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海洋大省——海南,约2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陵水黎族自治县是海南省内的主要滨海旅游区之一,陵水地处北纬18°,东南侧濒临南海,109.573公里的海岸线近岸海域保持着良好的水质这片海域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生物种类繁多,为潜水运动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海底环境,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世界上最神秘的海洋生物介绍?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世界上最神秘的海洋生物介绍(这部海洋生物集锦分界洲岛版本你看了吗)

世界上最神秘的海洋生物介绍

中国的海洋大省——海南,约2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陵水黎族自治县是海南省内的主要滨海旅游区之一,陵水地处北纬18°,东南侧濒临南海,109.573公里的海岸线近岸海域保持着良好的水质。这片海域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生物种类繁多,为潜水运动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海底环境。

在陵水海域都有哪些生物呢?马鲛、金枪、石斑、鱿鱼、龙虾、白蝶贝、琵琶蟹等自是不少,海参、海马、鲍鱼、海胆、海龙、海蛇、海龟、沙虫等名贵海洋动物也同样在海底安居一隅,此外还有色彩斑斓的热带鱼类。

“北纬18°的海洋狂欢——2017中国(陵水)国际潜水节”将于7月23-25日在陵水分界洲岛举行。在这之前,新华网先带您熟悉一下潜水中可能会偶遇的那些“高颜值”海洋生物。

【美食原貌 走近游泳小霸王金枪鱼】

金枪鱼一般成群出现,幼体的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栖息在海洋的表层水域,一般不超过50米水深,潜水初学者也有机会能见到。其尾鳍为叉状或新月形,尾柄两侧有明显的稜脊,背、臀鳍后方各有一行小鳍,在海洋中较容易辨认。

它们体形较长,粗壮而圆,呈流线形,向后渐细尖而尾基细长,是游动速度最快的海洋动物之一,只有极为凶残的鲨鱼和大海豚方能与它匹敌。

【名贵海产 躲在洞中的龙虾】

龙虾主要分布于热带海域,是名贵的海产品。

一般而言,龙虾喜欢藏身在岩石和珊瑚丛里,还喜欢群居,有时在一个石洞里能发现十几只大龙虾。在它的一生中要无数次经历换壳期,换壳活动伴随着龙虾成长的一生。在龙虾出生的头一年,它将经历10次换壳,以后龙虾将继续经历大约每年一次的换壳活动直到其成熟,成熟后的龙虾可能每三年只换壳一次。和陆地上能够“断尾求生”的壁虎有相似之处,在遇到危险时龙虾可以丢下自己的肢体迷惑捕食者,可丢弃的肢体包括螯、腿、大小触角等,经过一段时间后肢体能够再生。

【跨越水族箱的阻拦 亲自接触美丽的热带鱼】

中国最漂亮的海水观赏鱼主要分布在南海的珊瑚礁诸岛,与其隔着水族箱观看,不如来到陵水,通过潜水运动偶遇海中的美丽小鱼。

【螃蟹都是横着走?不,它是个例外】

琵琶蟹是头胸甲呈蛙形,状似琵琶琴,螯足壮大,对称,前足四对,指节均扁平呈铲状,且具软毛。琵琶蟹在海南的主要产区就在陵水。除了特殊的外形,它与其它蟹最大区别是直行而不是横行。琵琶蟹生活于近海10-30米深处的沙底上,多潜伏沙中,不好发现,如果看到海中沙地附近的海水突然变浑浊了,不妨靠近看看,说不定就能一睹“直行螃蟹”的真面目了。

【“亲戚”一般的物种 海龙与海马】

海龙跟海马是“亲戚”,动物学分类中归为一科--海龙科,是一种硬骨鱼。我国大约有25种海龙。

海底动物与陆地上的动物一样,也会用拟态手段掩护自己,要找到藏身于海草丛林的海龙并不容易,有时候甚至需要潜水者在水中悬浮不动,细心寻觅。

海马因其头部酷似马头而得名,是一种奇特而珍贵的近陆浅海小型鱼类。海马有雌雄之分,区分雌雄海马要看它的“肚子”。海马是雄性孵化,卵产于其内进行孵化,所以雄鱼有腹囊,俗称“育儿袋”,而雌鱼没有腹囊。

【海兔不是兔 安能辨我是雄雌?】

海兔,又称海蛞蝓,是海科学家发现的第一种可生成植物色素叶绿素的动物,属于在浅海生活的贝类。它们主要分布于世界暖海区域,中国暖海区也有出产。

碎毛盘海蛞蝓在中国南海也有分布。

它是雌雄同体的生物,雌雄两个生殖孔间有卵精沟相连,头上的“耳朵”,实为一对嗅角,用于探测气味和探测水中的化学物质,并协助它们在水中辨别方向。一般出现于海底的海兔,需要潜水者拥有不断下潜的毅力才能发现,是潜水运动的“小挑战”之一。

【海神鳃蛞蝓 来自星星的物种?】

海神鳃蛞蝓是一种蓝色、小型的海神鳃科软体动物,属于蜗牛和蛞蝓的近亲。其露鳃形态宛如6对翅膀,既可呼吸,又可用来游泳。平时喜欢捕食银币水母和有毒的僧帽水母,并把僧帽水母的毒素储存为自己的武器。与热带鱼不同的是,海神鳃蛞蝓本身的颜色就与大海接近,能不能在海水中看见它着实考验着潜水者眼力。

