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奈良美智: Make your mess your message 个人无意识主义者的成功

如同爱情, 当我们在选择热爱的事物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是在选择我爱什么,也是在选择面对热爱的对象时呈现出的那一瞬间的自己。 而我所热爱的奈良美智,给我的,正是那一闪而过而过的自己的内心,可能是对世界的防备, 温柔,对抗和躲避。 他给我们的,就是这样的一扇任意门,用他的想象力带着我们逃避这个残酷世界, 害怕的时候, 愤怒的时候, 供给一个让我们可以暂时躲一躲,缓一缓的宇宙, 门后一片星光灿烂, 温柔无限。

发生的事情就已经发生了, 尚未发生的事情仍然未发生 。 [1]

make your mess your message.

奈良美智真实身高(奈良美智从褶皱走出)(1)

公元1959年12月5日,

在这个令人敬爱的太阳系第3颗行星诞生下来的日子里,

虽然我活下来了,

但有一天绝对会面临死亡。

因为我明白这是必然,

所以我并不悲伤。

总有一天在某个地方……

街角、展览的会场或电车中……

如果真的遇见了,

请叫我一声。

这是艺术家奈良美智的自传《小星星通信》里他对这个世界的喊话。

大概我们终会相遇,所以我们今天就在这样一个虚拟的空间里,和奈良美智SAY Hi~

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位更完整的奈良,用他自己的话说,想要和艺术家产生共鸣,不是了解表面上看得见的东西,而是要好好看背后的一切,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与他共处一个位置,同样的视线,感同身受。也希望大家看到他标志性的娃娃和大狗的时候,不是只是会说一个可爱。

孤独地热爱摇滚乐的少年

奈良美智真实身高(奈良美智从褶皱走出)(2)

我对奈良有个感觉,就是个从褶皱仰望世界,并成功走向了他所仰望的世界的小镇青年。

他出生的1959年的12月,他出生在了日本北部的青森县-这是个日本降雪量最大的地方,偏远落后而且封闭,一到冬天,天气就会冷的让人很丧。这个地方离福岛核电站很近, 你知道核电站一般都是会建在那种很偏远离人群的地方,你就可以想象下青森的地理位置只偏远了。 你知道 在东京举办奥运会的时候,东京已经满地高架桥, 新干线也开通了,已经很现代化了, 可是这个小县城连条马路都没有, 在奈良最初的记忆里,他的这个家乡还得用平板车运垃圾, 街头还有人买狗和兔子皮。

不过虽然穷得叮当响, 像我们三四线城市一样, 好处就是不卷, 奈良童年还是蛮自由自在的。 奈良的父母都是双职工,这在那个时候的日本还是挺常见的,朝鲜战争后日本正好在经济迅速恢复的时期, 和现在的日本一样, 有钱的女性结婚后才能全职主妇, 但奈良家经济并不好, 所以奈良的父母都需要做高强度的全职工作。

奈良还有两个哥哥, 一个大他8岁,一个大他9岁, 中间还有个早夭的姐姐, 据说他父母就是准备给这个没有出生的姐姐取名叫做美智子, 后来奈良出生后, 他们就把子去掉, 给这个最小的男孩取名叫做了美智。所以好多国人在只看奈良的大头娃娃和听到他的名字的时候, 第一反应就是, 哦,是个好像还挺少女的。。少女,虽然他本人确实感觉挺少女心的, 哈哈哈。

比起哥哥们的年龄,大孩子对小p孩估计都是很不屑和嫌弃,不愿意带着一起玩 加上父母太忙完全没空看顾他,小奈良的童年被认为性格孤僻, 不爱讲话, 老师给他的评语是上课精神不集中, 总爱看窗外, 还有空想癖。 还老和苹果树聊天,6岁还自己就出了本绘本《企鹅物语》讲的是自己和小猫咪 chako 一起从北极和南极旅行的冒险故事。

而且我觉得很有趣的是看了这么多奈良的资料, 发现小时的奈良和青少年期的奈良展现是截然不同的表象人格: 你看他小时后是个孤僻不爱讲话的小朋友,长大了却是个能侃侃而谈很会交朋友的男子。 心理学层面上来说,这也是蛮有趣的。

奈良美智真实身高(奈良美智从褶皱走出)(3)

