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我想给你生个儿子”这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点睛之笔。

不曾想台词的蛛丝马迹也无意间照应了其晚年无子女的孤单路…

温馨慈祥的演艺圈“妈妈角色大户”“国民奶奶”晚年生活却无子女

现实生活中她也为人妻子,并不是刻意丁克,但她母亲,奶奶,姥姥这些身份角色全都是空白。

曹翠芬现状(曹翠芬与丈夫恩爱53年)(1)

谁都不会想到这是发生在她身上的真实经历。

她就是演艺圈即使78岁仍然璀璨闪耀的人民艺术家曹翠芬。

这大半生的演艺生活不由得让我们思考,“为何会做出这种选择?”

“难道人生真的只有选择生儿育女,退休养老这一条常规路可以走吗?”

“我没有孩子,但我的一生很幸福”

回顾她的经典角色,

曹翠芬是在电影《杂嘴子》中饰演民生妈妈的淑英。

是在《知否知否》教导幼孙女明兰的慈祥祖母。

是在家庭剧《甜蜜的烦恼》中饰演疼爱儿子的老太太陈玉英。

是在《庆余年》中颤颤巍巍为孙儿送别的不舍的奶奶。

是在《什刹海》中支持晓晓支持孙女网站的开明奶奶。

曹翠芬现状(曹翠芬与丈夫恩爱53年)(2)

手拿无数个家庭剧本,或许对演员曹翠芬而言,她的演艺人生是圆满的。

她是观众眼中的“国民奶奶”“妈妈扮演大户”,受到无数赞誉。

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女性角色,她都在对应的演艺剧本中都得到了体验。

把欢声笑语,慈祥和蔼留给了戏,

给自己留下的却是家庭生活永远的缺失。

属于自己真实人生的那一些“妈妈,祖母,奶奶”的角色,却永永远远成为了遗憾。

曹翠芬现状(曹翠芬与丈夫恩爱53年)(3)

曹翠芬《孤儿泪》剧照

或许会有人问,没有自己的孩子,您会遗憾吗?

或许会有人唏嘘不已,为了演绎事业投进人生的全部,值得吗?

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或许众说纷纭,但答案却逃不过她那时的一个选择。

喜欢是常规路,却也是制胜符

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父母对于文艺表演的热爱吸引了年幼的曹翠芬的注意。

那时她便下定决心,从事文艺工作。

而正是这份热爱为以后的一个选择埋下了深远而绵长的隐线。

它遇到了对自己而言,值得一生追寻的目标,那便是演戏。

于是她开始用心复习功课,最后被演艺界最高学府北京电影学院录取。

或许会有人以为,毕业后她就将如愿以偿,自此走上自己热爱的行列。

不管未来现实如何磨炼,只要在做自己喜欢的那也是快乐。

是啊,可是毕业之所以成为毕业,是因为有岔路口。

这样的岔路就这样发生在了她的身上...

曹翠芬现状(曹翠芬与丈夫恩爱53年)(4)

生活就像是袋子里五颜六色的怪味糖,当你满心欢喜地拆开,一张嘴却发现是苦涩。

初出学校青涩的小丫头,一心以为可以在各个片场辗转。

画着或精致或独特的妆容,站在聚光灯下,享受观众的瞩目。

现实却是得到学校分配的消息,自己被下放到了山西的一个村子,种水稻。

不是片场的龙套,不是城市的荧屏大幕,绚烂灯光。

而是,插苗与田埂地头相伴的日子。

或许现实的残酷足以打倒大多数庸庸碌碌初进社会的年轻人。

曹翠芬现状(曹翠芬与丈夫恩爱53年)(5)

曹桂芬或许也曾这样想,“难道一辈子呆在这里,认命?”