【围观“小银币” 陵水海边求偶遇】

银币水母在中国东南沿海有分布。

因该属水母浮囊体硬而透明,质轻,呈圆盘状,形如银币而得名。图中这种银币水母,属于管水母目、银币水母科的1属。在陵水、三亚附近的沙滩,偶尔能够捡到。

【有毒有危险 海洋里不能戴的帽子】

僧帽水母是栖息在海平面的一种管水母,由于自身不能产生动力,所以它们需要常年在水面上漂浮着,像帆一样的那部分身体浮在水面上,其余部份则在水底下,随风、水流及潮汐的动力来移动。它的形状颇似出家修行僧侣的帽子,故取名僧帽水母。虽然名称听起来非常“慈悲为怀”,但其实它的毒素甚至能够杀死一个成人。不过在陵水游玩无需太担心,剧毒僧帽水母生存在大西洋,在我国沿海地区只有毒性小一些的蓝瓶僧帽水母。

但在潜水过程中还是应该多加注意,不要擅自触摸自己不了解海洋生物。

【扬帆起航 这样就不用自己动了】

帆水母在中国东南沿海等海域有分布。

与僧帽水母类似的是,它们的都是凭借海风四处活动,是“偷懒”界的元老级生物,主要以海洋小动物为食。区分这两种水母,只需要看它的身体内是否有“气囊”便可。有“气囊”的是僧帽水母,没有气囊的则是帆水母。在热带地区,它们常被暴风雨冲到岸边,因此有时能在海滩上见到上百万只帆水母。

如果你用手去碰触帆水母,并不会感到刺痛,可一旦你用碰过帆水母的手去揉眼睛或者碰触其它敏感部位的皮肤,就会感受到痛了。

【不挑食的“龟丞相”】

蠵龟一般略显红色,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蠵龟对食物的选择性不大,鱼类、贝类、虾类、海鞘、乌贼等都能成为它的食物。过去海南岛也曾有过较多海龟,但近年来海龟不再常见。

【守株待兔 慵懒而美丽的捕食者】

海葵虽然看上去很像花朵,但其实是捕食性动物,其绚丽多姿的外表使它成为潜水爱好者在海底最爱拍摄的动物之一。海葵是一种构造非常简单的动物,没有中枢信息处理机构,因此,它连最低级的大脑基础也不具备。美丽的外表之下,海葵隐藏着无数刺细胞,刺细胞中的刺丝囊含有带倒刺的刺丝。一旦碰到它,这些刺丝立即会刺向对手,并注入“海葵毒素”。有研究表明,海葵在发射毒素时,体内的渗透压达2000个重力加速度,完成发射只需0.02秒,这正是所谓的“可以远观而不可亵玩”。

【谜之变性 雌雄同体算什么?】

小丑鱼主要分布于热带咸水海域。“小丑鱼”是对雀鲷科海葵鱼亚科鱼类的俗称,它与海葵有着密不可分的共生关系,因此又称海葵鱼。带毒刺的海葵保护小丑鱼,小丑鱼则吃海葵消化后的残渣,形成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在陵水海域内,也许能亲眼见证这种大自然中的“互利共生”。

更有趣的是,你永远也猜不透海洋生物那神秘莫测的性别。小丑鱼虽然不是唯一雌雄同体的动物,但它们是为数不多的雄性可变成雌性,雌性无法变成雄性的物种。每个小丑鱼种群都有一个统治地位的雌性和几个成年雄性,后者在青年期是雌雄同体。如果具有统治地位的雌性死亡,其中一只成年雄性将经历荷尔蒙变化,转变成为该种群中的新雌性。

【透明的“鞋垫” 谁还没有“童年”了?】

柳叶鳗不是鳗鱼的一种类别,而是鳗鱼的一个发育阶段,在这个阶段,它一般位于大陆坡或者离岸不远的海盆中。

鳗鱼在发育中,会经历几个形态完全不同的阶段,其中一个叫“柳叶鳗”期。柳叶鳗的性别主要由环境因素来确定,在这段时期它生活在海里,只有简单的内脏,缺少血红细胞,所以身体透明宽大,头小,便于随波逐流。等到它们准备进入河流时,才会变成细长的形态,便于减少阻力以脱离强劲洋流,最后变成我们熟悉的鳗鱼。

【海里的“果冻” 那些透明的海洋生物】

樽海鞘通常生活在寒冷海域,它是一种海洋无脊椎动物,类似海蜇,以水中的浮游植物(海藻等)为食。其身体呈胶状,通过吸入喷出海水完成在水中的移动。它们身体呈桶状,且几乎完全透明,可保护自己免受天敌伤害,毕竟在水中透明是很好的伪装。它是具有类似于水母的半透明、稍扁平桶状的海洋生物。体成桶形,单体或群体营飘浮生活。背囊薄而透明,其上有环状肌肉带。

磷海鞘分布极其广泛,世界各大洋都有分布,以冷水域及中层大洋居多。

在部分生殖周期,它们形成环状结构,潜水者可以游入这个环状结构之中,宛如被一个巨大的透明生物“吞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