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组织的线上地方立法培训班闭幕此次培训专设一讲,由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余志坚介绍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实践经验据了解,由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培训会上分享交流经验的情况并不多见余志坚表示,线上分享可能会成为未来的趋势,这次培训会结束后,也有几家兄弟单位提出想实地参观江海,互相交流,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佛山立法规划?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佛山立法规划(广东江门江海区缘何成地方立法交流样本)

佛山立法规划

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组织的线上地方立法培训班闭幕。此次培训专设一讲,由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余志坚介绍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实践经验。据了解,由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培训会上分享交流经验的情况并不多见。余志坚表示,线上分享可能会成为未来的趋势,这次培训会结束后,也有几家兄弟单位提出想实地参观江海,互相交流。

近日,南都专访余志坚,了解组成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基础组成部分——立法联系单位,比如当地的明星社区江翠社区,是如何将地方立法与居民自治结合起来的,以及居民的意见是如何进入立法项目当中的。

A

5天讲授11门课程 实现地方立法主体全覆盖

记者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获悉,参加本期在线培训的有27个省(自治区)及所辖的市州、有立法权的不设区的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4个直辖市的人大立法工作人员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21个基层立法联系点有关工作人员。这也就意味着,这期培训实现了地方立法主体全覆盖。

据了解,自2015年修改立法法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每年举办地方立法培训班。去年先后举办两期培训班,其中,第二期因疫情原因,首次以线上形式举办。

今年的在线培训共设置11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深入学习贯彻法治思想、新时代立法工作深入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解读、公共卫生法律制度、地方组织法修改、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乡村振兴促进法解读和贯彻实施、宪法监督与备案审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工作和建设。此外,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人大常委会也将就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在线介绍情况交流经验。

对于加强地方立法培训,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沈春耀介绍,这是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和立法工作计划明确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他称,此次培训的目的是结合地方立法工作实际,加强对地方立法工作联系指导,努力提升地方立法工作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沈春耀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地方人大工作和建设。2015年6月,党中央转发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若干意见。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地方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作出相应修改。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适当增加基层人大代表数量;加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建设。2020年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对选举法作出部分修改,适当增加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和乡镇两级人大代表数量。2021年,党中央印发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2022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对地方组织法作出重要修改。

沈春耀表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修改的法律或者作出的决定,有很多同地方人大工作、地方立法工作密切相关。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整体功效和制度优势。新形势下,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地方人大工作、地方立法工作必须不断加强、改进和提升。

B

用好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机制 灵活运用“决定”方式解决问题

开班首日,沈春耀以“新时代立法工作必须深入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为主题授课。沈春耀在授课中谈到,立法工作者应在以下环节用心用力:坚持党的领导,坚守人民立场,用好制度载体,健全工作机制,畅通基层渠道,发挥代表作用,回应社会关切,加强备案审查,讲好立法故事,加强队伍建设等。

沈春耀还谈到,地方立法应该回应社会关切,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形成反映民意、汇聚民智、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他还建议,用好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一制度机制。他介绍,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案,准备提请全国人大审议的法律案,一般都在常委会会议后将法律草案及说明通过中国人大网向社会公开并征求意见,时间一般不少于30日。对社会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他们在法律草案审议过程中都认真梳理、分析和研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和吸收采纳的情况,他们通过法工委发言人例行记者会、新闻专题报道等形式及时向社会反馈,积极回应社会立法关切。

沈春耀在课上还介绍了“急用先行”的工作思路,灵活运用“决定”方式解决立法修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例如,2020年2月,全国人大先及时出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聚焦解决全面禁食野生动物问题;然后,再着手推进野生动物保护法、畜牧法等法律修改完善工作。再如,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采取“决定 立法”、“决定 修法”的方式,就有关香港问题出台重大举措。

C

江海区人大常委会上报542条意见建议,70条被采纳

余志坚认为,与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主要以理念和实践结合的授课内容不同,他此次分享的经验更侧重于实践。

2020年7月,江海区人大常委会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广东省唯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截至今年5月,江海区人大常委会共完成42部法律法规草案的意见征集,上报542条意见建议,70条被采纳。上报6篇调研报告和立法建议。

会上,余志坚详细介绍了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实践经验。他以妇女权益保障法草案的意见征集举例:立法点将草案发送给相关群体,在开展线上发布、线下走访、调研、座谈等系列活动征求到意见后,邀请区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律师代表等,共同研究探讨各类群体对修订草案提出的意见,并进行合法性审查,最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提交25条立法建议。

他还介绍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创新之处,例如,当地的江翠社区探索建起首个“立法联系单位 代表联络站 社区议事委员会”的三合一联络平台,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培训班闭幕后,余志坚表示,有多家兄弟单位表示想通过线下参观,交流经验。

为进一步了解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中国民主,近日,南都专访余志坚,谈谈江翠社区是如何收集来自基层群众的立法建议意见。

D

全国22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征得建议万余条,逾两千条被采纳吸收

此次地方立法培训的目的是结合地方立法工作实际,加强对地方立法工作联系指导,努力提升地方立法工作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培训会从6月6日开始,至10日结束。

参加本期在线培训的有27个省(自治区)及所辖的市州、有立法权的不设区的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4个直辖市的人大立法工作人员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21个基层立法联系点有关工作人员。实现地方立法主体全覆盖。

