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城萧记三鲜烩面(曾经爱你如初恋)(1)

萧记三鲜烩面在省会郑州的烩面江湖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我这篇稿件写于去年。之后我因为接待外地的朋友,又就近在他家淮河路上的那个店里吃过几次饭。有一楼大厅,有楼上包间(大概是去年夏天和秋天的事情)。

实话说,萧记家的菜品中规中矩,口感既没有精彩,也没有懊糟。但是,淮河路这家店的烩面,不知道为何,面坯的口感一直很硬。每次去吃,都是这样,让我非常非常不理解。和他家经三路、商城路上的店面,在口感的呈现味觉上完全不同,不知道是何原因。

萧记三鲜烩面今年应该诞生30周年了。作为郑州烩面江湖中单独的一个品类,萧记烩面曾经风头一时无两,甚至盖过了当时国营僵化体质下步履维艰的合记烩面。但是这几年,萧记三鲜烩面的个别门店,在自己主打的烩面质量口感上,和萧记系的老店距离渐远,差异很大。很为他家口感品质的统一性一致性的管理能力而担忧。

以下正文:

曾经,我是那么的爱你。好似一个情窦初开的懵懂少年,把你当做自己一生的恋人来依赖,可惜的是,多年过去,你曾经的粉嫩笑脸、迷人气息早已不复存在,逐渐凋零衰败。现如今,你徐娘虽半老,脾气却渐大,姊妹认得多,大多却粗俗,连带着你曾经的美好印象也被岁月的痕迹所淹没消失,徒留一声叹息。没错,我这个比拟说的就是你,曾经让我们一日不见甚为想念,一周不尝肝肠愁断的萧记三鲜烩面。

虽然在我少时吃的第一口烩面,是在位于解放路与二七路交叉口西北角的合记。但是,因为从小在大西郊的六厂住,跑一趟市里也不是每个礼拜都能办到的事情。所以,合记对于我,更多的是一种儿时难忘的味蕾记忆处女情结罢了。自从参加工作以后,仅仅一年时间内对萧记的疯狂热爱频频嘴夯,感觉就把之前二十年吃合记烩面的数量给迅速的超越了。

二十多年前,萧记烩面最大的亮点是就是通宵营业。值完夜班,骑着自行车沿着纬一路花园路人民路骑到人民路东太康路西北角的环境破烂人声嘈杂的萧记,叫上一盘红油豆腐丝、一盘五香牛肚,每人面前一碗热气腾腾的三鲜烩面,再舀一大勺辣椒油放碗里,瞬间满碗变得红彤彤一片,勾人食欲。此时,即便是就着一瓶最普通的光肚睢州粮液,也能喝出无限的人生快意和饕餮高潮。

华南城萧记三鲜烩面(曾经爱你如初恋)(2)

听报社老一范儿的说,萧记烩面是1986年开始创办的,创始人肖存兴,在郑州人民路与东太康路交叉口的三角地摆了一家三鲜烩面摊。当时还没有现在这样有个院子可以挡风,那个时候并没有门面,只有一个帆布棚子,几张矮桌和板凳。现在去回忆,那个年代的老肖还是具备创新意识的,当时郑州传统的烩面几乎都是羊肉烩面,肖存兴在调查后朦胧感觉,如果他也简单地卖羊肉烩面,很难和别的烩面摊形成区别,更别提和合记呲牙叫板了。

踌躇谋划良久,老肖最终从父亲肖鸿河拿手的伊府面那里找到了灵感,把当时渐渐走进普通人生活的“山珍海味”,比如海参、鱿鱼等加入到羊肉烩面中,不仅营养价值高,还能让烩面变得更加鲜美。“三鲜烩面”也因此而得名,开始在省会郑州走红。

华南城萧记三鲜烩面(曾经爱你如初恋)(3)

我一直自认为自己心理年纪年轻,所以,你可别当面说我喜欢怀旧。不过,话说回来,二十多年前,东太康路那个萧记真是味道正,真是很地道,辣椒真是香,吃完真是还想吃。

感觉到萧记烩面口感上的细微变化,那已经是搬到郑汴路玻璃厂对面以后的事情了,往上数,也得小二十年历史了。记得有一次我陪安徽日报的张忠梅女士去吃萧记,人声鼎沸中,她也是双眼放光、满脸期待。不过,品尝了几口凉菜,终于等到烩面上桌,我却在忠梅大姐挑了一根烩面送入口中细嚼品尝后的表情上,看到了一丝失望。咦嗨,怎么会?我马上挑了一根烩面品咂......,擦,香油味道比以前大的海了,烩面的本味被压抑遮盖住了许多。怎么能做出酱紫的口味,自己忙找理由做解释,这是失误,这是学徒做的,老师傅可能感冒了.....

再往后,再去,依然还是那个味道,还是那个浓郁的香油味。内心诧异,难道说,老肖家里开芝麻油厂了?

再后来,纬五路花园路西南角大河锦江饭店的对面也开了一家萧记,萧记这个时候吧,特点就是单店面积很大,牛掰气派。吃纬五路萧记,骨子里还是年轻的时候对他那份难舍的情怀,再加上离家近。这些年,烩面品牌丰富的多如瀚海,合记、818、裕丰源、汇丰源、丁记、李记、黎记、卢记、西三、聚奎园、四厂、白记、帖记.....,萧记在郑州的店面也已经有了十四五家。

华南城萧记三鲜烩面(曾经爱你如初恋)(4)

对萧记的失望,就源于纬五路这家门店。因为在记忆里,至少有三次,他家烩面里的鱿鱼条,竟然是变质的。

三鲜烩面,靠的就是五六根鱿鱼条和那么一块两块的小广肚块烩出来的三鲜味道。鱿鱼一变质,整碗烩面的味道彻底去球。我找值班店长投诉,店长也重视,马上端后厨,时间不长重新做了一碗上桌。一尝,鱿鱼还是不新鲜。我指着烩面,平静的告诉不安的店长,只可惜了这碗粮食,然后抬屁股走人。咱去东边物华大酒店旁的杨记,来碗浓郁夸张但是味道正宗河南风味的牛肉拉面,让喷香足量的杨记拉面,抹去我内心深处对萧记烩面的蛋蛋忧桑。

不过,萧记的诸多门店,在质量口感上并没有全军覆没。商城路郑州体育场南门斜对着的那个萧记烩面馆,是最接近老肖创办萧记烩面时的那个味道。别的店面,基本不沾弦,根本不推荐。但是啊但是,现在哪个怂大厨开始创造性的在烩面里面加生菜了?谁给你的权利在烩面里面加生菜的?你是广东仔还是香港人?海带、粉条、千张丝,烩面碗里有这些辅助食材难道不就足够了吗?画蛇添足了吧。

这叫瞎抖机灵,烩面碗里有两片生菜就叫绿色食品了?我只能说,背弃烩面传统的你,稍显幼稚晃,稍显信球晃.....

华南城萧记三鲜烩面(曾经爱你如初恋)(5)

个人简介:河南日报时尚工作室主任张锐,笔名瓦尔特。在河南日报工作多年,亲身经历了纬一路1号河南日报社和农业路东28号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不同的报业发展阶段。并以自己自小生活的大西郊为素材,写过多篇关于郑州西郊往事的回顾随笔。由其编著的,汇聚了10余位郑州本土作者文章的《抚摸郑州》一书,近期即将正式出版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