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里它叫Greece,中国人把他唤作“希腊”。Greece源自罗马人的说法,当地人并不那样称呼,他们把自己的地盘儿叫做Hellas,“希腊”。

作为欧洲东南角突出到地中海里的一个半岛,希腊的地理位置靠近西亚和埃及。受这些地区古老文明的影响,希腊成为欧洲范围内人类开化最早的地方。

关于古希腊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 西方故事7古希腊的那些个城邦(1)

古希腊雅典神庙一角

公元前1200年到公元前800年左右,希腊经历了所谓“黑暗时代”。那时,从北边过来了蛮族多利安人,他们毁灭了爱琴海周边的以迈锡尼为代表的文化,包括当地简单的文字,线形文字B。公元前800年之后,希腊人逐渐苏醒过来,伸腰打哈欠,迎接文明的曙光。大约在这个时候,希腊人扔掉了文盲的帽子,他们开始写字了,使用的是由东方传来的腓尼基字母。公元前776年,希腊人举办了第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也是希腊文明时代开启的一个象征。

为什么运动会对希腊人这么重要?原因之一,当时的希腊人生活在为数众多的城邦里面。大家都说着希腊语,但仍算居住在不同的国家,彼此之间竞争,激烈程度远远超过当年相互不服的成都和重庆。

希腊有城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理环境的缘故。就地理来说,希腊不同于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也不同于克里特。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都以大河为中心,当地居民需要治理河流以便农作,所以建立起区域内统一的王国。克里特是个海岛,面积不大,也就自然形成单一政治中心。希腊半岛三面环海,希腊人从很早开始就航海四出,发展出一种自由冒险的民族性格,面向岛内的凝聚力反而不是那么强。而且希腊本身多山地,陆路交通不便,在半岛各地区生活的希腊人也就自然形成了较强的自立意识。这些因素塑造了古希腊的基本政治组织形式——城邦。

关于古希腊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 西方故事7古希腊的那些个城邦(2)

古希腊的几个主要城邦

希腊的城邦通常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或大或小的农业区域。起初,居住在同一地区的希腊人还保留了一些宗族血缘关系,后来,这种原始的血缘关系转化成为城邦居民对共同利益和文化的认同。在此前的荷马时代,战争中还主要依靠贵族武士冲锋陷阵。在此之后,排列成阵的步兵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战斗中的士兵们一手持剑、一手持盾,他们手持的盾牌依次保护自己身边左侧的同胞,而自己又依靠身边右侧战友的协防,大家同生共死,为城邦效力。这样,士兵和公民的双重身份赋予这些人在城邦中的义务和权力,个人福祉与城邦的兴旺发达息息相关。

关于古希腊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 西方故事7古希腊的那些个城邦(3)

希腊战阵中的士兵

古希腊的城邦星罗棋布,大概有数百个,这些城邦都有各自的经历和特点,其政治结构也是多种多样。公元前4世纪,哲学家阿里士多德写作他的《政治》一书,曾广泛采集城邦宪法,先后搜罗到一百多种。

大致说来,古希腊城邦的政治形态主要包括王权、贵族统治、寡头政治、暴政、民主这么几种。现实中,一个城邦里,上述几种力量往往混合存在,只是根据情形有所偏重。而且,即使在一个城邦里,形势也会变化,有改良,有暴动,有革命。

王权体制下,国王在城邦里拥有较大权力,虽然做不到说一不二,那也是君临万人。在以贵族统治为中心的城邦里,国家事务通常由贵族阶层决定。如果整个贵族阶层并不那么得力,常常就是几大家族在那里发号施令,这就是寡头政治。“寡头政治”这个翻译不太好,因为中国有“孤家寡人”的说法,让人以为“寡头政治”是“一个人”的统治;实际上“寡头政治”是“几个人”或“一伙人”的统治,oligarchy。几个人或一伙人的统治不好使了,就有可能出现tyrant,中国人翻译成“暴君”。在古希腊,“tyrant”并不一定是说某人残暴,而是说他得权不正,没有经过正常手续。事实上,古希腊的一些暴君往往会实行一些取悦于民众的政策,因为暴君之所以出现,许多时候是因为既有的制度引发民众不满、造成民粹主义高涨(比如美国的特朗普,就有成为“暴君” 的潜质)。

