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清华大学早期的四大建筑之一,清华大学大礼堂在清华大学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清华大学大礼堂简称清华大礼堂,落成于1921年,迄今已有101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礼堂之一,还是上世纪20年代中国最大的一座大学礼堂。
清华大学西门
清华大学东门
中国早期的大学中一般都建有大礼堂,作为大学中举办会议、演讲和演出的场所。中国最早的大学礼堂是哪一个?估计很多朋友都没有查过资料。但是说起规模和影响力都比较大的大学礼堂,北大贝公楼、东大大礼堂、河大大礼堂、湖南大学大礼堂以及清华大礼堂一定榜上有名。
清华大学风光
清华学堂
和北大贝公楼、河大大礼堂的宫殿式建筑风格不同,清华大礼堂则是典型的罗马式与希腊式混合建筑风格,这也和清华整体的建筑风格相同。
清华大学的规划建设和一个叫亨利·墨菲的美国人密不可分。熟悉民国时期中国校园建设的朋友一定听说过墨菲这个名字,他不仅主持设计了清华大学的校园建筑,还参与设计了燕京大学(北大前身)、沪江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前身)、金陵女子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前身)、福建协和大学、 长沙湘雅医学院、岭南大学等多所大学的设计,而清华大学则是墨菲来到中国后的第一个作品。
清华大学二校门
图书馆
图书馆
图书馆中的清华校训
在清华四大建筑(大礼堂、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兴建之前,清华校园里已经有二校门、清华学堂、工字厅、同方部等建筑群落,四大建筑属于清华1914年规划的扩建部分。在大礼堂兴建之前,建成于宣统三年(1911年)的同方部一直承担着大礼堂的功能。
1917年9月,清华二期扩建工程中的大礼堂开工建设,1921年落成。新落成的大礼堂在形式上模仿了1400多年前的土耳其索菲亚大教堂,也有人说是模仿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礼堂。清华的前身是留美预备学校,所以学校的规划和建设不可避免地受到美国大学的影响,所以清华的大部分建筑都参考了美国大学的建筑风格。
清华大学旧照
大礼堂旧照
大礼堂旧照
清华大礼堂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穹窿顶,这也是大礼堂的标志元素。除了穹窿顶,大礼堂的四根古希腊风格的爱奥尼柱也比较引人注目,这种建筑元素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从未出现过,而在古希腊的很多神庙建筑中被广泛应用。自从清华大礼堂采用了爱奥尼柱元素后,后来很多大学中的建筑也都采用了这种元素,并且也成为民国时期建筑经常采用的元素。
清华大礼堂
清华大礼堂
清华大礼堂
清华大礼堂的色彩也比较艳丽,除了墨绿色的穹窿顶和白色的爱奥尼柱以及券门外,其余的外墙壁都用红砖砌成。红砖墙壁也成为清华二期四大建筑最明显的色调,因此被清华师生们形象地称之为“红区”。
清华大礼堂
清华大礼堂
清华大礼堂
清华大礼堂的建筑面积约1840平方米,里面共设有1200个坐席,是当时国内的大学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礼堂,可以同时容纳全校全部人员聚会。
清华大礼堂
清华大礼堂
清华大礼堂
清华大礼堂内部
清华大礼堂内部
在大礼堂内部的墙上悬挂着一块“人文日新”匾额,据说是1926年毕业的校友们赠送给母校的。“日新”二字,出自《礼记·大学》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寓意着清华大学革故鼎新,勇于突破。在大礼堂前草坪的南端有一座日晷,日晷的基座上镌刻着“行胜于言”四个字,这四字也是清华的校风,一百多年来鞭策一代代清华人严谨务实、拼搏进取,也督促着清华的莘莘学子敢为人先、迎难而上。
大礼堂内部
人文日新匾额
日晷
日晷
1990年2月,连同大礼堂在内的清华大学早期建筑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阅读链接:
最美大学之旅之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里的近春园遗址,曾是康熙皇帝的皇家园林
转载请注明来源头条号xiaoyao游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