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日报资料图
苏溪是义乌传统工业重镇。近年来,苏溪工业规模持续扩容,以光电产业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相继筑巢。在2018全国千强镇排名中,苏溪镇列272位。
与工业经济蓬勃发展相伴的是,工业垃圾大量产生,以致于一度出现“垃圾围镇”的窘境。
这一问题,如何破解?苏溪镇党委、政府主动出击,通过引进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工业企业负责前端分类,政府引入第三方负责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实现工业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半年下来,苏溪镇工业垃圾做到“不落地”、平均减量率达到49.9%、垃圾处理费用减少20%,并逐渐形成工业垃圾处理的“苏溪模式”。
不用舍近求远
苏溪为企业提供垃圾处理新途径
昨天上午,华灿光电(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灿光电”)综合事务部工作人员,安排了一辆运输车,将一车工业垃圾运到苏溪辖区再生资源综合回收分拣中心,车程8分钟。算上卸货等时间,不到一小时,车辆就返回了公司。而在今年5月之前,该公司的工业垃圾需要运往无锡等地处理,单程就要约4个小时,运一趟得花一天时间。
“华灿光电”位于义乌苏溪镇的信息光电高新区,是华灿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作为“新材料、新能源”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致力于研发、生产、销售全色系高品质LED外延材料与芯片,目前已成为国内第一大显示屏行业LED芯片制造商,全球第二大LED芯片制造商,同时也是国内成长最快的LED芯片企业。
工业垃圾的产出量,也伴随着该公司高速发展而快速增加。
“LED产品生产过程对车间清洁度有严格要求,为了满足生产过程的需要,保证产品质量,每台生产设备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均安装了空气滤芯,员工进出需要戴口罩、一次性手套或橡胶手套,因而公司空气滤芯、口罩等工业垃圾量较大。”“华灿光电”综合事务部经理胡健勇说,公司建有四间垃圾房,其中有一间专门用来堆放空气滤芯。
滤芯虽轻,但体积较大,较占空间,时间长了,一间垃圾房的空间略显促狭。
“滤芯和普通工业垃圾不同,无法直接焚烧或填埋,需要专业公司处理,因而此前我们每隔半个月就要运一车滤芯去无锡一家公司处理。”胡健勇说,苏溪辖区再生资源综合回收分拣中心投用后,他们多了一个处理途径。
今年5月,“华灿光电”拿到了环评报告,显示滤芯并非危险废弃物。“苏溪辖区再生资源综合回收分拣中心投来橄榄枝,免费为我们处理废弃滤芯。”胡健勇说。
据该公司统计,截至7月24日,公司7月运送至苏溪辖区再生资源综合回收分拣中心的滤芯1.9吨,其他工业垃圾7.7吨;6月,该公司运送工业垃圾23吨。
除义乌信息光电高新区里的高新企业外,衬衫等传统服装类产业在苏溪工业中仍然占比较高。浙江金丝狐服饰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衬衫的企业,该公司的工业垃圾多为布条。
“普通面料裁剪剩下的布条经常会有人上门来回收,但复合面料因含胶水,几乎无人问津。”公司董事长孙伟民说。
每到下半年生产旺季,公司每天会产生四五袋复合面料布条,几天后公司空地就会累积成一座小山。原本除了苏溪镇工业垃圾中转站,他们也不知道该往哪扔。自从镇政府主动向其宣传之后,他们发现苏溪辖区再生资源综合回收分拣中心这一更为方便的工业垃圾处理途径。“以后就可以将工业垃圾投放到那里了。”孙伟民说。
日均产生八九十吨工业垃圾
近一半实现资源化、无害化
上述企业口中的苏溪辖区再生资源综合回收分拣中心,位于苏溪镇春风大道和龙祁路交叉口,是苏溪镇政府引进的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项目。设立这一分拣中心的初衷,是从源头上减少垃圾填埋量。
