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天乐和吴镇宇主演的电影 吴镇宇古天乐合演脱皮爸爸(1)

很多香港经典电影,都是香港话剧团演出的话剧改编而成。例如《南海十三郎》、《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等。这部奇幻喜剧《脱皮爸爸》亦是如此。而同名话剧其实是脱胎日本著名剧作家佃典彦的作品。此番话剧导演司徒慧焯跨界触电,把其搬上大银幕,把这个关于亲情与理解的故事拍得感人至深。

故事讲述三失男人(失业、失婚、失母)田力行人到中年苦不堪言,怨声载道地照顾79岁的患病痴呆老爸田一雄,终日焦头烂额。可是突然间老父如蝉一般一次次脱皮,脱下软绵绵的旧皮囊,走出一个个更年轻的躯体和面庞。几个不同时代的父亲相继登场,让田力行与从未认识过的父亲相处,重新认识了六个人生阶段的父亲……影片带有奇幻色彩,有着十足的荒诞性及黑色幽默,显现人情关系细腻而充满喜感,引领观众走进亲情的豁然大道。

影片有着一个奇思妙想的剧情设定。那就是父亲的人生在故事里逆向行走,可儿子与父亲的关系却在向前推进。换言之,影片既是以一种倒叙人生的方式,展示了父辈的人生;也用儿子与越来越年轻的父亲相遇,显露着他经历追溯、认知、理解、统合的心灵成长路的逐步完成。片中的田力行被迫重历与父亲的日子:79岁的懵懂孱弱,60岁的人生指导,52岁的严厉管教,37岁的信任危机,28岁时的意气风发,19岁的陌生少年,他不得不逐一重建与“六个爸爸”的关系。而父子俩相处则在温馨与感动之间微妙地跌宕着,每一个哭点的同时被惹笑,每一次欢笑之下又泛起淡淡的忧伤。

古天乐和吴镇宇主演的电影 吴镇宇古天乐合演脱皮爸爸(2)

演员们表现不凡,将动情处全部留给观众。尤其是吴镇宇一人分饰六个不同时期的“爸爸”,表演起来难度极大。他沿着一条逆龄生长的轨迹,鲜明呈现了角色在每一阶段的特质,也赋予角色六个截然不同的人格。从79岁时的老年痴呆,到60岁时的偏颇固执,52岁的严厉暴躁,37岁的焦虑重重,再到28岁时的满腔热忱、19岁时的单纯认真。而老年时对稳定生活的坚持,中年时对家庭的眷恋,壮年时对刺激的渴望,青春年少时怀有的梦想,吴镇宇在时光逆转中把角色各个不同阶段的心境,给予了很好的呈现。

片中的“脱皮”,除了是父亲层层脱皮变回从前之外,还有儿子卓也渴求蜕皮破茧重生的意思。陷入中年危机的田力行母亲病逝、工作被辞、妻子要求离婚、外遇纠缠不清,面对未来不知怎么办,这个“坠落男”渴望寻求的是再次腾飞。而从父亲波折的一生中,他也找到了自己重新起步的方向。古天乐在表演上,表达出落魄儿子失去父亲指导的遗憾与埋怨。他和吴镇宇所演的非常父子相处时互怼互贬、互怨互慰、互谅互解,使得观众们在看片之时会被搞笑的桥段搞得大笑不止,也为他们的真情实感而感动到黯然落泪,真正做到笑着哭、哭着笑。

古天乐和吴镇宇主演的电影 吴镇宇古天乐合演脱皮爸爸(3)

虽然影片的剧情上匪夷所思,但是里面的人物却特别真实,完美地贴合着属于他的那个时代。如果话剧版的《脱皮爸爸》尽力遵从原著,保持原汁原味,无论是人物还是场景,都保持这十足的日本味。而电影版的《脱皮爸爸》则进行了本地化改造,无论是立意还是叙事背景,都充满港式元素与港式情怀,绝对是纯正的励志港片。片中除了那些让人捧腹的包袱外,还包含港人对逝去的旧时光的回忆和感动。在怀旧的亲切、无拘的玩笑与善意的情义中,父亲返老还童的蜕皮过程,何尝不是见证香港社会变迁的缩影。总而言之,《脱皮爸爸》是一部爆笑非常又温情脉脉的电影,可以逗人欢笑,但绝不媚众。细细品味该片,相信可以对自己的现状、家庭、亲情都有不少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