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人体内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之一,也是工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基本要素,它的发展态势甚至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息息相关...全球范围内资源分布与生产布局的极不平衡,决定了中国科研人员势必攻破这一难关,但这一关真的可以突破吗?我们究竟牺牲了什么?科研人员的付出又是否真的有意义?

96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470多万平方千米的水域面积,长达1.8万千米的海岸线,看起来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中国在建国前确却是一个严重缺钾的国家。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缺钾将成为一个致命的问题

罗布泊核爆的真正原因(罗布泊复活了)(1)

罗布泊

若是在钾资源上被外国掐住了脖子,那往后中国“难以呼吸”的日子便只能是时间问题了,钾盐不给自给自足,中国又是世界钾肥消耗的主要国家,依赖进口终究是下下策,找到钾资源,成为建国后国家首要解决的问题。

茫茫中国,我们连这一种资源都找不到吗?这是有可能的,从全球范围来看,钾盐资源总储量约为170亿吨,其中北美洲和前苏联占77%;钾盐年总产量约为4000万吨左右,其中加拿大、独联体(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德国、以色列等国占90%。极其不均衡的矿产资源或许意味着中国真的很难找到这一资源。

重视寻找钾盐矿产的工作在建国后迅速开展起来,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可随着时间一天天的流逝,工作的进展始终缓慢,科研人员在众多地区进行钾盐探测均无功而返。就当问题逐渐变得严峻起来时,转机出现了。

罗布泊核爆的真正原因(罗布泊复活了)(2)

大约在1955年前后,国家领导人意识到了西北地区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于是开发大西北的口号便被提出来了,同时为了巩固西藏的边防,毛泽东主席下令修整原先简单破败的青藏公路。目标也很简单,让青藏公路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柏油公路,也成为通往西藏里程较短、路况最好且最安全的公路。修建公路顺便探测矿产,这招实在是妙。苍天不负有心人,在工人们如火如荼地修通甘肃敦煌至青海格尔木路段时,转机发生了。

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筑路工人在哪儿修路,就得在哪儿挖食盐给自己做饭。可这个地段的食盐是那么特别,它又苦又辣,实在是让人难以下咽。工人们觉得事情有蹊跷,便将食盐送往了当时恰好在西北地质局找矿的化验队,这一化验结果让大家喜出望外,原来这又苦又辣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钾盐!这片钾盐出自于察尔汗盐滩中部地段,在中央工作的地质学家朱夏敏锐了察觉出在察尔汗可能有钾盐矿产资源,于是正式拉开了中国发现和开发察尔汗钾镁盐矿的序幕。

罗布泊核爆的真正原因(罗布泊复活了)(3)

可察尔汗盐湖的突破并没有让大家高兴太久,中国严重缺钾,而我们的需求大又是那么大,每年都要消耗掉世界钾盐总量的20%左右,察尔汗盐湖的液体钾盐虽然达到了国际标准,但要维持一个国家的使用,仍然是不足的。随着工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供需矛盾一定会进一步加大并且引出其它更加严峻的问题。

此外,在察尔汗盐湖钾盐被发掘之后,钾盐的价值进一步提到重视,众多企业纷纷开始提炼其它钾盐,但无奈于生产能力低、规模小、技术落后。也无法有效进行产出。而新中国成立40年来,人口总数呈现出一个剧增的过程,农业土地的贫钾趋势日益加大,钾盐资源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中国是农业大国,作为植物生长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的钾肥,中国此前一直严重缺乏,一度70%以上依赖进口。如果植物缺少钾元素,就容易得“软骨病”,易倒伏,也将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罗布泊核爆的真正原因(罗布泊复活了)(4)

盐钾田

而此时,世界上又新发现了许多重大钾盐矿,邻近中国的泰国、老挝、中亚地区,陆上的有以色列死海等。一时间,中国贫钾论又开始盛行,刚刚燃起的希望眼见着就又要石沉大海,许多找钾队伍也纷纷退出了战场,科研力量一时间快速萎缩,中国找钾前景不容乐观。

袁见齐,中国找钾盐矿床奠基人,是他率先写文章提出在中国找钾盐的思想。在大家纷纷打退堂鼓的时候,袁见齐没有放弃。在1946年考察中国西北盐矿资源后,他发现青海茶卡盐湖中存在钾元素。

