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宫玉河

400亩的豪华庄园 马颊河畔庄园美(1)

4月5日,恰好是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度过了前一天清明节的庄严肃穆和沉静后,人们可以利用这最后一天的假日,一展蹙眉,放飞心情,迎接生活和工作的继续。

恰好,这天是县文联组织的“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创作采风活动”。一抑一扬,世事就这么巧,这么符合中国的中庸之道!

春和景明。上午九点半,县委门口,一众二十余摄影、文学爱好者登上了采风“专车”,奔向城西马家河畔的“康熙探花庄园”。

说起康熙探花庄园,不能不提及康熙年间的探花董讷和英才辈出的董氏家族。

董讷(1639—1701),字兹重,号默庵,祖籍青州府乐安县(今广饶县)。“自大明永乐年间,迁古朵公于平原董路口居焉”。清同治十三年《董氏族谱》尊董文盛为一世,讷为董氏八世。明崇祯十二年十月,董讷出生在一个仕宦家庭。康熙六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累擢至江南总督。为政持大体,有惠於民。左迁去,江南民为立生祠。二十八年,上南巡,民执香跪讷生祠前,求复官讷江南。上还跸,笑谓讷曰:“汝官江南惠及民,民为汝建小庙。”旋以侍读学士复出为漕运总督。累擢至两江总督。为政持大体,有惠于民。因故降官。后以侍读学士再出位漕运总督。死后赐祭葬,追加为正一品。康熙御赐“眷念旧劳”四字。

根据史料记载,董讷去世时,任高家堰(洪泽湖)围堤筑坝工程督修,死在工所。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除了董讷外,董讷之子董思凝,二弟董访,孙董元度(思凝之子)、曾孙董芸,皆为名噪一时、名垂青史的诗人或官员。综观董氏家族近六百年的历史,特别是从九代至十五代中,出了一名探花、二名进士、二名举人、一名秀才,家族中有七位夫人被赠一品夫人。

平恩(平原县城到恩城镇)公路车水马龙。大家说说笑笑间,车就到了马颊河上的辛桥大桥,桥西头南拐,就是花园村,一座巨大的标识牌赫然入目,康熙探花庄园到了。

车逶迤前行,实在是走不动了。因为,一眼望去,前往梨园的路,不算宽,而且路的两侧,排满了小汽车,连东西向的村子主街,也是小车满满。

司机把车停好,我们下车步行。

文联邀请的导游是个上红下黑、一身运动装的健硕姑娘,嘴边一个小话筒,腰间一个四四方方的小扩音器,口齿伶俐,笑容可掬,边走边执行自己的解说任务。

康熙探花庄园,严格地说,是董讷弟弟董调的私人花园。当年种植梨树17棵,形成了这一濒临马家河畔,住宅和后花园为一体的私人庄园。董讷也多次来此驻留,并留下了诗作。请看董讷的这首《宿河畔草庐》:

水曲寻幽墅,

苍苍一径通。

疏荷凉雨后,

半榻暮烟中。

娲篆依苔壁,

渔舠隠荻丛。

悠然多野趣,

欹枕听松风。

其中的河畔,就是指马颊河西的河畔。舠为小船,指的是小船形如刀。

可见,那时的马颊河和马颊河畔是多么的令人神往。

马颊河为古九河之一。因马颊河河势上广下窄,状如马颊而得名。

马颊河发源于濮阳澶州坡,在南关与金堤河相接,东北流经河北省,于莘县董杜庄镇沙王庄西入山东省境,经莘县、冠县、聊城、临清、茌平、高唐、夏津、平原、陵县、临邑、乐陵、庆云和无棣13县市,于无棣县沙头堡东注入渤海。

马颊河河长521公里,其中山东省境内河长448公里,在平原境内全长36.6公里,自腰站镇韩庄入境,流经7个乡镇51个自然村,于三唐乡于圈村流入德州市陵城区,是目前平原县最重要的行洪排涝河道,肩负着龙门水库工业供水、农田灌排和下游县市的调水任务等重要职能。

马颊河奔腾千里,沿岸景色美不胜收。其中,民国期间《续修平原县志》记载的“平原新八景”,有两景就跟马颊河有关。

一个是“长堤桃李”。

马颊河东堤岸,以兴泉寺(尚家庙村西处)为中心南北十余里,逢至每年九月,桃树梨树,果实累累,金黄的梨和粉红的桃点缀于绿叶之中,报答着人们辛勤的汗水和耕耘,漫漫长堤,一望无际,令人油然而生对丰收的喜悦。有诗为证:

