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鲁智深性格爽快,爱打抱不平,做事大大咧咧却又粗中有细,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水浒传鲁智深人物性格介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水浒传鲁智深人物性格介绍(水浒人物谱之鲁智深)

水浒传鲁智深人物性格介绍

引言

鲁智深性格爽快,爱打抱不平,做事大大咧咧却又粗中有细。

鲁智深影视形象

他交朋友只看脾气,不看出身,所以初见史进他便要请客,遇到林冲他要结拜,武松投奔他也接纳。但对于吝啬的李忠、周通,他却不愿深交。

他念旧情,三山系统并入梁山后,他向林冲询问“曾知阿嫂信息否?”又挂念史进,要去探望。

他是个明白人,敢笑敢骂,敢打敢杀,却从不后悔,只要能保存自身,洒脱快活就好。

1、拳打镇关西,粗中有细

那时,曾在西北军供职的鲁智深还叫鲁达,初在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麾下,后来,小种经略相公镇守渭州(今甘肃平凉),老种相公便将其调拨到渭州,让他在小种处担任提辖官。

鲁提辖

他与史进、李忠在喝酒时听到金老汉父女哭诉郑屠的暴行,史进、李忠比较漠然,鲁达却义愤填膺地立即要打死那个“腌臜泼才”。在被两人拦住后,他先赠送银子给他们做盘缠回乡,第二日清早专程去打发他们起身,为了避免店小二向郑屠通风报信,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径到状元桥来。”可谓心细如发。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鲁达本想教训郑屠一顿,却不想三拳打死了,考虑到自己得坐牢,自思“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他虚实结合,边走边说:“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由此,开始了逃亡路。

2、剃度五台山,顺势而为

逃亡至代州雁门县,鲁达遇到了金老汉,得知其女儿嫁给了当地财主赵员外。在他们的引荐下,鲁达决定出家。从此,鲁达已成往事,世界上只有“鲁智深”。

从军官到逃犯,再到和尚,鲁智深没有抱怨,只是顺应情况作出改变。

但是,身份改得了,秉性改不了,两番醉酒大闹僧堂,让有心照顾鲁智深的智真长老也说不起话,只好推荐到他去东京大相国寺:你换个单位吧。

天下之大,能容得下鲁智深的地方并不多。因为解救林冲,惹了高俅,大相国寺的“菜头”也不能当了,跑到二龙山落草,后来又有杨志、武松作陪,倒也逍遥快活。

3、交朋友,只看感情

初见史进时,鲁智深得知眼前便是耳闻许久的“史家村九纹龙史大郎”,茶叶不喝了,直接拉去喝酒,热情好客。

因认识林冲的父亲,又与林冲相互欣赏,便当场结为兄弟。

但看到李忠、周通不是个“爽利”之人,“作事悭吝”,便要离开,最后连打呼都没打。不喜欢的人,绝不深交。

他念旧情,三山系统并入梁山后,他向林冲询问“曾知阿嫂信息否?”又挂念史进,要去探望,从山东梁山走到陕西少华山。后来回五台山看望故人,他拿出自己多年来积攒的体己钱送给智真长老,以报答恩情。第90回“五台山宋江参禅”中写,鲁智深将出一包金银彩缎来,供献本师。智真长老道:“吾弟子,此物何处得来?无义钱财,决不敢受。”智深禀道:“弟子累经功赏积聚之物,弟子无用,特地将来献纳本师,以充公用。”

水泊梁山的鲁智深、武松雕像

他与武松同是招安的反对者,可当兄弟们都下山了,尽管心中一万个不愿意,他们仍然和集体一起上阵杀敌,不做没义气的事。

4、看破人生,笑着离开

第二次离开五台山时,智真长老送给他四句偈语:

逢夏而擒,遇腊而执。

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逢夏而擒”,意指他在万松林活捉夏侯成。“遇腊而执”,说的是他生擒方腊(电视剧中是武松折臂擒方腊,此处以书为准)。“听潮而圆,见信而寂”,鲁智深得知自己听到了潮信,合当圆寂时,他笑笑,死生由命,坦然接受。

五台山菩萨顶的鲁智深塑像

从他临终前为自己写了很文艺的偈语可以看出,鲁智深后来在学习上下了功夫,因为他在逃亡路上,连悬赏自己的榜文都看不懂。“鲁达却不识字,只听得众人读道。”(第3回)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

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

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顿开金绳”“扯断玉锁”寓意摆脱尘世束缚,自得其乐。清朝有人作了一曲《寄生草》专道鲁智深的洒脱,与鲁智深的偈语有异曲同工之妙:

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

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

没缘法,转眼分离乍。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

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本文系作者投稿,不代表散打王官方观点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创:赵汗青

责编:锦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