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
<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
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
见证了华夏民族的悠久历史
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
堪称“历史博物馆”
接下来
文旅君就跟你聊聊非遗这件事~
西安鼓乐
被称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
满载着古老记忆的历史回音
它于岁月流转中愈发厚重
于千古风雨中历久弥新
< 何谓鼓乐?>
西安鼓乐是流传于西安(古长安)及周边地区的传统音乐,亦有“长安古乐”“西安鼓吹乐”“西安古乐”等诸多称谓。它起源于隋唐,历经宋、元、明、清,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吸纳融合多种艺术精华,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大型古典音乐形式,至今仍然保留着相当完整的曲目、谱式、结构、乐器及演奏形式,是我国古代音乐的重要遗存。
01
西安鼓乐 | 大唐梵音
在现代众多古装剧当中,几乎都可以看到弹奏古典乐器的场面,吹笛、弹古琴、拉二胡等等,流淌出的音律是高山、是流水、是冬雪、是夏蝉......让受众直接感受音乐的意境与魅力。
但提到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乐器,大家又会想到什么呢?非遗这个词,总是会让人想到传承千年、巧夺天工的技艺,让人格外心生向往、尊重与敬畏。2006年5月,西安鼓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音乐类。
使用着唐、宋时期俗字谱的记谱方式,吹笙、笛、管,击方匣子、双云锣,坐堂鼓和战鼓,紧密配合敲起来,“法曲”在鼓点声中“起目、慢板、快板、打击、吹奏”互相交替,演奏着东方古老的交响乐。
作为一座拥有厚重历史文化的城市,这似乎并不新奇。西安鼓乐从起源到现代,这之中经过了无数艺人的传承,才能流传至今,让我们得以一睹盛唐音乐盛宴。
02
西安鼓乐 | 非遗传承
2009年5月,传承人何忠信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作为这一古老技艺的传承人,何忠信一直都在致力于西安鼓乐的研究。对于他而言,“传承”,这个听起来总是沉甸甸压着人心的词,到他这里,其实是“爱”、是“上瘾”。如同他所说:“我即使再艰苦、再生活困难,但我爱它,我就爱学它,这就够了。”
鼓乐的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它需要不断地去加强技艺,研磨学习,才能够掌握技巧。在现代发展的时光轴上,一代代传承人留下了不曾褪去的手印。正如《寻路非遗:择一事 爱一生》一书作者吴启川先生说:“我们接过母亲手里的剪刀,接过父亲手里的影人,接过师父传下的衣钵,我们讲故事、唱民歌、过年过节......我们日常的生活方式,这些普通的俗常岁月,都因为对非遗的重视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文化意涵,具有了重要的文化地位。”
作为中国传统器乐文化的典型代表,西安鼓乐已经成为西安一道必不可少的风景。丰富的曲调,具有极其鲜明的历史特征,是一部“无形的中国音乐史”。整个乐曲结构形式严谨,曲风磅礴大气,结构庞大、风格典雅,是中国现存鼓乐中的翘楚。它的每一次亮相,每一次引人瞩目,都是人们对传统之美的再感知、技艺之美的再认识,也是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03
西安鼓乐 | 何以新生
非遗是既古老又时尚的,既属于老一辈也属于年轻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也是每一个传承人用一生心血守护着的方寸天地。非遗文化的历史亦是人的历史,它讲述的不仅仅是非遗的故事,更是人的故事、中国的故事。
西安鼓乐,它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智慧结晶,是不断加入被激活的“文化基因”,更是可见、可亲、可参与的现实生活。而作为非遗,它不仅要恢复记忆,而且要传承创新,飞入寻常百姓家。
身处西安
能近距离感受“家门口”的宝藏遗产
是这座城市
给予我们的福泽
让我们共同保护非遗文化
传承历史文脉
END
西安文旅之声出品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仓仓 | 视觉:丁丁
责校:树子 | 审核:非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