长堤十里余,

灿若浣花居。

小憩游春展,

呤情纵目初。

一个是“渔舟夕泛”。

说的是在平原城西南,现大芝坊村西首,傍晚时分,劳累了一天的太阳拖着沉重的脚步,徐徐地落入西山,把最后的一束温柔的晚霞之光撒向这静静的河畔。忽然,渔舟如梭,渔民脸上漾溢着满载而归的喜悦,说笑着聚集村首,晚霞映着笑容,渔歌伴着鱼跳,好一幅鱼蹦虾跳、风光浩然的风景画。有诗为证:

芝隍村接大河滨,

生计多家托钓纶。

羡煞渔舟轻泛泛,

斜阳反照数金鳞。

其实,不难理解,马家河畔不是有个村叫“打渔李”吗,可以猜想,当年李姓先祖应该就是打渔为生,尔后繁衍生息,形成村落。

参加采风的人们,一边听着导游的介绍,一边不失时机地左右开弓,拍下花开满树的景色。

不错,庄园的梨树种植从康熙年间就有记载,现在的树龄长的已有四百多年之久。除梨树外,陆续还有苹果、杏、桃、西瓜、山楂、核桃、樱桃、花生等,有千亩梨树,万亩果园之称。

很快就到了“观景台”,站在台上东望,一块低洼地里,满地的梨树密密匝匝,满树的梨花开得正旺,好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雪白的梨花里,一抹粉红在动,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女子手举一伞,在留影。

文联用心良苦。委托县文化馆的姚翠翠带着四个豆蔻年华、身着汉服的小美女前来助兴。这可满足了这帮好“摄”之徒的猎“色”之心,只见大家,或蹲、或站、或哈腰,举起手机、相机,拍个不停。

小美女们行走在绿树繁花中,嫣然的表情,飘逸的裙摆,婀娜的身姿,娉婷的细步,让人误以为是仙女下凡,更让人误认为是不是蒲松龄笔下的美女狐仙在游园。

蒲松龄的《聊斋》里,有两个平原人,一个是《王成》,一个是《乔女》。《乔女》是《聊斋》系列剧播出的第一部片子,大家都为赵凤霞饰演的女主角乔女的精彩表演叫好,长春电影制片厂文学副厂长张笑天评价说这是赵凤霞演得最成功的一部片子。赵凤霞接到《乔女》的剧本时正在内蒙拍戏,戏一拍完,她就提前一个月赶到《乔女》故事发生地平原县农村体验生活,而体验地点,就有花园村和梨园。可见,这处风水宝地的美丽和魅力。

康熙探花庄园东侧紧邻马颊河7000亩的天然生态湿地,借助马颊河天然绿色河道提供的优良生态环境,近千亩古老的生态果园,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传统民俗,着力打造成集生态采摘、休闲度假、民俗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旅游区。

这一创举,也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实惠。回走的路上,在一片以粉色花瓣为主的果园里,我看到走出来一位红衣老太,凑过去跟老人聊天。老人告诉我,她今年76岁,娘家是本乡张张序班村,婆家就是花园村,丈夫叫李兴奎。老两口有2.5亩承包地,种植了苹果树20多年了。老人说,这100多棵果树,一年下来毛收入能达到一万元,除去肥料等,纯收入能达到8000多元,加上老两口的老人补贴,一年有一万元的生活开支保障,基本不用孩子们资助。

说着,老人满是皱纹的脸上,笑开了花,临走还不忘问我:“你记住我的名儿了吗?我叫龚洪英。”看得出,老人对眼下的生活幸福感满满。

记得20多年前,我在平原工作时,就知道花园村是个果树大村,村里有多个冷库、纸箱厂,后来还创办了产生果茶的厂子,虽然没有成功,不过也是走向市场的有益尝试。

文化是具有传承性的。谁能想到,四百多年前的一个私人庄园,种植了十多棵梨树,竟然造就了今天这么大规模的果木种植区,而且还叫响了“康熙探花庄园”的牌子,如果董探花地下有知,当十分欣慰了。他不但是一个为国家效力的忠臣,还无意间对后世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引领,我们不能忘记他。

中午,在县城“枫林阁”吃午饭。我忽然意识到,这又是一件巧事:“庄园”的百花争艳,姹紫嫣红,是春的意境。“枫林阁”之“枫”,最美时节是秋叶正红,这不正好预示着我们这次采风对应了“春华秋实”吗?!

好了,赶紧下笔,给文联交“作业”。

400亩的豪华庄园 马颊河畔庄园美(2)

400亩的豪华庄园 马颊河畔庄园美(3)

400亩的豪华庄园 马颊河畔庄园美(4)

400亩的豪华庄园 马颊河畔庄园美(5)

作者简介:宫玉河,男,1965年出生,德州市平原县人。就职农行德州分行,高级政工师。中国农业银行作协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德州市作协会员。

壹点号玉河微澜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