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我对@刘宅宅 只不过是同在作者群,并且非常钦佩他的学识和文章,其实我们都素昧谋面,这篇文章也不是为他撑腰(以刘宅宅的声誉,也不需要我这样一个小作者来为他撑腰),本文只是单纯的探讨洗稿和借鉴之间的区别,学识有限,词不达意之处还请各位读者海涵。

怎么催稿不尴尬(你能分辨什么是洗稿什么是借鉴吗)(1)

最近头条被王小波刷屏了,始作俑者就是头条大V@刘宅宅 其实以刘宅宅的文笔和写作风格而言,如今才写王小波也是挺意外的,按理说王小波作为如今中文文坛上许多人的精神领袖,他的作品应该早就普及开了才是。

我看了刘宅宅的原文《23年前深夜,王小波撞头病亡!身后被捧封神,葬礼无一同行肯送行》,虽然标题夸张了一点,但是依旧是妙笔开花,让人叹为观止。虽然我早年混迹豆瓣时也自称王小波门下走狗,但是文笔这种东西真的是有天赋这种说法的,我看了这篇文章后暂时断了写写王小波的心思。

没想到时隔没多久,全网迅速掀起了一阵王小波热潮,其中有真正读了王小波,看到文章后顺势也写了原创的,但是更多的是直接搬运洗稿的,有些人甚至把洗稿文发到作者群让大家品读的,在众人指出洗稿后还振振有词声称借鉴参考的……

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我忍不住拿起拙笔,跟大家聊聊抄袭洗稿和借鉴文章的区别吧。

怎么催稿不尴尬(你能分辨什么是洗稿什么是借鉴吗)(2)


抄袭洗稿自古有之,粗劣之抄袭者直接搬运剽窃,这类人可以称之为文贼,是非分明倒也是容易判断。

但是高等洗稿者将原作改头换面,更换词句,虽然段落、逻辑依旧是原作者的,但洗稿者可以堂而皇之声称自己是借鉴、参考,甚至有人大言不惭的声称历史原著就那么多,大家做自媒体的都是抄史书,别五十步笑百步了。

其实这类言行极具迷惑性,许多人都觉得也许大概可能真的是参考借鉴吧。其实我跟大家说几点如何分辨洗稿和借鉴。

1、时间

每当原创者辛辛苦苦创作出一篇豹纹,洗稿者就像闻上了血腥味的鲨鱼一般一拥而上,直接像素级的“借鉴、参考”,于是我们就看到大量同质化内容的出现。比如之前的路遥、现在的王小波都在一段时期内迅速刷屏。

如果大家看到同一段时间内,有大量相似性的稿件出现,这种大概率就是洗稿了。

怎么催稿不尴尬(你能分辨什么是洗稿什么是借鉴吗)(3)

2、逻辑

一篇文章是有其内在逻辑的。

从提炼标题,文章导语,主人公事迹,写作语言风格,文章结论,参考资料…都是一个人内在阅读积累,思考逻辑的体现。原创者要经过大量阅读和思考才能写成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但是洗稿简单了,直接套用原创者的主逻辑,段落简单调整,词句简单替换,或者额外画蛇添足,扩充字数,然后就可以标记原创。

这种就要仔细分辨原作品和洗稿文了,一般不是作者自己发现或者是铁粉发现,一般很难断定,许多洗稿者敢一而再、再而三的洗稿,原因就在此。

3,目的

原创者创作作品首先的目的是分享知识,其次才是其他。

而洗稿者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收益、带货。大家怀疑是否洗稿可以查询一下标题关键词,看看同类型文章的数量和发文频率是否集中在某一时间段,自然一目了然。

怎么催稿不尴尬(你能分辨什么是洗稿什么是借鉴吗)(4)

4,专注

大家都不是全知全能的,二十四史能读完的天才我一个都没见过。当一个账号从先秦到近代,样样精通,门门都了解时大家就要注意了。

大家大可点开主页看看他是否专注于某一领域创作,古今中外无一不通无一不晓者,不是团队运营就是洗稿。

这种作品的文章风格几乎固定不变,套路化和模板化非常严重。


最后,以史为鉴作为一个小作者简单说两句。

不论是粗劣者的搬运者还是高明者洗稿者,都是意图将他人佳作据为己有,这些人的出现,严重影响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和原创者的权益,甚至从长远来说,对待抄袭洗稿者的态度是决定一个账号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来没听说过一个账号可以靠着抄袭、洗稿成为顶级账号的。

如果真的想在自媒体之路上好好发展,一定不要抄袭洗稿,这可以说是自媒体人的底线了,希望与大家共勉!

P.S如果您还有更好的分辨洗稿作品的办法,也请不吝指出,自媒体环境的净化需要每个人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