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丢丢,登登等登,凳登等灯……”

每年暑假,每个电视台总会播放公认的“镇台神剧”——《西游记》。这部曾创下过89.4%的收视率的电视剧,是真正的全民神剧。

伴随着片头那熟悉的电音旋律,孩子们就会从各个角落疯跑到电视机前,做好一切准备,迎接他们的取经四人组和各路神仙妖怪。

为什么这部上映了30多年的电视剧,到现在都如此受人欢迎?

01

因为它有“仙气”

现在的魔幻片层出不穷,可在30年前《西游记》上映的时候,大家根本没有“魔幻片”的概念。电视剧《西游记》将那些想象中的神仙具体化,是中国儿童接触到的第一个魔幻世界。

西游记鲜为人知的秘密(暑假必播的西游记里)(1)

有白烟升起的地方就是仙境

虽然现在回头去看当时的特效,觉得略显简陋。但在小时候它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并不逊于“哈利波特”等外国大片。

西游记鲜为人知的秘密(暑假必播的西游记里)(2)

孙悟空真的会72变,可大可小

西游记鲜为人知的秘密(暑假必播的西游记里)(3)

为什么会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唐僧,这是什么法术

这些让人记忆深刻的特效,全都是剧组的工作人员辛辛苦苦“磨”出来的。

当时国内没有可以参考的特效先例,他们就只能自己开脑洞。

西游记鲜为人知的秘密(暑假必播的西游记里)(4)

想人走得快些,有那种腾云驾雾的感觉,他们就用滑板。

西游记鲜为人知的秘密(暑假必播的西游记里)(5)

到海底拍龙宫?那就在镜头前放个鱼缸。

那些用来营造仙境气氛的袅袅白烟,其实是有人趴在下面不停地摇干冰瓶,曾有工作人员因为吸入干冰过多而晕过去了。

后来剧组去香港学了“吊威亚”,人真的可以飞起来了。

西游记鲜为人知的秘密(暑假必播的西游记里)(6)

可是,当时他们“威亚”技术不够先进,钢丝选得太细,承重太差,很多演员都摔下来过。猪八戒的扮演者马德华曾说:“当时大家都是用生命在吊威亚,每次升完天,大家说的话都是,这次我们没有摔死啊。”

西游记鲜为人知的秘密(暑假必播的西游记里)(7)

孙悟空在《三打白骨精》被念紧箍咒的时候,为了让镜头有种晕眩的效果,拍摄的时候就让孙悟空顺时针转,摄影师就被人扛在梯子上逆时针转。

基本上,整个剧组就是用这些土到不行的方法,拍出一个个魔幻的画面。在那个资源匮乏的80年代,能做出这种特效,简直就是天才之举。当日本人听到我们的《西游记》只是用一台摄像机一个摄影师拍出来,觉得不可思议。

西游记鲜为人知的秘密(暑假必播的西游记里)(8)

除了特效,化妆师王希钟为了《西游记》的人物造型也是煞费苦心。大家耳熟能详的“美猴王”就不提了。在塑造猪八戒的时候,他细心地观察到,眼睛是猪身上最好看的地方。“猪眼是很美的,猪是丹凤眼,非常妩媚。”所以,他也给猪八戒做了一双妩媚的猪眼。

西游记鲜为人知的秘密(暑假必播的西游记里)(9)

除了主角,王希钟在小角色的塑造上也下足了功夫。天兵中有一位“千里眼”,为了突出他眼神非常好,王希钟直接给他装了两个小灯泡。发动“千里眼”技能的时候,灯泡就亮。

为了能配合上这些前卫的造型和特效,《西游记》的音乐,也可以说是下足了功夫。

我们以前只要一听到电视里传出“biubiubiu”的声音,就知道孙悟空要从石头蹦出来了。

它的片头曲《云宫迅音》,是中国第一首用电音混合民乐的电视剧音乐。作曲人许镜清认为,这种变幻多端的音乐,恰好可以配合《西游记》那种神鬼莫测的风格。

当时的导演杨洁很喜欢这首曲子。但当时的领导却不同意,认为电音是洋人的东西,我们四大名著当然要有古典味,要有时代感,甚至一度要求把这首音乐换掉。

后来是杨洁导演直接怼了领导,强硬地要求留下这首歌。

“他们说要有时代感,我说,我们拍的是天庭、阴曹地府,你要什么时代感。其他歌我都觉得太老气横秋、四平八稳,于是都给枪毙了。”

02

因为它有“美人”

不过,只有魔幻的感觉也不行。导演杨洁认为,《西游记》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美。

因为“《西游记》是一个神话,神话就一定要美!”