如果暴君的统治也不能维持,可能会发生革命,那时结果难料,有可能回归王权、贵族统治、寡头政治,甚至是另一个暴君当政。还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所谓民主,就是有公民身份的人大家伙儿一起说了算。说它”所谓“,因为这里的民主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比如说,当时的整个希腊社会是建立在奴隶制度基础之上的,很多人都不具有公民身份。雅典这个城邦有一段时间实行了民主制度,后来被推崇为民主典范,但这个民主只对两万名公民有效,而这些公民只占雅典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左右,奴隶、妇女等等都不是公民。

历史上最有名的古希腊奴隶大概是伊索,就是讲寓言的那位。

古希腊城邦众多,雅典是其中的翘楚,它不仅经济和军事实力强大,也以民主制度和文化繁荣知名。斯巴达实行军国主义,力量与雅典相当,但它严刑峻法,文化上无甚可言。雅典与斯巴达这两个城邦曾经长期争霸,算是古希腊的美国和苏联。底比斯在雅典以北,与后者是对头,为了打击雅典,甚至曾与波斯人合作。克林斯扼守希腊南部两个半岛之间的狭窄地峡,有通商的便利,是希腊最富有的城邦,房价比较高,生活比较奢侈(罗马诗人贺拉斯曾说:Not everyone can go to Corinth - “也不是谁都可以去科林斯”,就像是说,你想到上海住,你住得起吗)。

位于希腊中南部的德尔菲不算个城邦,是希腊人打卦算命的地方。传说中,太阳神阿波罗在那里杀死一条恶龙,恶龙坠入地下,其气味仍不时由一洞口逸出。从当地选出的女祭司坐在洞口上,会说出一些神秘的话语,由其他祭司解释其意义,这就是“德尔菲神谕”。据说,德尔菲神庙里那洞口确实有什么气体挥发,大概包含一种化学物质,让人进入一种半睡半醒的状态。

关于古希腊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 西方故事7古希腊的那些个城邦(4)

德尔菲神庙遗迹

奥林匹亚位于希腊西南海岸,是大神宙斯的祭祀地,也是著名的体育竞技的场所。从公元前八世纪至公元四世纪,希腊人在那里举办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运动员来自希腊各城邦,比赛跑步、跳远、投掷等等,争夺桂冠。这种竞赛对希腊人,不管他们来自哪个城邦,有宗教和文化的意义,他们在一起致敬神祗,表现出对希腊身份的认同。这奥林匹克运动会就像是中国的大庙会,原来是上香为主,后来演化得失去本来面目,不同之处在于中国人穿得暖暖和和,在庙会做买卖、看杂耍,希腊人则注重运动,他们赤膊上阵,跑步投掷,为各自的城邦争光。

古希腊人是多神论者,每一个城邦都有自己的一个或两个守护神。雅典的守护神是雅典娜,这个看名字就知道。科林斯的守护神是海神波塞冬。底比斯的守护神是太阳神阿波罗和酒神狄俄倪索斯。

关于古希腊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 西方故事7古希腊的那些个城邦(5)

竞技中的奥林匹克运动员

古希腊城邦体制多种多样,可以说是一个政治实验室。英语中的“政治”一词,politics,就来源于希腊语“城邦”,polis。所以,就源头来说,西方人所谓的政治就是“城邦的事务”。

古希腊毕竟是古代社会,所以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平等观念,但它的城邦文化确实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自治倾向,每个城邦里的公民也有比较清晰的权利意识。一千数百年之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西方人出于当时自己的境况,重新发现希腊,对希腊文化的某些方面推崇备至,对其它一些方面,比如奴隶制,则略而不表,也是一种可以理解的认祖现象。古希腊还是古希腊,但中世纪之后的欧洲人不复当年阿蒙,他们突然发现古希腊其实比较可爱。人们说,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此言不虚。

中国的老子生活在与古希腊相当的年代,他也喜欢城邦,叫作“小国寡民”。不过,要想实现小国寡民和平生活的理想,有一个条件需要满足,那就是“老死不相往来”。古希腊城邦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彼此争斗,直至大家玩儿完。中国的春秋战国做不到这一点,于是归于大秦。人生在世,难就难在老死不相往来。如果他是你的亲人,你想去看他。如果他是你的仇人,你想去打他。如果他非亲非仇,但跟你有来往,你想赚他的钱。如果他非亲非仇,跟你也没有来往,你出于好奇还要去了解他——看呐,天边飞来了UFO!老死不相往来,难乎其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