近年来,苏溪工业发展迅猛,殊荣不断,曾荣获金华市十强工业强镇(乡、街道)第一名。有统计数据显示,去年,苏溪镇完成工业总产值188.3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规上企业65家,完成规上产值95.08亿元,同比增长率69.4%;1亿元以上企业14家,累计产值达76亿元,占规上产值的80%,累计产值较2017年增长38.2亿元,完成规上企业工业销售产值94.7亿元,同比增长80.5%;完成规上企业出口交货23.7亿元,同比增长7.2%。
成绩固然亮眼,背后也暗含隐忧。
“在义乌14个镇(街)中,苏溪的工业垃圾量最大,平均每天有八九十吨。在这些工业垃圾中,以布条、皮革等居多。”苏溪镇党委副书记陈国强说,以往,企业将工业垃圾运往苏溪镇工业垃圾中转站,再统一运往义乌市垃圾处理中心进行焚烧或填埋。
日积月累,垃圾中转站总是臭气熏天,一度成为苏溪的一大“槽点”,周边学校和居民投诉不断。为从源头上“减量”,去年以来,苏溪镇党委、政府多次组织人员前往上海、昆山等地考察。去年下半年,镇政府引进浙江智逸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苏溪镇工业垃圾中转站停用,由该公司负责筹建了苏溪辖区再生资源综合回收分拣中心。
资料显示,浙江智逸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协会会员单位,是一家专业致力于工业垃圾、城市与农村生活垃圾等各类垃圾的资源化减量、精细分拣、深度加工和循环利用的综合性企业,拥有完善的自有再生资源循环产业链,集垃圾分类回收、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分类利用四大功能于一体。
“废纸、废铁等回收价值较高,回收人员较多,而布条、皮革等低值工业垃圾通常无人问津,被随意丢弃。”浙江智逸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傅小军说,公司利用智能分拣线,对传统填埋工业垃圾进行低值可利用部分予以资源化减量精分、回收和利用。
比如布条,经过加工可处理成塑料粒子,能用于垃圾桶等生产。“经过精分后,分拣中心的玻璃会运往上海,布条会运往南昌,塑料会运往安徽、江苏,皮革会运往金华等地的末端产业进行深处理。”傅小军说。
“通过资源化减量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收回利用,提高了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有效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陈国强说。
除针对布条、皮革等低值垃圾进行减量精分外,在该公司的分拣中心还下设废金属回收区、废塑料回收区、废纸类回收区、废木料回收区、废玻璃回收区、废旧家电回收区。
“原先苏溪镇有几十家垃圾回收站,以回收单类垃圾为主,分拣中心成立后,化整为零,有效改变了废旧行业散、乱、污的局面,形成行业企业化、规范化发展。”陈国强说。
浙江智逸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还是一家从事“智慧互联网 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专门开发设计了一套大数据云端智能化管理控制系统,苏溪镇辖区内的企业和个人持公司发放的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交投管理卡,就能将工业垃圾直送分拣中心,由系统后台读取相关数据。每个月,我们会对数据进行汇总管理。”傅小军说。
当前,在该公司后台共有952家企业和个人的有效数据,基本上涵盖全苏溪镇辖区的工业企业和加工作坊。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分拣中心共收进工业垃圾11169吨,运出5593吨,平均减量49.9%。3、4、5月基数较大,减量率也较高。其中,3月共收进工业垃圾2989吨,运出1226吨,减量59%;4月收进2440吨,运出1008吨,减量58.7%;5月收进2209吨,运出1054吨,减量52.3%。
“根据企业的反馈,后期随着技术升级与产业链的完善,垃圾减量率能达到70%以上,相当于能减少一半以上的垃圾填埋量。”苏溪镇副镇长方兴明表示,透过大数据,他们能更好地了解企业,对工业垃圾进行溯源管理,倒逼企业从源头做好垃圾分类,做好减量工作。
垃圾越减效益越高
减量背后的“经济账”
现如今,走在苏溪镇的工业园区,道路两旁干净整洁,曾经屡禁不绝的垃圾偷倒现象几乎绝迹,曾经散发着恶臭被人诟病的工业垃圾中转站也已变成停车场。这些变化被当地居民点赞。