奈良是个有着老灵魂的天才型选手, 当然了,一个天才的诞生和长成,得益于他原生家庭的宽松和自由的氛围, 双职工父母太忙碌,又在60-70年代那个经济快速发展期, 他父母别无选择地让奈良和两个哥哥成为钥匙儿童, 给了他们足够的信任和自由成长的空间,反而给了他很多自由的空间。-这点和安藤的外婆好像有点像:

奈良美智真实身高(奈良美智从褶皱走出)(4)

老爸老妈对他宽松到什么程度呢? 他6 岁多一个小娃娃自己坐电车到终点站 ,一直到天黑,才被路过的好心阿姨送到警察局, 他老爸老妈把他带回来后,也没请他吃竹笋炒肉丝也没下禁足令,只是让他出门前需要告诉家里去哪里,然后就可以想去哪里去那里。

他沉迷于听摇滚朋克,玩音乐买唱片, 下课后还一个中学生还去一起经营一家摇滚咖啡馆,当DJ。 他老爸老妈也毫无二话。你想想咱们的爸妈。 他高中毕业考上了大学雕塑系,然后不感兴趣决定复读,他家老两口连他考上哪所大学都不知道, 也是很绝。所以很多资料把奈良美智的成功总结出123,却少谈到原生家庭对他的这块影响,我觉得还是很值得聊聊的。

不过除了原生家庭的宽松自由, 青森,这片神奇的土地 也给了奈良美智精神和内在更多的滋养,在奈良的小星星通信里,他有一张手绘的记忆里的家乡,从图上可以看出, 他的活动半径和青森的驻日美军基地特别近。1960年初,越战爆发。1975年,美国撤退结束了战争。

尤其在1951年爆发朝鲜战争后,美国和西方意识到如果不发展日本,他们在远东就很难有足够应对共产主义集团的力量,而且日本作为制约朝鲜和中国的地理位置不容小觑。所以从1952年美国给予日本独立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不断向日本输出经济,文化等资源,日本也在这个时期迈入经济繁荣,设计业也得到空前重视,很多设计工作室争相而出。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所以1959年出生的奈良算是在日本的黄金时期,许多由美国带来的西方资源都可以接触到。

这期间涌现了大量优秀的、具有反战思想的摇滚音乐,这些音乐通过驻日美军的电台也进入了小奈良的世界里。 奈良美智对音乐,尤其对朋克的喜爱也是周所周知了,他的作品风格,也被成为艺术界的朋克, 从小就养成就养成了一边听收音机一边画画的习惯。 五年级的时候,还自己做了个矿石收音机,收听音乐电台的节目。

矿石收音机是指用天线、地线以及基本调谐回路和矿石做检波器而组成的没有放大电路的无源收音机,它是最简单的无线电接收装置,主要用于中波公众无线电广播的接收。大家习惯把那些不使用电源,电路里只有一个半导体元件的收音机统称为“矿石收音机”。

奈良美智真实身高(奈良美智从褶皱走出)(5)

在这次的上海的奈良美智展第一个房间,入眼就是他的唱片墙,整面唱片墙展现了他的广泛收藏:384件由奈良美智亲自收藏的黑胶,通过音乐的视角审视了他横跨1984年到2021年的作品。

从大卫·鲍依到鲍勃·迪伦,从ELP到绯红之王,奈良美智的音乐品位透露着普世、前卫、反叛,”民谣、摇滚、蓝调、灵魂和朋克,这些音乐陪伴着他的成长,也成为他的艺术启蒙。奈良美智从中学时期就开始收集黑胶唱片,作为发烧友,他的音乐品味开始脱离主流, 把几乎所有的打工钱都用来买唱片, 审美也越来越小众,从老牌词曲,美洲南部摇滚,还有BOB DYLAN代表白人根源音乐,转向雷蒙斯的朋克, 尼尔杨终身推。我觉得他真的是有颗老灵魂。 而且随着自己的专业度提升,他还会想国外的小众厂牌去购买唱片。

而且这时期摄取的大量的反战主题和摇滚精神,也处处渗透在他比较早期的作品中,他的早期作品都的娃娃们都会拿着乐器 吉他拉,鼓或话筒,或者干脆写上ROCK N ROLL , NO WAR之类的。 他早期的画作特点还是比较鲜明的, 首先是较多采用浮世绘的粗黑线条, 再结合喜欢的摇滚朋克音乐的歌词或明确的符号来传递意图,这点很不同于他成熟期的风格了了。

