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记硬背的人的思维是怎样的(如何理解向死而生)(1)

来源:正心正举公众号

文丨果其然

生与死,正如光与暗,是一组即对立、又统一的概念。

对立一目了然:

我们喜欢生,厌恶死、我们可以安然而生,却惧怕安然而死;

统一不言而喻:

有生就有死,生是死的前提、死是生的结果,无论喜欢与否、是否安然,我们都必须全盘接受,无法回避。

于是“向死而生”,像是一个不言自明的概念。

因为从生命过程上讲,我们都在“向死而生”;

而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我们都懂“向死而生”。

死记硬背的人的思维是怎样的(如何理解向死而生)(2)

内关己心 外察世界

正是因为懂得,所以想要改造。这是人类的天性使然,“向死而生”也是一样。

一种做法,是有人试图打破,生与死的对立性:

既然我们喜欢生、厌恶死,那就一直生下去好了,让死永远不要降临。于是“长生不老”成为人类的终极梦想,特别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昌明,这个梦想似乎正在变成现实,很多人都持乐观态度,都在翘首盼望;

另一种做法,是有人试图颠覆,生与死的统一性:

既然生死无法回避、只能全盘接受,那就生的时候尽量快乐,死的时候就少点痛苦。于是“享乐主义”逐渐流行,买买买也好、花花花也罢,只要能带来快感和享受就行。他们秉持“但求今生享受之极,哪管死后洪水滔天”的理念勇往直前,因为在他们看来,生的意义就是享乐,世界的意义就是享受。

死记硬背的人的思维是怎样的(如何理解向死而生)(3)

启迪多元思维

我们不说“长生不老”是否真的可以实现,实现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弊端;

我们也不谈“享乐主义”是否真的能够带来快乐,这种快乐又能够持续多久,我们只说它们的问题——对“向死而生”的错误理解。

“长生不老”极端强调生,极端到妄图消灭死。

这种理念本身,是对“生是死的前提、死是生的结果”这一客观性的完全否定。所以“长生不老”是在否认“向死而生”,它根本无法诠释“向死而生”的意义所在。

“享乐主义”极端强调享受,极端到通过完全麻醉自己,完全忽略生与死意义上的多样性。

所以“享乐主义”是对“向死而生”的完全逃避,它同样无法诠释“向死而生”的丰富内涵。

看来“向死而生”并非那样容易理解,“向死而生”更不是一个不言自明的概念。所以我们不妨借用更加深刻的思维工具,去剖析、去理解“向死而生”,这个工具就是“三思”。

死记硬背的人的思维是怎样的(如何理解向死而生)(4)

正心正举

思辨

辩,即辩证。思辨,就是要求我们深入思考,对问题的概念进行分辨、判断。结合“向死而生”,思辨的指向是: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向死而生这个概念,由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明确提出。言下之意,哲学意义上的死,有特殊之处。

我们大概知道什么是死,比如“死则形体朽”、或者“人死如灯灭”。但这些都是“死”的结果和现象,并不能是“死”的意义。

海德格尔认为:死是社会关系的终结。人死之后,所在的社会位置会消失、所经营的社会联系会断绝。对于死者本人来说,现实的世界不再与之发生联系,也同时意味着,死者本人再无法参与社会关系的扩展和进步。

这是人之所以怕死的根本原因,也是死的终极意义:

死者被死亡所孤立,死者因死亡而绝对排除在社会关系之外。

所以“向死而生”的“死”,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消失”,更是哲学意义上的“孤立压力”,这种孤立压力会反噬于物理意义,迫使我们认真的考虑:

什么样的社会关系,才是我们应该在乎的?

什么样的社会价值,才是值得我们奋斗的?