她如同所有迈出校园的学生一样迷茫,但随后而来的是渴望。

对演艺工作的,对梦想的,对自己的,都有强烈的渴望。

“放弃?不,我不认命。”消沉过后就是机会。

她在田埂与农村的生活中厚积薄发。

从先做好手头上可以种好的水稻开始。

她踏实体会农村的现实日常,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积累了许多真实的经验。

她也不知道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是个尽头,

但她知道,只要心中不放弃,就一定会有希望。

就这样的村里水稻生活,她一干,就是三年。

曹翠芬现状(曹翠芬与丈夫恩爱53年)(6)

终于,生活里的第一颗糖还是被她等到了。

她成功接到了人生中的第一部影片《南征北战》,在片中饰演永贵妻,这一农村妇女的角色。

而这个角色正是她用三年田埂种水稻的汗水,积累浇灌而成的。

从水稻到演戏,她因为一份热爱,

种成的不止是水稻的粒粒果实,

更有对于农村艺术生活的切身经验。

自此,她便成功从水稻田梗,迈向电影片场,

因为热爱开始了一场更大的冒险。

曹翠芬现状(曹翠芬与丈夫恩爱53年)(7)

在片场的她,紧紧跟着导演成荫,听导演掰碎了讲剧本的细节,反反复复仔细揣摩人物,做到对人物完整的理解;

在片场外的她,有意识地向前辈请教,看老演员演戏的技巧,感情的流露与表达。

因为对演戏的热爱,所以她没少付出心血和努力。

只为了可以在热爱的道路上,抓住一次又一次的机会。

所以不管是多么小的角色,她总愿意尝试,愿意揣摩。

她自己也说,要做一颗螺丝钉,不常用总是会生锈的。

曹翠芬现状(曹翠芬与丈夫恩爱53年)(8)

1987年《女人国的污染报告》她饰演的农村大嫂得到广泛好评,获得金鸡奖提名;1990年《大红灯笼高高挂起》一炮走红,直到电影热映,她才知道这部片子有多受喜爱。

但她不骄不躁,接着又马不停蹄地投入一部又一部作品的拍摄之中。

但她却不知道,这样充实的热情会深深地影响了以后,决定她一生的选择。

曹翠芬现状(曹翠芬与丈夫恩爱53年)(9)

年龄是敲门砖,却也是镀金石

当然,仅仅是热爱,谁都可以拥有。

它只需要一个小小心愿的点燃,只需要一股执念。

可是这样的小火苗在大风与雨淋的面前无疑只能化为一缕青烟。

曹翠芬曾在采访中说道:“我们自己受的苦,外行体会不出来”。

尤其在六七十岁的高龄还能产出爆红的《知否知否》等众多作品。

仅仅是台词的篇幅就能让六七十岁高龄的演员吃不消了。

这也是为何年轻演员层出不穷,而一位高龄人民艺术家却难得的原因。

可曹翠芬却并没有仗着年纪大就偷懒耍滑,反而还坚持阅读一整本剧本。

曹翠芬现状(曹翠芬与丈夫恩爱53年)(10)

不仅熟记自己部分的台词,对于对戏演员的角色也做了深入的了解。

谁也不知道,这样的她在黑夜中挑灯夜战,仔细揣摩了多久。

真正的将自己与角色融合的艺术家,岁月带给她的不是衰老,而是沉淀。

美貌对于上了年龄的演员真的那么重要吗?

或许对于演员这个职业来说,或许是有门槛。

因为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我们都愿意为青春驻足停留。

但对于有梦想的艺术家而言,这个门槛的答案却值得思考。

如果说梦想是年轻人的优势,那么年龄就是艺术家的财富,为什么这样说呢?

曹翠芬现状(曹翠芬与丈夫恩爱53年)(11)

看看本文主人公就知道了。

她用自己的一生做引,一生演戏,一生热爱,不曾动摇。

在她人生的各个年龄阶段,贯穿了各个人生阶段的角色。

从“年轻二姨太”到“年迈祖母”,戏路不断,年龄越大,经验也越来越积淀。

或许说美貌是观众看一部影视作品的视觉挽留,那么演技才是观众停留的牵引绳。

年轻的时候或许因为外貌不甚出众,大多数演员接到的角色面往往比较窄。

曹翠芬现状(曹翠芬与丈夫恩爱53年)(12)

但她却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演员的外貌执念。

顺从自然的法则,不走外貌的扭曲弯路,从演技入手,享受演戏。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严格把控剧本,尝试符合各个年龄阶段的职业角色。

甚至戏路越走越宽,真正地将人民艺术家为人民,角色无大小放在了内心深处。

虽然没能在现实生活中成为谁的“母亲,祖母,奶奶”

但是那时的选择没有打倒她,反而成为助力。

无子女的痛苦遗憾更是成为她演艺创作的动力,

她更加仔细的体会剧中的女性角色,全身心的代入。

曹翠芬现状(曹翠芬与丈夫恩爱53年)(13)