这个有着老灵魂的高中生这时候对亚文化的痴迷和了解,让他交到了很多一样热爱摇滚的文艺青年们,什么live house的老板爵士咖啡馆主理人, 有一天,竟然还被邀约一起参与经营把车库改摇滚咖啡馆的的创业计划。青少年的听过的音乐, 唱过的歌词, 除了给了奈良摇滚精神, 街头亚文化的气质, 对主流的反叛和理性思考,唱片封面也给了让奈良得以西方视觉艺术,波普艺术等先锋艺术和艺术家的审美启蒙, 他说“唱片封面是最早打动我的视觉艺术作品,作为一个在没有博物馆的农村里长大的孩子,这就是我的艺术初体验。”

在纪录片跟着奈良美智去旅行,记录了他的创作习惯, 和小时候一样, 破破的音响播放大音量摇滚乐,他说自己的画画•不打画稿的,画狗的人会先拍摄狗的照片,画人物肖像的人则会参考各种时尚杂志,而我却是一边听着鲍勃・迪伦、莱昂纳德・科恩、尼克・德雷克、尼尔・扬等人的音乐,等画面漫漫浮现出来。 所以真的, 他才会说他曾表示:“如果观者能够看透(我的)作品表面的情感冲击,感受到一种动人的平静与深沉,那么毋庸置疑,这正是因为我受到了这种音乐的影响。

就这样一般玩着摇滚一边不成系统的画画,偶尔也被咖啡馆客人夸着画的很像大人的话,可以去考美术学院的小镇青年奈良, 浪浪荡荡的来了东京补习班, 开启了顺遂但有点不一般的考学之路

总在绕远路的人生

在我看来,奈良有他自己专注的事,柴可夫斯基说“音乐是上天给人类最好的礼物”,你很难量化音乐能带给人什么,但青年时期陪伴过的音乐一定是影响深远长久的。现在那些音乐节目,大家刷的最多就是爷青回啊,大爷的青春又回来了,很少有看到说听到一首新歌然后说我想起我的童年了,对吧。而且坊间有个说法,学音乐的孩子他不容易变坏,我记得大学那会儿我们玩乐队,学校里有一只特别牛的,一个个留着长发穿着破牛仔裤,块头很大,旁人看觉得他们很凶,其实他们比谁都温和近人,你问他们一些不懂的问题都能很耐心的回答,你和他们聊乐队聊音乐,他们真的就和你宿舍上铺的哥们一样,特别真诚亲切。

绕回来说,奈良的这个人生版本和我们经常听到的成功学人生很不一样啊,我们最近讲的这几位成功之路都有点坎坷,最早佐藤大考了早稻田的建筑系结果毕业去做了工业设计,安藤连大学都没读揣着钢镚儿就去欧洲旅游了,再到奈良美智,拿着学费去旅游,回来当了老师,事业编制啊,不满足,觉得我要活到老学到老,又去德国进修。所以经常有人说“祝你一帆风顺”,我觉得没有什么事可以一帆风顺的对吧,就像奈良美智自己说,我的人生总是在绕远路。小的时候上学爱绕远路,一个人看看花花草草,想想隔壁的女同学(笑),19岁高考考上美术大学的雕塑系

讲一讲他19岁时是怎么考上这个雕塑系的: 他高中的时候到了东京上一个很大型的补习班(日本新东方)。然后有一天,他被莫名的送了一张裸体写生课的听课票,他当时内心一万个年头: 小时候被说很会画画的夸奖, 还有激动人心听课票上乍眼的裸体两个字,于是决定去听课。 怀抱着对这两个字的期待, 去上课的奈良大失所望, 见到的是一位脱光的随处可见的中年阿姨, 大受打击的17岁奈良,才可以冷静的投入绘画之中,写生作品还被老师大为夸奖,以为他是专业的艺考生,鼓励他考美大, 在种种机缘巧合之下, 这位天才型选手在上了短短一两个月的素描课后, 策略性地️报考了美术大学的雕塑专业,因为只有这个专业可以只考素描, 然后,考上了。。。然后也没去报道。 但是坚定了自己考美大的决心, 复读了一年后,考上了武藏美术大学。