据了解,在去年8月前,苏溪镇在义乌14个镇(街)的文明创建评比中常年排名居后;如今,排名一跃向前,跻身前五之列,其中今年4月更是拿下第一。工业垃圾治理经验成为苏溪的一张新名片。
“颜值”提升的背后是一长串的经济账单。
“工业垃圾减量对企业来说,越减效益越高。”“华灿光电”原先需将滤芯运至无锡,如今只需在家门口中转即可。胡健勇算了一笔账,至少能为公司节省两三万元。
“此前,苏溪工业垃圾量大,相关的处理费用也较高。”方兴明说,2017年、2018年,这两年苏溪镇仅用于运输工业垃圾的费用就达560万元。这其中还不包括为防止偷倒投入的大量人力成本和社会管理成本。
分拣中心投用以来,企业无需再将工业垃圾运至苏溪镇工业垃圾中转站,直接送入分拣中心即可,镇政府也无需再掏钱将工业垃圾运送至义乌市垃圾处理中心,这笔钱自然就省下了。有了大数据云端智能化管理控制系统,垃圾清运车辆以及企业垃圾投放可实时在系统中显现,极大地减少人力监管所需。
值得一提的是,眼下,按照和工业垃圾处理第三方企业的协议,第一年苏溪镇的垃圾处理费用将在前两年平均值的基础上减少20%。后续,根据约定,垃圾处理费用将每年递减,届时苏溪镇的工业垃圾处理费用还会进一步降低。
助力农村环境整治
倒逼完善企业管理
苏溪镇工业垃圾统一资源化减量精分处理在改善工业区环境卫生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助推政府完善对农村分散工业和镇辖各小型加工作坊的管理。
以苏溪镇邢宅村为例,该村本地人口1000多人,外来人口600余人,村中企业(含加工作坊)近60家,大多以加工箱包、服饰鞋帽等为主,会产生大量布条、皮革等工业垃圾。相比工业园区内的企业,这部分集聚于农村的工业垃圾量并不算大。对企业来说,每次少量运至分拣中心较为麻烦。而这些企业大多空间不宽裕,堆放场地少,因而有的企业会乱丢、偷倒,或是和生活垃圾一道倒到村里的垃圾站。
状况频发,村里也会有相应的处罚措施,但村干部意识到只堵不疏,是治标不治本。鉴于企业诉求,邢宅村安排了一辆清运车去分拣中心办理了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交投管理卡,定时回收村里的企业产生的工业垃圾,再统一运送至分拣中心。
经过商定,邢宅村工业垃圾统一运送时间定为每周一、周四。
“洒水车出现的时候一般会有音乐,所以我们商量好后第一件事就是去苏溪镇的一家文具店买了一个喇叭,每次以音乐为‘接头暗号’,告诉大家该来扔垃圾了。”邢宅村党支部书记胡绍希说,每周这两天的早上7点,大家听到《生日快乐》的音乐就知道垃圾清运车来了,会自觉将打包好的垃圾放在门口等着回收。
执行两个月来,企业配合度较高。“最多一天,收了四五车工业垃圾,其中有一家企业的皮革垃圾就装了满满一车。”胡绍希说,统一定时运送对乱倒、乱丢现象起到很大的改善作用,村中的环境卫生状况也得到了较大改观。
目前,邢宅村根据每家企业产生的工业垃圾量不同采用不同的收费标准,最高的一家需1500元/年,大部分企业在500元/年以下。楼大林在邢宅村从事布料切条生意四年多,每天产生五六十公斤的碎布料以及塑料袋,以往他需要自己用小货车将垃圾运至苏溪镇工业垃圾中转站,每年运费至少5000元。“现在1000元/年,还不需要自己花时间去运。”楼大林说。
“平时,我们联系企业较为紧密,会根据他们的需求提供相应服务。分拣中心后台工业垃圾减量大数据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的景气状况,也能为我们提供全新的服务方向。”陈国强说,接下来,苏溪辖区再生资源综合回收分拣中心还将进一步扩大,后续还会延伸产业链,开发末端深加工中心,进一步提高工业垃圾减量率,加强再生资源的再利用。
数据显示,当前义乌工业垃圾加生活垃圾每天达几千吨,“苏溪模式”有望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推广,分拣中心将多点开花。
“不久后,廿三里等地分拣中心或成现实;前几日,东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人前来苏溪分拣中心考察垃圾减量系统建设、管理运行等方面的情况。”傅小军说。
(原标题《上半年平均减量率达49.9%,处理费用减少20% 镇区环境大改样,群众和企业满意度大幅上升 工业垃圾处理的“苏溪模式”》,原作者方静。编辑童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