为了达到这种神话般的美,剧组从选景就特别用心。

老版《西游记》是全部实景拍摄的,拍了六年零两个月,差不多走遍了全中国,最后天竺取经他们还去了泰国。

南京—扬州—宜兴善卷洞—安徽黄山—安徽九华山—杭州瑶林仙境—浙江宁波天童寺—普陀山—杭州云溪,玉盘山,石乌洞,黄龙洞,紫云洞,水乐洞—绍兴—福建福州鼓山,青枝山—泉州开元寺—厦门南普陀—漳州南山寺—东山岛,城关镇古城楼—汕头—广州,广东罗浮山—肇庆七星岩—西樵山,佛山马庙—湖南长沙—大庸张家界—青岩山黄狮寨—湖南慈利桃花源—返京《西游记》剧组最初准备的选景路线

当时有不少人认为这太麻烦了,想看山水哪里都有,何必来回折腾?

但杨洁却认为,《西游记》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有“游”这个元素。

师徒四人踏遍千山万水走到天竺,这是一种精神。电视剧一定要把这种意境和中国的山河结合起来,才会让人觉得真实、有感染力。

所以,你可以看到,老版《西游记》每个场景,都非常贴合它的故事背景。

西游记鲜为人知的秘密(暑假必播的西游记里)(10)

在地形险峻的张家界打的白骨精

西游记鲜为人知的秘密(暑假必播的西游记里)(11)

在清幽宁静的青城山吃的人参果

西游记鲜为人知的秘密(暑假必播的西游记里)(12)

在怪石嶙峋的石林斗的金角大王、银角大王

单单是看他们走过的路,就能知道取经是真的辛苦。

除了选景认真之外,杨洁在选角上,也很严格。她几乎把全中国最好看的女演员都用上了,老版《西游记》随手一截都是盛世美颜。

西游记鲜为人知的秘密(暑假必播的西游记里)(13)

玉面狐狸,美艳动人

西游记鲜为人知的秘密(暑假必播的西游记里)(14)

铁扇公主,端庄大气

西游记鲜为人知的秘密(暑假必播的西游记里)(15)

有异国情调的玉兔精李玲玉,她在《西游记》是玉兔精,戏外是“甜歌皇后”。

西游记鲜为人知的秘密(暑假必播的西游记里)(16)

杨洁说自己最喜欢的女演员是演白骨精的杨春霞 作为京剧演员的她被称为“上海第一旦”

西游记鲜为人知的秘密(暑假必播的西游记里)(17)

当时只有18岁的何晴,只能演小仙女怜怜

西游记鲜为人知的秘密(暑假必播的西游记里)(18)

许晴更惨,连角色的名字都没有,当时她饰演演太上老君的童子

这么多的美女,都是杨洁自己亲自海选出来的,观音的扮演者左大玢是她在1976年就开始关注了,杨春霞的形象又威严又美丽,眼里流露一种凶光,就变成了白骨夫人。

03

因为它有爱

和现在的天价出演费不同,《西游记》刚开始拍摄的时候,演员都是义务劳动,后来才有钱。

导演杨洁拍一集的片酬是90元,六小龄童和马德华都是80元,闫怀礼是60元,那时大家也不讲报酬,不计时间,曾经有过连续工作23小时的纪录。

作为当时中国第一部大戏,当时电视台没有预算,拍摄人员也没有经验,所有的钱全花在艺术上、业务上,当时的夜餐费是3毛,不到11点还领不到。在全国20多个城市转点时,几车皮的东西,搬运都是自己来干,师徒4人都要干。

大家干得太辛苦,晚上吃饭时,每桌加两瓶啤酒都能让人欢呼起来。

西游记鲜为人知的秘密(暑假必播的西游记里)(19)

到了现在,《西游记》已经被翻拍过多种版本,电影版,动画版,TVB版,2010年浙江卫视版,甚至还有日版和韩版。而所有版本的衡量标准就是86央视版,观众看到孙悟空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与六小龄童版进行比较。对于新西游记中孙悟空“没人样”的说法,张纪中表示:老西游记是“人演猴”,新西游记是“猴演人”。

无论是器材还是制作方法,现在的水平早就远远超过1986年了,但制作精良的新版就是不如旧版《西游记》令人回味。

这不是拍摄技术粗糙了,而是投资方的规划粗糙了,编剧的创作粗糙了,演员的态度粗糙了。投资方更看重收回成本而不是社会评价,编剧更注重剧本速成而不是细节推敲,演员更注重上镜频率而不是一颦一笑的钻研,观众更注重打发时间而不是家人团坐在一起的亲情氛围。

西游记鲜为人知的秘密(暑假必播的西游记里)(20)

说到底,《西游记》不是一部单纯的电视剧,它不仅仅是童年的回忆,更代表着中国电视剧的高度,而它所带有的感情,并不是技术和金钱可以弥补的。

不要说重播30年,哪怕再来30年,一家人依旧会守在电视前,看着《西游记》,说着自己的西游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