虽然考上了,但他依然有颗想飞的心,大二的时候,拿着自己的学费,作为一个背包客,潇洒的去了欧洲旅行,住青旅,结交虽然语言不通,但聊到音乐和电影就可以通宵的世界各路文青。我觉得他和安藤都极度勇敢,当时日本走出去的人并不多,更别说一句英语不懂, 就能背包上路异国流浪几个月,非常嬉皮士。

花光了所有学费后,嬉皮士奈良只能退学了。。。。依照惯例,他老爸老妈依旧不知道他是因为花光了学费。 然后。。这位考试天才, x爱知县立艺术大学, 因为便宜。。爱知县应该很多朋友们知道吧,就是灌篮高手里的爱知县!! 而且他在这里读到了研究生毕业,还差点读到了博士,他们艺术院系的,只要毕业作品被大学买走了,就可以直博,结果他因为不记得提交书面申请的截止日, 成功擦肩而过。 不过他是个很随命的人, 依然一边创作一边给艺考的美术生们上课。

他也很享受被学生喊老师的日子。 他是那种很开放喜欢讲故事, 聊经历的老师, 很受欢迎的。 还经常把学生们拉去看电影,听演唱会。 所以他后来离开日本去德国留学的时候,可有一堆学生松送到了机场。 人的知识边界是很有意思的, 你知道的越多, 未知的边界就越大, 越能知道自己的无知。 所以当了几年预备美术学校的老师的奈良, 越来越觉得,自己似乎应该重新当回学生。

于是他选择了 德国-杜塞尔多夫。-是当时德国表现主义的大本营

他德国的留学经历算是开始起飞了。奈良美智在德国待了12年,28岁的时候开始在德国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求学。而且又是很有勇气的29岁当回大一学生,据他回忆,杜塞尔多夫和家乡青森一样很冷,而且由于语言不通,完全没法向老师解释自己的创作意图,这在现在的留学生想来简直无法想象啊,怎么可能没上语言学校, 去陌生国家上课,简直天书,不过真的奈良这个小镇青年的人生就是开挂, 勇气没话说, 人品也好的很: 以第一名成绩考入,而且自己没法解释自己画的时候,他的同学,尤其女同学,他自己强调,都会帮他解释,他的画, 然后和老师的上课,两个人在一间画室,面对同一个画布, 老师画完,奈良再擦掉重画, 然后老师擦掉他的画, 再画上自己的画, 就这样一言不发的上了几个小时的绘画battle。。。

虽然说来轻描淡写, 不过头几年陌生语言环境内,奈良还是想是回到了青森的时候,面对这茫茫大雪一般的和人群保持距离的自己。 所以更回归到自我,也开始找到了自己的作品符号并定型。所以人都是需要窗口去表达, 越远离人群,越是有表达的欲望, 像是不被理解,只能通过作品表达的梵高,像是,那天听圆桌派 人艺的那期,说如何培养台上的表达, 那就是先让两个人能坐在空间的对角, 然后开始用不出声的念台词,来回几次,后才能用声音来念,这时的台词就会特别富有气息和表情, 所以被压抑的表达,总会找到裂缝更加喷涌。就像他也是少有的很频繁更新twitter的艺术家。开始的前两年他基本都在躲在人群之外,像极了他孤单的童年。当自己在寝室里的时候,像是可以和8岁时候的自己对话一样。

杜塞尔多夫的环境就像是唤醒了一直在兜兜转转的灵魂,他画画的心情也开始发生了转变。在过去他画画是来刷存在感的,有丰富的背景有各种夸张表情的人物,后来作画成为了他与自己对话的窗口,画上的人即是他,又胜过他。大家熟知的小女孩的形象也是诞生于这个时期。他也逐步向内观察自己的内心,他开心的时候不会画画,只有感到愤怒,孤单,难过的时候,才画画。

所以他很多小女孩看起来表情都比较有怒气。

奈良美智真实身高(奈良美智从褶皱走出)(6)

这个时期的小女孩表情很鲜明,而且去除了没有意义的背景。结束学生生涯的奈良正式作为艺术家出道,依然是开挂的职场人生, 第一年收到阿姆斯特丹画廊的邀请,第二年收到了科隆画廊的邀请,画廊还帮他找了工作室,这对于大部分苦哈哈的清贫艺术家来说,简直是职场天花板了吧。