罗布泊核爆的真正原因(罗布泊复活了)(5)

袁见齐

时隔五十年之久,到了1984年,柴达木盆地迎来了第二轮找钾勘探和研究高潮,在这次小高潮之中,中国科研人员在柴达木盆地北部与西北部分别找到了昆特依等一批钾矿资源。这次寻找增加了我国的钾盐矿产资源总量,但有一个问题浮现于时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的王弭力脑海之中,在柴达木盆地发现了众多钾盐盐湖,为什么与它一山(阿尔金山)之隔的新疆塔里木盆地一直没有找到较大的钾盐矿?当她注意到两个盆地之间有联系后,将找钾研究目标锁定在罗布泊罗北凹地。

在想法渐显雏形之后,1995年,作为钾盐科研项目负责人,王弭力深入罗布泊腹地,开始了长达10年的艰难探索。

罗布泊核爆的真正原因(罗布泊复活了)(6)

中国地质学家王弭力是罗布泊找钾第一人

有关这段历史,影片《生死罗布泊》中有着详细的讲述。在影片中,70年代末,一支由八人组成的地质科考队进入罗布泊,为国家寻找钾盐的故事。因为钾盐为国家的稀缺战略资源,所以地质队员们都以找到钾盐为己任。在经过勘察后,地质队员们把目标锁定在被称为“死亡之海”的罗布泊地区。最终找到了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超大型硫酸钾盐矿

罗布泊,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的最低处,古时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靠近楼兰城,曾经繁华而又壮丽。公元330年以前还有湖水存在,可后来因为气候的变迁以及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的不和谐,大量水利工程的建立,导致上游来水减少,直至干涸,绿洲消失,最终只剩下大片的盐壳。在近代,它有着令人毛骨悚然的“死亡之海”之称,中科院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科学考察中曾被罗布泊无情吞噬,至今下落不明,在这片土地上又留下了许多神秘而又可怕的传说。

罗布泊核爆的真正原因(罗布泊复活了)(7)

科研工作者在荒凉的罗布泊露营、休息

在科研人员寻找钾盐的时候,罗布泊自然条件已经相当恶劣,夏季地表温度甚至高达60多度,冬季则会低至零下20多度。每年七级以上的大风在罗布泊可以达到两百多天,在这里几乎是看不见雨点的,它的年降水量仅为39毫米,蒸发能力则超过3800毫米以上,土地盐碱化程度非常高。

可就是这种极端严酷的地理环境,也未能阻挡科研人员寻找钾矿的脚步。

早在19世纪与20世纪初期,因为罗布泊的神秘,许多的探险家和科学家都纷纷来到这里,试图寻找一些曾经历史留下的遗迹。有人来这里探究古楼兰,有人在这里研究生物环境,也有人单纯的来这里探秘,看看是否如传说一般这里是“死亡之海”。在这批人里,中国科研人员曾零星的发现了罗布泊土地中可能富含钾矿的特征。

罗布泊核爆的真正原因(罗布泊复活了)(8)

1995年,几经周折,在多次申请与请求之下,王弭力筹集到10万经费,准备踏入这片沉睡万年的罗布泊罗北凹地,看看能否正式敲开钾盐的大门。

在她之前,新疆地矿局区调一队及中国地质大学蔡克勤教授等带队在罗布泊地区外围的龟背山南、铁矿湾、罗布泊东、大洼地等发现了4个小型石盐钾盐矿床及矿化,以及鄯善地区中国第一个硝酸盐型“小型”盐湖钾矿。

中科院盐湖研究所胡东生先生、地矿部遥感中心李廷琪等研究人员也用先进航空遥感图片解译方法,与青海已知盐湖钾盐影像进行对比,指出罗布泊地区有成钾找钾希望。郑绵平院士在罗布泊大耳朵湖地区进行了找钾调查,研究指出罗布泊也有成钾远景。

罗布泊核爆的真正原因(罗布泊复活了)(9)

