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劳秀斯的老婆(法窗夜话格劳秀斯夫人玛利亚)(1)

众所周知,胡果·格劳秀斯(Hugo Grotius)乃国际法之鼻祖,其著作《战争与和平法》(De jure belli ac pacis)乃国际法之源泉。

《战争与和平法》堪称国际法经典中之经典,然而,近代文明世界能受此巨著之恩惠、永浴其惠泽,皆拜格劳秀斯夫人玛利亚(Maria)所赐。

胡果·格劳秀斯1583年生于荷兰,幼时颖悟绝伦,人称神童,九岁即能以拉丁文作诗,人人惊叹,十一岁入莱顿大学,十五岁既已著述。同年随荷兰公使访法,国王亨利四世激赏少年之非凡天才,授以黄金颈饰,赞其为“荷兰之奇迹” (Voila le Miracle de la Holland!)。 格劳秀斯十六岁获法学博士学位,十七岁成为律师,其慷慨雄辩响彻法庭,名声大噪。二十岁任荷兰政府之国史编纂官,二十四岁任检察长之高职,其扬名立万之迅猛,乃荷兰前所未闻。

1608年,格劳秀斯与玛利亚·范·瑞丝伯格小姐(Maria van Reigesberg)缔结良缘,格劳秀斯得此贤妻,日后竟关乎国际法之起源史。

1613年,格劳秀斯奉荷兰政府之命出使英国,尔后归国,正当荷兰阿明尼乌教徒与高马勒斯教徒争斗白热化之时,国内甚为混乱。

格劳秀斯本属阿明尼乌派,而当时荷兰总督毛里茨乃高马勒斯党,以武力毁宪法(Coup d'etat),逮捕格劳秀斯等反对派人士入狱,并悉数没收其财产,处以终身监禁,禁闭于离霍林赫姆(Gorkum)不远之罗维斯退因城堡内。禁闭中,政府每日仅发24stuiver(相当于日元45钱6厘)。格劳秀斯因与政府为敌而受迫害,不屑嗟来之食,玛利亚夫人见之,遂自行打点,送入狱中。

格劳秀斯之监禁,初始甚严,其父亦求而不得见。尔后玛利亚夫人恳请会面之时,典狱官问之曰:“汝若入内,则再不能出。若出之,则再无入之可能。汝不厌与夫于狱中耗尽一生乎?”玛利亚夫人闻此条件,未有丝毫踌躇,即刻应之,甘愿自入囹圄,与夫一生共苦于铁窗之下。

当时格劳秀斯年仅三十六,虽为终身监禁,然未有丝毫绝望,虽身在狱中,却受夫人之慰藉与鼓励,从此潜心著书。后得典狱官之许可,托霍林赫姆之友人以匣装书送入,每周一次,周而复始,且衣物亦可送出浆洗。

玛利亚夫人与夫婿共度狱中生活已一年有半,其间,两人不断伺机以逃。夫妇两人每周送出之匣,所装之物皆为古书、污衣,狱吏观之索然无味,经年累月,检查亦渐宽,终至未开盖而通行之。

玛利亚夫人终盼来望眼欲穿之机会。夫人见时机成熟,遂劝夫冒险脱狱,计划乘守兵懒怠之时,令夫匿身匣中,使其得救。然知易行难,实施之种种困难与危险自不待言,故两人再三筹谋,未敢轻易下手。即便平素监守之将卒放松警惕,然倘有一兵怪之,或偶揭其盖,则连日之苦劳便一朝付之东水,万事皆休。况且匣长仅三尺五寸,只可勉强容身。故出城后至霍林赫姆,格劳秀斯须得忍受曲身之态,若运送之人夫将其倒置,或投掷之,则恐危及生命。

且匣盖密封,易招窒息之祸。

万般情形令玛利亚夫人不得不处心积虑,先将密计告知过去知心之忠仆忠婢,嘱其于城外接收之,直送至霍林赫姆之友人宅中。此外,夫人于匣上凿一孔,可通气,并时令夫婿入内试验,至此,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日两人偶尔获知,典狱司令官因公务外出。此乃天赐良机,玛利亚夫人乘机宣称夫婿罹患传染病,令监守兵避免出入两人之监房,并拜访司令官之妻,告知因夫近日染病,无法读写,望能先将书籍送返至霍林赫姆。获许可后,夫人即刻归狱,依计藏夫于匣中,令士兵二人将其搬出。一兵诧异其重于往常,问曰:“莫非内藏阿明尼乌教徒?”暴露之势,间不容发矣。当是时,若玛利亚夫人无才智胆略,文明世界或要待数十年后方能等来国际法之发达。夫人声色自若,含笑答曰:“没错,内藏阿明尼乌教徒之书。”士兵闻之,终未开盖,便将其运至城外。

一忠仆依夫人之命,于城外接收此匣,即刻装船,借运河之便,将其送至霍林赫姆。因夫人千叮万嘱,忠仆密切留意船夫一举一动,令其小心处置,禁止倒置或投掷。船抵岸,船夫意欲以一橇载之以便发送,所幸一忠婢已早早在此等候,托言内有易损之物,故自行送之,遂以担架抬之,依夫人之命,直送至格劳秀斯之友人阿德里安·戴茨勒(Adriaen Daetselaer) 宅中。重获自由的格劳秀斯易装为瓦工,持一镘刀连夜出逃,奔赴安特卫普,随后跨越国境,并修书一封至荷兰议会,诉冤兼辩明其脱狱之理由,表白其虽为祖国所迫害,然爱

国之情丝毫未受影响。

格劳秀斯远走法国,翌月到达首府巴黎。此时已为1621年4月。夫婿脱狱后,聪慧的玛利亚夫人依然留守狱中,继纬夫染重病之伪装,避免士兵入室,竭力拖延东窗之事发。待夫婿脱狱之时日已久,料想已越国境,方向典狱官自首,求问助夫越狱之罪。典狱官将其作为人质禁锢之,料定倘若妇代夫人狱,格劳秀斯必牵肠挂肚,他日必会归狱。然数月之后,荷兰议会因感夫人之贞操,赞其有义,遂下令放之。夫人出狱后便追随夫君,奔赴巴黎之谪居,再次于穷乏艰苦中慰藉夫君,鼓励其完成著作。当时法国国王路易十三世怜其不遇,本欲授予年金三千法郎,然国库不允。故格劳秀斯夫妇仅靠故乡亲属所赠之金钱、衣物、食品勉强度日,困苦欠乏自不言说,然夫妇俩并未因此屈志,彼此相互勉励,继续著书。尔后,格劳秀斯之大才渐获认可,因首相黎塞留奏请,得部分年金。且雅克·德·梅恩将其部分城堡租赁之,雅克・奥古斯特·德・图(Jacques Auguste de Thou)许其使用书库,故格劳秀斯著书渐入境,至1625年,二十年前企划之巨著《战争与和平法》终问世。

呜呼,格劳秀斯若无玛利亚夫人以忠贞义烈相助,可叹非凡之天才亦只能空作狱中之白骨,无法垂明教而益万世矣。

格劳秀斯的老婆(法窗夜话格劳秀斯夫人玛利亚)(2)

格劳秀斯的老婆(法窗夜话格劳秀斯夫人玛利亚)(3)

格劳秀斯的老婆(法窗夜话格劳秀斯夫人玛利亚)(4)

格劳秀斯的老婆(法窗夜话格劳秀斯夫人玛利亚)(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