他有一张在德国的照片,穿着黑色夹克外套,坐在一堆颜料中间,裤子和鞋上布满星星点点的水彩,留着个鸟窝一样的发型,那会儿很年轻啊,艺术气质还没显现。

这时依然是朋克奈良,。这会还没沉淀出来,那会他还做兼职,不挑轻松的活,比如去机场接送日本客人等等,不过我还是不太理解坚决不接受接送的这种轻松的活? 钱多事少,而是选择去日料店洗盘子或者布置展厅等的体力活。1994年他从杜塞尔夫艺术学院毕业,搬到科隆。他在科隆的工作室,是和一位患有自闭症和癫痫的美国艺术家唐•亚瑟共有的,他称之为唐老师。唐老师才华横溢,对他帮助很大,但却“无法适应普通生活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从不整理房间,而且总是在他们俩共用的厨房流理台清洗下半身,使得他不得不无数次面对其裸体(泪流满面)……你看看果然总有更奇怪的艺术家, 我就觉得奈良真是个很接地气非常正常的一位。。艺术家了

他后来去美国还和村上隆成为了室友,两个人也是风格迥异,村上隆据说当时就一直各种电话,传真 和工作室画廊接洽,搞商业, 而且奈良就一人在工作室里搞创作。 他们在98年同时成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艺术硕士专业的客座教授。而且他们当时都受到了小山登美夫画廊的力推,是这些日本重量级艺术家进军国际的幕后推手。

奈良在德国呆了12年后,当时其实差点就可以拿德国的绿卡了。

因为他住和搞创作的那个仓库工作室要被拆掉了, 他想着正好接下去有个展, 就毫无留恋的回了日本。 对离开德国,他好像真的一点都没有不舍。 不过当时已经有在国际上有点名气了, 专精于当代艺术的小山登美夫画廊, 已经帮村上隆和奈良开始在知名的展上开始运作, 画作也开始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也是典型墙外开花墙内红,所以在日本也为更多的人熟知。

回到原点 - 2011年地震找不到方向的时候就回归原点,与世界和解

虽然在商业上和圈内都有很好的口碑, 奈良开始进入了第一次的创作迷茫器,他在与garf联合创作的a to z 结束后, 就开始突然不知道作为独立艺术家应该如何独自创作, 与自我的沟通仿佛断了似的, 所以他转型到了陶土创作, 参加了信乐的陶艺驻留项目。 从0开始学习与土对话, 回归自我, 在无数次的烧成,出窑的过程中,作为独立艺术家的奈良终于找回了自己。 他的一些大型的陶土作品,源自于此。

2011年311的日本地震大家应该都还有印象,9级的强震,引发了巨大的海啸以及福岛核电站的爆炸,这次地震被评级为世界第四大地震,也是日本自1900年以来最强的一次。奈良的家乡青森恰好就在福岛核电站附近,他的家人在这次地震中与死神擦肩而过。极度悲伤的他那段时间什么都创作不出来。

所以他在这期间创作的作品线条更柔和,沉静, 不再是以前那个拿着刀防备着成人世界的小女孩,而是更悲悯,眼里有光彩的长大了一点的娃娃,雕塑作品的姿态很多都带着默哀的姿态,凹凸不平的肌理,面孔冷静或冷漠,宛如神明一样眼眸半合,神态冷凝慈悲, 他看到了世界,感受到了世界。

奈良美智真实身高(奈良美智从褶皱走出)(7)

除了陶土,装置艺术,油画, 奈良还出了一本很奈良的绘本 叫做《孤单的小狗》但我比较喜欢他台版的名字,叫做《孤单的大狗》,他讲的是一只狗狗, 因为个头太大了 ,所有人都看不到他,所以它非常孤单, 没有朋友,直到有一天,它遇见了一个小女孩, 她沿着狗狗的腿一直往上爬, 爬到了狗狗的头上 互相对视, 变成了好朋友。 这本孤单的大狗,如绘本的献语所说, 这本书献给所有身障的孩子。 不管你多么孤单, 在某个地方, 总有某个人, 在某个地方, 等待与你相遇, 四处看看,你就会发现他们。多么温柔有爱的心意啊。

向世界问问为什么?