的确,对一般人来说,罗布泊是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在罗布泊我们看不到任何生物存活的迹象。可这或许正因为它的地表下含有非常丰富的盐,才使得这片土地是如今干涸的模样。如果真的有盐矿的存在,那看似是“死亡之海”的罗布泊,一定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或许它会涌出一片蓝绿色的“海洋”,而这片“海洋”将是罗布泊地下蕴藏的含盐卤水。

王弭力具有这份眼光和魄力,她也有着丰富的找钾经验,更重要的是,她的心中有着这一份使命感,如果找不到钾盐,这事关13亿中国人的“米袋子”和“菜蓝子”的钾肥生命线将会始终被外国人拿捏在手中。她在出发前造访了多位德高望重的地质专家领导,她的找钾信心和决心感动着这些长辈式的专家领导,但领导担心是有的,十分险恶的罗布泊,尤其是当时无名称的罗北凹地更是无路可走,无水草生长,是个万分干涸的湖泊,是进入老年期的死亡之湖。

这一去,很有可能是有去无回的。

罗布泊核爆的真正原因(罗布泊复活了)(10)

但王弭力去了,而且这一去就是十年。从1995年开始到2005年结束,她亲力亲为,多次冒险进入罗布泊腹地,为了钾盐差点牺牲在罗布泊之中。当然,她亲眼见证了许多同事的牺牲,在第一次获取到罗布泊深处的卤水之后,她喜极而泣。10年的科研,10年的心血,在确定了罗布泊的丰富钾矿之后,她将所有的资料无私的贡献给了当地的政府,使罗布泊罗北凹地钾矿尽早转化为一座大型的钾盐与钾肥矿山企业是她全部的心愿。

2009年罗布泊国投罗钾公司钾盐矿山的建成使中国的钾盐钾肥严峻形势松了一口气,钾肥自给率从10%上升到30%左右。

罗布泊核爆的真正原因(罗布泊复活了)(11)

罗钾工厂的成功建立

我们做到了,罗布泊的突破对于中国钾盐自给自足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罗布泊盐湖开发以前,察尔汗盐湖主要都是以氯化钾为主,而罗布泊的硫酸钾丰富了钾的种类,其次,在实施罗布泊钾盐项目之后,势必可以将其建设成为中国最大的硫酸钾生产基地,届时对环节中国缺钾的现状将发挥战略性作用。

此外,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一部分,罗布泊盐湖的开发完全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盐湖开发虽然庞大而又复杂,但它涉及面广,对于盐湖化工业、养殖业、旅游业和农业都能促进其发展,从而提供大量工作岗位缓解西部地区的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罗布泊的突破对于改善罗布泊地区现有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起到了关键作用,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罗钾副总经理尹新斌提起当年说道,当年连路都没有,在茫茫的戈壁滩和盐壳路上,甚至连参照物都没有,很多供给车辆经常会迷路。即便现在这条路已开通,从哈密城区驱车进入罗北凹地,也要近5个小时。一路的景色从略见草木的沙土地到满目砂石的戈壁滩,进入罗布泊后,道路两旁皆是泛着白色的盐壳,如凝固的怒涛,坚硬无比。

罗布泊核爆的真正原因(罗布泊复活了)(12)

如今,从这里滚滚而出的钾肥,不但为当地增加了营收,而且滋养了中国辽阔的农耕土壤。自投产以来,国投罗钾实现营业收入累计243亿元,上缴利税总计62亿元,成为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第一大纳税大户,同时为当地直接提供就业岗位近4000个。

纵观中国盐湖钾矿的发现史,我们看到中国钾盐与钾肥从无到有再到壮大的不平凡历程,罗布泊找钾的突破,离不开前人的资料积累,更离不开科研人员艰苦卓绝的努力。希望总是渺茫的,在纯粹的自然里生命又显得如此微不足道,在早期,中国的科研工作的确是以生命为尺度来丈量。

参考资料

1:电影《生死罗布泊》

2:与楼兰同在:寻找消失的罗布泊

3:中国察尔汗、罗布泊盐湖钾盐矿发现史揭秘——宣之强

4:中国盐湖钾盐50年回顾与展望

5:新疆罗布泊发现超大规模钾盐矿!预测储量2.5亿吨——中新经纬

6:中国钾盐产业现状与开发罗布泊钾盐的战略意义

7:第一位走进罗布泊的女科学家——王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