她塑造了许许多多经典的“母亲,祖母”形象,将自己交给剧。

将自己对未曾有过的子女的开明,慈爱,不舍诉诸事业。

代表特定年龄层,带观众感受到了丰富细腻的母亲以及祖母体验。

演绎西北妇女时,不会说西北话就实地考察,亲身体验。

她真正经受住了年龄对于一位演员最大的磨炼,将“只是演戏”做成人民的艺术。

从生活中来,在聚光灯下,到生活中去。

曹翠芬现状(曹翠芬与丈夫恩爱53年)(14)

决定是分岔路,却也是必经路

生活并非全是聚光灯下的美貌磨砺,还有片场生活忙碌的抉择。

往往家庭生活就是女性身上逃不开,解不掉的枷锁,对于曹翠芬来说既是如此。

享受人生事业最高点的时候,没有一个女人愿意让自己坠落。

接到人生第一部剧的时候,已经29岁了。

对她而言人生无疑来到了生儿育女的关键节点。

那个迫不得已的选择还是来到了她的面前…

曹翠芬现状(曹翠芬与丈夫恩爱53年)(15)

她需要一个选择,是就此息影,回家生孩子?还是继续演戏?

与她同时期的同班同学李文玲选择了成就美满的家庭。

或许大多数人的选择都是孩子,然后再选择复出。

看着身边一个又一个优秀作品的诞生,我想曹翠芬的心里是有一些纠结的。

她如何不想要一个可爱的孩子与自己的丈夫共同抚养,

她如何不想要与爱人有血脉的牵绊,

可是摆在她面前的是艰难的抉择,是稍纵即逝的机会。

曹翠芬现状(曹翠芬与丈夫恩爱53年)(16)

但她明白好的作品不等人,满腔的热血不等人。

但要做出这个决定却是很难的,因为一旦决定就没有反悔的余地。

一面是世俗的幸福,一面是执拗的梦想。

现实往往会有冲突,会有不得已的选择。

可这样的选择也是生活的一种常态,如果必须选择,那不如选择自己。

曹翠芬现状(曹翠芬与丈夫恩爱53年)(17)

她做出了艰难的决定,她想延迟要孩子。

可她没曾想,这一延迟变成了遗憾。

在事业上她努力向每个人证明了结果,“这是值得的”

虽然最后同学李文玲也是“妈妈大户扮演者”,可相较曹翠芬演出的作品数量明显逊色。

或许一份选择与荣耀的背后必然背负痛苦与遗憾。

残缺的圆满或许对曹翠芬而言是戏里的儿孙满堂。

曹翠芬现状(曹翠芬与丈夫恩爱53年)(18)

很幸运的是,她得到了同是演艺工作者丈夫的理解与支持。

在丈夫的支持下,她一路坚持,拍了一部又一部的作品。

可就在她拍《孤儿泪》的时候,丈夫生了一场大病,

她分身乏术却也拼命坚持。

这时的她真切的体会到了无子女的痛,一边仔细照顾丈夫,祈求丈夫早日康复,一边继续在片场奔波。

没有子女关爱的家庭,能支撑起来的只有自己。

她常常在想,“如果有个孩子,会不会轻松一些,也有个依靠?”

可她也知道,这一错过,便是遗憾。

曹翠芬现状(曹翠芬与丈夫恩爱53年)(19)

无法改变的,便唯有劝说自己接受,也在这样蹉跎的困难中坚强。

尽管日子会有磨难,但终究闪光的日出才是日常。

最后与丈夫携手,迈过了生活的点滴坎坷。

两人相濡以沫,支撑起夕阳无限红火的家庭。

日常会看看书,观看电影,在二人世界里日子过的也是甜蜜。

或许年岁已高,没能享受到儿女绕膝的欢乐,是一种常人理解的遗憾。

可是在众多的剧本体验中,她经历了无数“母亲,祖母”的角色体验。

在这场不长不短恰恰好的人生旅途中,有支持她的丈夫,喜爱她的观众。

曹翠芬现状(曹翠芬与丈夫恩爱53年)(20)

她将自己完完全全交给了角色本身,奉献给最喜爱的演艺事业。

把握了内心最大的渴望,将所有赌注下给自己。

残缺的遗憾在热爱的演艺生活中得到弥补,或许对她而言也是一种成全。

我想,一生专注只做一件事的热爱,也是一条最酷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