奈良美智为何成功?美育教育的反思?中国艺术展览市场讨论

有一个说法, 哪里有钱,哪里就有大艺术家,话糙理不糙 ,当代艺术里, 美国和东方的日本都完全应证了这个说法。 日本作为亚洲第一个向西转的国家,在向西方意识形态和经济制度靠拢的过程中, 日本的亚文化和美学也在反方向输出影响西方世界。 奈良的成功就离不开这个背景。 美学的渗透和金钱的力量。

一个很重要的线索就是浮世绘对现代主义的影响,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印象派已经开始有浮世绘的影子, 莫奈就画过穿着和服的白人女性, 梵高也用油画来临摹浮世绘, 当时的欧洲人对古典主义技法的深度空间已经很厌倦了, 他们喜欢平面,所以很喜欢平面艺术和东方艺术。浮世绘基本上也是江户时代的漫画, 着重刻画现实和市井生活,而且很大程度还和日本的情色产业相关。历史上已经有一定的东方审美基础铺垫了。

浮世绘风格对于欧洲“新艺术”运动具有很重要的影响。日本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与西方的设计关系是互相补充的关系。奈良还曾做过一系列"恶搞"浮世绘的作品,在画作加上了自己的小女孩,用凶狠的眼神与画中的女子相视,并且加上歌词,像是对传统的的反抗与重新解读。

奈良美智真实身高(奈良美智从褶皱走出)(8)

后来到近代日漫的世界性的风靡, 让西方世界对奈良这种处理的擦印,网格化和符号化接受度特别高。 另外在战后反战反精英文化的大背景下, 审美趣味一步步普世化, 艺术家不像以前需要专注讨好精英阶层和宫廷贵族审美。 这也可以是反战后现代思潮和亚文化的一个胜利。 你再回想下奈良,或者村上隆的作品风格和各自是怎长大的,他们是看着bob Dylan, 尼尔杨长大的一代,对反战和嬉皮士毫不陌生,所以在他的娃娃大狗这些符号的选择上,作品的意识传达, 是很讨好市场的。

他在2014年有一副作品《愿世界和平》,画中的小女孩右眼里有和平符号,左眼里有基督十字架,伊斯兰星月以及犹太戴维之星这世界上最广为流传的三种宗教。这是奈良美智为数不多在瞳孔中有符号的画作之一,也是6幅有粉色背景的画作之一。当时佳士得给到的估价是8800万港币。

奈良美智真实身高(奈良美智从褶皱走出)(9)

另外,就是随着战后,西方世界的产业转移, 亚洲经济实力的提高, 从60年代开始, 亚洲作为当代艺术的主要消费群体的购买力和话语权在不断提高。日本人在这方面是走在前面的,他们不只有一群愿意买画的消费群体,也有一批能成功代理 并且把艺术家推向国际的牛逼画廊, 比如前面说过的小山登美夫画廊, 在代理村上隆和奈良美智的过程中,手段完全不输贝浩登这些老牌画廊,推着他们的作品价格一路上涨,这在近几年的香港拍卖纪录就可见一斑,当然了, 亚洲买家在这里贡献不少。2019年奈良的作品拍出创纪录的1.9亿成了日本最贵的艺术家。想想奈良和梵高的境遇,不得不再次感慨奈良这该死的幸运。

而且,奈良一直保持着对世界的观察思考,一直保持着很旺盛的创作力, 作品也一直保持着与世界的对话和精神世界的脉动, 比如 地震后的雕塑,夜晚的朝圣者, 比如新冠后的作品《轻霾之日》的眼睛宛如宇宙般多彩, 罩着十字眼罩的女孩, 就反应了疫情时代下人们对于生活和世界的理解的不确定性,这种对世界的体贴共情,也是奈良受到圈内圈外人认可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奈良美智真实身高(奈良美智从褶皱走出)(10)

而且现在各路媒体平台实在是太发达了。 像奈良本人就是很热衷于发twitter分享自己的生活,通过纪录片比如和奈良美智去旅行,除了传统的办展,发表周边, 有着比前辈们太多太多的方式保持着安全距离的让自己和人群一起,你甚至可以也想像, 在中国, 随着抖音等平台的铺天盖地元宇宙的铺开, 艺术审美趣味的走向可能会进一步下沉和分化, 会需要我们用更多的想象力, 去探索艺术的边界, 所以,下一个奈良美智,可能不那么奈良,可是可能会更有趣。

