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外卖送单的真实感受(日送65单的外卖员流调刷屏)(1)

□林诗堙(重庆大学)

近日,山西定襄县公布的一份密接人员流调报告在网络刷屏。报告中,外卖员张某于11月2日从早上6点接单到晚上近12点,这一天他共跑了65单,中途只吃了一顿饭。7日下午,该骑手发文表示正在接受隔离观察,并写道“希望大家理解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小县城普普通通的骑手。”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作为“病毒传播轨迹信息化身”的流调报告成为人们的一种生命叙事文本,记录着每一个感染者的生命轨迹和自我经验,成为反映特殊时代背景下社会公众日常生活的重要媒介镜像。起早贪黑,一天只吃一餐的外卖小哥牵动人们的心;“流调中最辛苦的中国人”辛苦奔波,千里寻子的故事因一份流调被公众所关注……流调复原了许多中国人真实的生活面貌。

人们注视和关注他人,是因为从“他者之镜”中,看到自己的存在。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我们并非那些有着辉煌业绩与崇高声望的历史人物,而是福柯笔下“注定要匆匆一世,却没有留下一丝痕迹的千千万万的存在者”。福柯将这样一群人称之为“无名者”。每一个你我都有可能因为一次与病毒偶然而短暂的交锋,而被世界看见。每一个你我都可能在奋力为生活奔波,因要担起生活的重压而披荆斩棘。“无名者”一生的只言片语偶然被世界听见,正如外卖小哥所言“这不过是我平凡的一天”。在冷酷的现实里,被看见,被关注,让无数个平凡而普通的人因共情而心生震颤。

流调里个体的生命叙事映照出了社会某一群体与圈层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冰冷的确诊数字被消解,那些普通人的生活图景逐渐铺展开来。外卖小哥争分夺秒不停歇的接单,去掉吃饭的钱,一天到手却不到200元。意外走红,也没想过以开直播等方式挣钱,他表示“别人救济,也救济不了一辈子”。这份勤奋踏实令人动容。在疫情下,人们关注到日夜颠倒的夜间工作者、争分夺秒的外卖配送员、马不停蹄的网约车司机、身兼多职的外来打工者,凌晨1点离家的生鲜摊主,流调信息折射了打工者、普通人的艰辛生活,引发无数网友“破防”。不同职业,不同社会身份,不同代际与圈层,其生活轨迹或紧凑密麻,或单调平淡,但都折射出直面人生的勇敢态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与热切追求。

流调信息让无数个“无名者”被看见,然而,有时也因疫情信息的非理性解读与传播严重侵犯到相关者的隐私与权益,此次事件中外卖小哥对于“网暴”的担忧,绝非个例。成都女孩被“网暴”、石家庄夫妻私生活被曝光、北京教授深陷出轨谣言……可见流调信息传播的另一面——充斥着坑蒙拐骗、愤世嫉俗、唯利是图、网络暴力等种种不良倾向。看见彼此的苦难,是因为人们并非永远冷漠。因此,公众也须充分认识在公共事务中的角色与责任,为健康知识、抗疫正能量、社会主流价值的传播提供更多资源与空间。

著名学者项飙曾说面对每一位为生活奔波的普通人,“我们不仅仅要把光打过去,还要发现他们的美。这个美也许是低到泥土里的、带着印记的、带着不堪重负的。但是这个美是有其内在独特的价值,是福柯笔下‘无名者’的美,需要我们自觉的价值关怀。”即便站在不同的生命经验里,我们也因这种美在重新建构一个充满温情连接的小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