这就是“向死而生”中,“死”的哲学价值所在,正如“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道理:

死为我们提供了极限情景,迫使我们思辨我们自身的意义,以及所处社会关系的意义。

我们无时不刻生活在“意义”的世界里,无穷无尽、琐碎之极。但如此之多的意义,就是我们自身的意义吗?答案否定的。

“向死而生”告诉我们,有“死”这种终结一切意义的极限状态存在,所以我们必须寻找、发现、创造真正的意义——真善美;停止、拒绝、组织虚假的意义——假、恶、丑。这有这样,我们的自身才有更有意义,“向死而生”才能真的成立。

死记硬背的人的思维是怎样的(如何理解向死而生)(5)

思变

变,即变化。思变,就是要求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坚持多元思维、坚持创新思维、多变换视点、多变换思路。

结合“向死而生”,思变的启发是:从“生”的角度,去思考“死”。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佛教说““欲知前世事,今生受的是;欲知后世因,今生做的是“。强调的都是“从生的角度考量死”,简单讲:

不明白生的意义,死的意义无从谈起,更别说“向死而生”了。

儒家的“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佛教的“生”:尊重生命、众生平等 。

由此可见,尽管哲学派别存在差异,但对“生”的主旨,大体方向一致:

生,不仅在于数量,更应注重质量;生,不仅是长度,更是宽度。

而在“向死而生”中,生的质量意义、宽度意义合为一体,被称为:存在。

存在的意义,不仅是活着。

死记硬背的人的思维是怎样的(如何理解向死而生)(6)

为了“活”而“活”,是动植物本能,那仅是“生存”,而不是“存在”。

例如贪图享受之人,逃避生活之人,的确活着,甚至会活的很好,但那不是一种“存在”,仅是“生存”,因为死亡来临之时,他们大多数人会焦虑、会恐惧、会后悔。即便全无后悔之意,他们的社会关系也没有太多意义,会被迅速瓦解、被世界忘却。

所以“向死而生”中的“生”,是“生活”。

真正的生活是不放弃、不逃避,并且有清醒的自知。有了这种自知,人对这个世界就有明确的把握,才会具备拥有真知的可能,生命才会有质量、有宽度,这才是“向死而生”之中,“生”的真正意义。

思便

便,即便捷。思便就是要求我们解放思想,走出惯性思维的误区,思考才有效率,问题才能便捷的解决。具体分析“向死而生”,思便的启示是——死亡真的那么可怕?

海德格尔在他的《存在与时间》里,数次分析过死亡问题,除了前文所述有关死的哲学意义之外,他还对死的性质,进行了如下论述:

死是人之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确知而不确定,超不过的可能性。

前半句话很好理解:死亡归根结底是要独自面对的事情,死亡的痛苦和恐怖,只有死者本人体会最深。

后半句话需要说明:海德格尔将死亡看作一种可能性,而且是最大的可能性。

这里的可能性,不是代表死亡可以侥幸逃脱。而是指对于大多人来讲,死亡的原因、程序、意义不能被自己完全控制,所以可以把死亡看作一种“可能发生的事情”,去揣摩、去对待。

这个可能性,会赋予生命更多的可能性,即在没有死亡之前,我们尚有很多机会去创造、去经历、去体验生命的意义。

但有些人,主动选择了死亡,比如“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又比如“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以及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

他们主动直面死亡的原因,并非无视这“最大的可能性”,而是恰恰相反:

正是他们将死亡视为最大的可能,才会通过死亡本身,去验证生命的崇高,真理的可贵。

所以从实质上说,他们是将死亡作为了终极答案,回答了“生”的意义。

鲁迅说过:中国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杀身成仁的人。这句话说明,这些仁人志士,是真正视死如归的人,更是真正“向死而生”的人。

拨迷见智 开启自在之门

柏拉图说:哲学是死亡的练习。

“向死而生”作为哲学概念,虽由海德格尔明确提出,但却是人类千百年来,对于生命的意义、真理的追求,不断上下求索的客观反映。

“向死而生”为人类自身的进步、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着必要哲学支撑,而要想明确其中意义,“三思”思维,是最为有效的工具之一。

思辨思维,是“由生及死”,它明确了“死”的基本哲学定义,赋予“向死而生”哲学思考的可能性;

思变思维,则是“由死及生”,它揭示了“生”的意义所在,指明了“向死而生”的哲学前提;

思便思维,重点强调“虽死犹生”,它将生死不再设为完全对立的概念,揭示了“向死而生”之中,“向“的概念,“向”的意义。

“三思”的合力,就是“向死而生”的最终意义。

死记硬背的人的思维是怎样的(如何理解向死而生)(7)

这个最终意义,正如海德格尔自己所说:

人类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

而“向死而生”正是“诗意栖居”的哲学保证:

面对死亡之时,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更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死亡来临之时,人的意义依然存在,人的光辉依然闪耀。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文章版权归本平台所有 转载请联系“正心正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