爱意并且在经济上也绝不依赖斯通纳,仍然固执地阻断了斯通纳与凯瑟琳的关系,使他们近于天各一方;在斯通纳意志消沉,与女儿日渐亲密之时,她又使手段阻隔了斯通纳与女儿。
生活之外,事业也经历着同样的溃败。斯通纳将工作的文学院视为一座纯洁的象牙塔,不希望它受到侵扰,因而他坚决地阻扰系主任将一个毫无文学常识的青年塞入文学院的行为。他因此遭到系主任的报复,虽然只是一些小动作,却可以让他长年累月地过着一种拧巴的教学生涯。
这就是斯通纳的人生,虽然经历过激烈的情感与真挚的渴望,但在外人看来,这样的人生并无足观,于是他的死也仿佛水消失在了水中,迅速地便被人们遗忘了。
作者在故事的一开头就这样写道:“他一直在这所大学教书,直到1956年死去,他的职称始终没有升到助理教授以上级别。修完他的课后对他有印象的学生寥寥无几。他死后,几位同事向学校图书馆捐赠了一部中世纪的文献手稿,权当作对他的纪念。
这部书稿也许还能从珍惜古籍典藏库里找到,书上写段题记:‘敬赠密苏里大学图书馆,以缅怀英文系的威廉·斯通纳。’诸位同仁谨记。斯通纳活着的时候同事对他并不怎么尊崇,现在几乎绝口不提了。
对年纪稍长的同事来说,他的名字意味着让人想起等待大家的那个最后结局;在年纪更轻的听来,这个名字不过是勾起毫无意义的过去的某种声音……”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失败者抗争的英雄主义的故事,却引发了后来无数个人看到它的共鸣, 因为这不仅仅是斯通纳的故事,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
它讲述了一个纯粹的人在世俗世界中怎样经历漫长的磨损的痛苦,仿佛世间就是有一种无名无形不可琢磨的力在损耗你的激情的棱角。
我们都曾是踌躇满志的青年,自以为有理想,有热情,有爱意就可以战胜一切,自以为我们满腔的热忱就算改变不了世界,也可以不让世界改变自己。
我们试图通过那些深爱的事物,通过诗歌,文学,艺术,自然,通过我们深爱的人,通过深爱这一激情行动本身,去形成一种人生的连贯性,并由此构成我们存在的意义,以至于最终可以战胜世俗世界。
但随着生活的展开,随着青春的流逝,我们的理想逐渐像个笑话,曾经深深相爱的人,要么在长年累月的相处中变得貌合神离,要么因为不可控的因素只能天各一方。我们体会到的人生非但不是连贯的,有意义的,反而充满了失意,无序和痛苦。
有人会问,有书君,难道这就是我们去阅读《斯通纳》能体会到的所谓收获吗?因为与斯通纳这个失败的老教授同病相怜而可以尽情地哀悼自伤一番?
不是的,为什么读过《斯通纳》的人会对它如此钟情?喜爱绝不是这样简单。
关上这本书时,即便我们感到悲伤,即便我们确实在为自己的失意的生活自怜自伤,但更重要的却是,我们似乎能够从斯通纳的人生中汲取一种力量,体验到一种日常生活本身无法带给我们的连续性。是的,你没听错,斯通纳的一生是具有连续性的,这是我们大部分人都做不到的。
我们的日常生活不可能在一个纯粹思想的国度内进行,不可能像裹在蚕茧中那样与世俗世界绝缘,我们不可能始终保持心灵的纯洁,使它免遭现实的残害。
但斯通纳以他脆弱的坚持,固执地保持着心灵的纯洁与思想的独立,这使得斯通纳失意的人生显出一种光彩夺目的英雄主义,并通过真挚的,动情的叙述,将之不绝如缕地传递给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