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寂静的山谷》

电影寂静的山林修复版(电影寂静的山谷)(1)

这是一部国产电影,对我来说,导演,主要演员都很陌生。就是说影片里没有尽人皆知的大导演、名演员。影片朴实、清新,没有花里胡哨虚头巴脑的东西,只是静静的叙事,展现普通人的生活,较好地表现了山里人、山里孩子们的质朴善良,以及主人公莫宁的自我救赎之路。

莫宁本来是大城市的一名形体健身教练。一个唱歌的女子主动追求莫宁,同时又想攀靠有钱的大老板。大老板派人跟踪女子和莫宁,心神不安的莫宁开车撞死了人,女子立即和莫宁撇清了关系。莫宁很害怕,逃往大山深处。在公交车上,莫宁认识了一个“支教”的小伙,小伙侃侃而谈,很热情。但是,山路拐弯处,公交车却遭遇车祸,小伙子受了点轻伤。立刻,小伙马上喊爹叫娘地要返回城里,再也不去支教了。他甚至连支教的介绍信和行李都扔下不要了。漫无目的的莫宁就趁此以小伙的名字在大山深处的徐家湾做了一名支教老师。

支教生活是艰苦的。莫宁每个月只有200元的生活补助,有一间土坯的宿舍,需要自己做饭吃。整个村子只有一家商店,是名叫“三姐”的年轻寡妇经营的。村主任安排莫宁在商店里拿东西记账。学校一共13个孩子,分成三个年级,在一个教室上课。

山里人日子艰难,孩子们喝水的杯子,有的就是一个之前不知道盛放过什么的小铁盒子。带的午餐就是两个蒸熟的土豆。莫宁心疼孩子们营养不良,就自己掏钱托付三姐买了两只奶羊,天天挤羊奶给孩子们喝。天热的时候,莫宁又带孩子们去溪边洗澡。还细心的叫上三姐,让三姐帮女孩们洗澡。莫宁教书很认真,他一个人教孩子们所有的课程。只要孩子们在学校,他就和孩子们在一起,陪学习、陪吃喝、陪游戏。

学校的地面破破烂烂,莫宁自己拿出三千块钱,请村主任带人买青砖、铺地面。莫宁的义举自然赢得了山民和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投桃报李,村里人和孩子们也真心实意的关心爱护莫宁。三姐时常做好饭菜送给莫宁,孩子们也拿来家里的鸡蛋。莫宁不要鸡蛋,一个叫花妮的女孩说:“老师,你拿上吧,我家里的鸡还会再下蛋的。”莫宁肠胃不舒服,三姐和孩子们采药草送给他。莫宁阑尾炎发作,三姐和孩子们冒雨送他去医院治疗……

电影寂静的山林修复版(电影寂静的山谷)(2)

影片中有两个细节特别感人。其一是,孩子们每天上课前,都要升国旗。简陋的旗杆下,两个孩子拽住绳子一拉一送,鲜艳的五星红旗缓缓升起来。伴奏的音乐就是其他孩子稚嫩的歌声。孩子们站成一排,仰起小脸,右手敬礼,动情卖力地唱着国歌。看到这一幕,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会眼睛潮湿的。其二,是一个叫花妮的女孩子在宣传板上写一些名言警句。刚来的莫宁就问道:“花妮,你每天都要更换内容吗?”花妮一脸认真负责地说:“是的,老师,因为我是宣传委员。”

莫宁教书很认真。可是,毕竟他是假别人之名在支教。他真实的身份是肇事逃逸者,他夜夜噩梦,良心备受煎熬。后来,三姐智障的弟弟被一辆货车撞到了,司机见四下无人,就开车逃走了。弟弟死了。三姐很痛苦很自责,自责自己没有照顾好弟弟,痛恨司机撞了人不救助,反而逃逸。这一切,深深刺激着莫宁。他也痛恨肇事逃逸司机。可是,他又想,他有资格痛恨别人吗?

一年后,莫宁留下一封信,离开了山村。他要去城里自首,要赎罪,要面对现实,去担负应该担负的责任。就像三姐经常说的:“人啊,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去扛啊!”

这部影片,演员们的表演都自然流畅本真,没有违和感,不别扭,不装腔作势。小演员们也都轻轻松松的,天真可爱,没有表演痕迹。

电影来源于生活,深挖生活,研究生活,反映生活,扎扎实实地在人物刻画上下功夫,即使是小成本电影也会耐人寻味,叫人耳目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