而且这几年美学教育被多次提及,你也会看到很多线下的展览越来越多,这一块的市场确实在发展。尤其在儿童艺术启蒙这块。

首先是年龄吧, 儿童艺术启蒙的年龄更早一些, 参与的方式也更多元, 但是国内一流的儿童美术馆或儿童友好的艺术展览却很少,我好像比较少看到有专门带领小朋友看展的活动,小朋友们只能交叉在大人视角中,不可避免会有一些阻碍。国外从很小的时候,家长或者学校就会组织孩子们到博物馆展览馆参观,即便是卢浮宫这样顶级的博物馆,你也会经常看到一群小学生盘坐在地上听老师讲讲艺术品和背后的故事。 而且通常会开放一个儿童特殊通道, 印制专门儿童版的导览, 会有更多的互动环节,比如印章打卡,或者小游戏, 在展览中也会设专门的空间,陈列艺术品的复制品,来给参展的小朋友进行碰触感受。 还可以亲手制作一些艺术品,让孩子们与艺术的有更多的亲近感。

当然了, 还有家长的身教了是最直接影响孩子参展礼仪的了。 毕竟参展的体验其实也应该是个闭环体验,感受作品, 可不止美与丑那么简单, 如果收获了一堆的nonono, 那孩子们对艺术的感受就会缺了那么一环。

毕竟孩子们对艺术的感受力可能是我们望尘莫及的, 看过和奈良美智去旅行的纪录片, 在粉丝见面对上, 当广大现场粉丝对奈良的问题都集中在,什么时候结婚啊,之类的的时候, 只有那个7岁的小姑娘,真正看懂了奈良,他对奈良说, 在我悲伤的时候,我想大声呼喊你的名字。 所以,不要轻易和孩子说不,而是应该让他们更自由的去体验去感受艺术的能量。 可能是美商,也可能是疗愈。 吴冠中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现在的文盲不多了, 但美盲很多。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国内有很多的儿童美育机构,但往往都过分功利和商业化。功利怎么理解,小提琴培训,艺术培训,好像我们提到美育,第一个想到的都会是送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就如同多年来一直投身于美育的台湾画家蒋勋所说,美育不等于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应该是美育的一种方式方法。那家长们把孩子送去培训班,最常见的是什么?一群的家长围在门口刷手机。我不能说这种方式不可取,但它基本剥离了美育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父母带给孩子的温度和情感传递。如果这个艺术教育还涉及到考级,被量化,那孩子真正愿意去感受艺术感受艺术带来的对心灵的震撼的意愿,还剩多少呢?

蒋勋曾经在一堂鉴赏课上播放了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结果有一位学生听后泪流满面,他说他很想给他打满分,但又觉得不合适。

奈良美智让我最羡慕的一点,是自由。不活在别人的目光和期待里,和自己对话,拥有一个独处的小宇宙;和周围的一切对话,哪怕砖墙都富有生命。我们有多少次被周围的声音从自己专注的事情里拉了出来,回到现实里的我们像极了离开舞台的喜剧演员 - 变成了小丑。我曾几何时想一头扎进那些被大人们看似垃圾的玩意儿中,却又要担惊受怕地想起从小被灌输的龟兔赛跑的故事,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说社会卷,其实我们从小时候就在卷了,只是现在长大了而已。

很喜欢村上村树的再袭面包店的开头,想用它结束我们今天奈良美智的故事,非常代表我们看到的这个奈良: 世上既有带来正确结果的不正确选择, 也有造成不正确结果的正确选择, 为了避免这种非理性, 我们有必要采取实际上什么也未选择的立场,大致说来, 我是依据这样的思考来过生活的, 发生的事情就已经发生了, 尚未发生的事情仍然未发生 。 [2]

以上就是我们的奈良美智, 但我们还要一起期待尚未发生的事情,希望新一年有机会拜访奈良美智的N' yard 工作室, 看看8米的青森之犬,去青森奈良美智发小的小酒馆《盲人,哑者 狂人的收容保护所》喝一杯呢。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