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上海书局的《张大千画集》出版了,让张大千没想到的是,时任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徐悲鸿,竟把他推上了民国的浪尖

“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人也!”

徐悲鸿和张大千谁更厉害(五百年来第一人也)(1)

张大千

张大千原名张正权。 1899年出生于四川内江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

据说,出生的当晚,张大千的母亲做了一个梦,张母梦见一个白胡子老人带着一只黑猿进了家门,后来就生下了张大千,从此张家人都说张大千是黑猿转世。

20岁那年,张大千因未婚妻、青梅竹马的表姐谢舜华突然离世,深感世事无常,便在松江禅定寺出家为僧,法名大千。当了百来天和尚,逸琳法师告诉张大千,当真正的和尚要“烧戒”,要在头上灼烧疤,自由惯了的张大千不想烧戒,便还俗了。

还俗后,张大千回到上海继续学习绘画,并拜当时上海有名的书法家曾熙、李瑞清为师。曾熙为张大千取艺名爰,字季爰,改名猨。

说来巧的是,曾李两位都喜欢石涛。在两位恩师的影响下,张大千开始了以石涛艺术为主,旁及八大山人、渐江、石溪、唐寅,徐渭、陈淳等人的研习。十年之间,张大千往来京沪之间,仿制诸家之作。后来张大千仿石涛的画,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

“石涛第二”

徐悲鸿和张大千谁更厉害(五百年来第一人也)(2)

左.石涛—右张大千仿

1925年,49岁的陈半丁竟被26岁的张大千骗了。

事情还得从北平一次雅集聚会说起。宴会上,陈半丁邀请北平城里的10余名画家,第二天晚6点到他家中鉴赏,他新近搜获石涛的一部画册。听说有这等好事,当时在北平的张大千不请自去了。而且在第二天下午3点就去了陈府,请陈半丁拿出藏画观摩。陈半丁以时间未到,客人没齐,就是不给张大千看。张大千无奈,为了一睹石涛的稀世珍品,只有忍气吞声继续等。

终于挨到了6点多,贵客齐集。陈半丁称幸获名迹、不敢私秘自珍,愿为友好共赏,然后捧出石涛画册供大家欣赏。刚一展示,张大千不由得叹气起来:“哎,白等了一个下午,原来是这个册子嗦!不用看了,我晓得了!”

“你晓得,你晓得啥子嘛?

被张大千弄得很生气的陈半丁,于是学着张大千的四川口音说道。

“这画册是我画的,咋个不晓得?”

不等陈半丁继续追问,张大千不慌不忙地讲,此画册第一页画的是什么,第二页画的是什么,题的什么款,用的什么印章……

陈半丁与众画家一边听张大千讲,一边翻看画册 ,进行核对,发现张大千竟说得丝毫不差。

从此,“石涛再世”、“石涛第二”的张大千在画界名声大振。

贵人,徐悲鸿

徐悲鸿和张大千谁更厉害(五百年来第一人也)(3)

青年徐悲鸿

知音难遇、贵人难求。

1929年,35岁的徐悲鸿与31岁的张大千结识于上海。此时张大千大概不会想到,这位年长他四岁的徐悲鸿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贵人。

1935年,上海书局的《张大千画集》出版了,让张大千没想到的是,时任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徐悲鸿,竟把他推上了民国的浪尖……

“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人也!”徐悲鸿在《张大千画集》的序言中这样写道。

此时,张大千年仅不过36岁,距他画风大变赴敦煌临摹壁画,还有6年;距他举世闻名的泼墨画法,至少还有24年。

赞誉!还是贵人徐悲鸿的远见?

五百年来,1935年前的五百年,1435年,明朝宣德十年(明朝建国第69年)。这五百年里,画坛诞生的名家有:江南四大才子唐寅、文征明,青藤画派鼻祖徐渭,华亭画派代表董其昌,明末清初画坛“四僧”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郑板桥、虚谷,“石鼓篆书第一人吴昌硕……

还有,十五年后被徐悲鸿誉为“仇十洲以后中国画家第一人”的任伯年。

那么,面对画坛这些鼻祖、画派代表,徐悲鸿怎敢夸下海口,五百年来,张大千第一人也?张大千又究竟是什么第一人呢?

别不信,说到这方面,张大千还真就算得上是第一人。

五百年来精鉴第一人

徐悲鸿和张大千谁更厉害(五百年来第一人也)(4)

“一触纸墨,辨别宋明,间抚签赙(fù),即知真伪。”对于古字画鉴定,张大千可谓自信满格。

鉴赏方面张大千除了自己过人的天资,主要来自于名师指点,临摹古字画及收藏古字画。

早年张大千跟随曾熙、李瑞清两位老师,因曾、李藏有众多历代名家字画,使张大千养成了收藏鉴赏古字画的习惯和爱好。而张大千古字画的收藏主要是靠自己的眼力和财力。

1925年,张大千第一次举办画展获2000大洋巨款起,他就开始收藏古代字画。到20世纪40年代初,大千收藏的石涛作品就达到上百幅。为钤印石涛真迹之用,他还专门请人篆刻了一枚“大千居士供养百石之一”的印章。

1944年,张大千又在成都举办了“张大千收藏古书画展览”。展出所藏唐、宋、元、明、清古代精品就有170多件,其中有巨然、苏东坡、赵子昂、黄公望、沈周、唐寅、仇英、陈老莲、八大山人等大家的杰作。

舍豪宅求名画

徐悲鸿和张大千谁更厉害(五百年来第一人也)(5)

《韩熙载夜宴图》张大千旧藏

1945年,为得到名画《韩熙载夜宴图》,张大千放弃了在北京购买一所前清王府的计划,用五百两黄金,从玉池山房马霁川手中购得此画。

离世弥留之际,张大千又将毕生所藏全部捐给了台北故宫博物院。

纵观张大千的一生,他之所以能成为五百年来精鉴第一人。这与他出色的鉴赏和大力的收藏是分不开的。他并非如一般收藏家那般止步于欣赏古画之美,而是深入了解古代大画家作品的笔法、构图、签章和意境。甚至制笔、纸、墨张大千都有深入的研究。

张大千融百家之法,借古开今;创泼彩 ,完成了他“不负古人告后人”的艺术使命!

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人也”!

徐悲鸿看走眼了没?

你觉得呢?

徐悲鸿和张大千谁更厉害(五百年来第一人也)(6)

版权申明: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速联!

▼ 推荐关注 ▼

四山艺派胡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