记者注意到,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余志坚在培训会上介绍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的相关情况,交流经验。据介绍,该基层立法联系点是近年来继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之后,全国第二个在培训会中分享经验的基层立法联系点。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办公室主任孙镇平在培训课上介绍,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即国家立法机关在法律草案的立项、起草、调研、审议、评估、宣传、实施等立法全过程、各环节,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接地气”地听取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并把群众的诉求“原汁原味”反馈给国家立法机关作研究吸纳的参考,有益的建议在法律中得到体现。

据了解,自2015年确定第一批共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至今,已有22个直接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建立联系的基层立法联系点,涉及21个省(区、市),覆盖全国2/3省份。截至2022年4月底,22个立法联系点先后就134部法律草案、年度立法计划等,征求基层群众意见建议1万余条。

孙镇平说,这些意见建议都得到国家立法机关的尊重和认真研究,其中2400多条被不同程度采纳吸收。

他还表示,基层立法联系点已成为中国人大网上公布法律草案征求意见、向部门和地方发函征求意见,以及立法调研座谈、听证论证等形式之外的、新的有效形式,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国家立法的民主形式得到创新发展。

对话

群众“面对面”给国家立法提意见:

各领域专业人士意见采纳率高

大部分意见都通过“面对面”征集

南都:目前每一部法律草案在起草后都会通过网络渠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基层立法联系点与这种网络公开征集有何不同?

余志坚:基层立法联系点是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但主要还是以线下为主。因为线上征集的意见数量有限,并且就某一条意见来说,很难去追问更加具体的细节。

我们征集到的大部分意见都是通过“面对面”征集到的,比如在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时,我们举办多场座谈会,走访了很多侨资企业,和相关科技领域工作人员沟通。

征集到的意见中,“建议完善对科学技术人员实行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措施,提高科学技术人员的待遇”被采纳并写进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

南都:到今年5月,江海区人大常委会共完成42部法律法规草案的意见征集,上报542条意见建议,70条被采纳。被采纳的意见建议有哪些特点,来自哪些人群?

余志坚:被采纳的意见建议都是大多数群众所关心的,且和行业、实际情况结合非常密切的。被采纳的意见也主要来自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比如印花税法征求意见中采纳率较高的是从事税务方面的工作人员。此外法律领域从业者的意见采纳率也较高。

同时,普通老百姓的意见也时常会被采纳,比如,我印象中比较深刻的是居住在江翠社区里的一名出租车司机,他在香港和江门两地跑。因为这一从业经历,他了解香港的士司机驾照申领的相关规定,即要求在过去五年无触犯特定的11种罪名。

以此类推,在《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征求意见时,他建议“律师执业期间因过失犯罪受到刑事处罚,正在服刑的,由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收回其执业证书,服刑期满后予以返还”这一条对律师重新执业的要求过于宽松,建议参考机动车驾照申领有关规定作修改。

这条意见最终被省人大调研组采纳,《办法》正式公布施行时已将该条款进行修改。

立法意见从榕树下座谈会进入地方预备立法项目

南都:“榕树下座谈会”和义务收集员怎样发挥作用?

余志坚:一开始,江翠社区的居民们会坐在社区附近榕树下的石凳上喝茶聊天,聚在一起谈论和日常生活相关的公共事项,一个带有居民自治性质的公共空间就慢慢形成了。

其中有一位居民既担任区人大代表,又兼任社区议事委员。他在履职过程中,就自然地把立法事项和居民自治实质上结合在一起。

于是,我们就在江翠社区内设置立法联系单位,可以把这个单位理解为收集立法意见的基础组成部分,这一单位收集到的立法意见,最终汇集到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目前江海共有59个立法联系单位。

江翠社区的立法联系单位由区人大代表负责,接到收集立法建议的任务之后,组织召开“榕树下座谈会”这种小规模的座谈会,直接收集居民们的立法建议。然后,再将收集到的意见整合,反馈至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就这样,江翠社区就形成了“立法联系单位 代表联络站 社区议事委员会”的三合一联络平台。

此外,我们还会在社区居民中选出义务收集员,作为倾听民声的一种补充形式。上面提到的出租车司机,就属于立法意见义务收集员。

南都:这种三合一联络平台的效果如何?将来是否会推广到其他社区?

余志坚:以养狗为例。文明养犬被列入江门市的后备立法项目后,三合一联络平台的负责人专门以这一主题召开一次座谈会。会上有居民提出社区内一些不规范的养狗行为,比如针对养狗人没有及时清理宠物的排泄物等问题,居民们一起讨论,最终得出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次会上提出的一些立法意见,成功纳入养犬相关的后备立法项目中。

虽然目前这还只是后备立法项目,但居民们在会议上的讨论结果也会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社区规定,在讨论立法的过程中,居民们的法律素养也在无形中提高了。

江翠社区的模式值得推广,但这一模式也无法直接复制。因为江翠社区是当地的明星社区,具有强烈的居民自治意识,且正好有居民担任区人大代表。在这样的土壤上,三合一联络平台自然形成了。

目前我们在9个村居居委会探索推广这一模式,引入立法联系单位和代表联络站,并举荐相关负责人担任该村的社区议事委员会成员,同时根据每个村不同的情况,对相关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

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被期待反馈广东声音、湾区声音

南都:江海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立足江海、覆盖全市,开始向全省辐射的基层立法联系网络。为什么要辐射到全省?

余志坚:江海区地处珠三角西部、毗邻港澳,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全国著名侨乡。2020年7月,江海区人大常委会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广东省唯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

在这些背景下,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被寄予反馈广东声音、湾区声音的期待。因此,我们努力往更加客观、全面的方向走。目前已与广东全省20家省级基层联系点建立沟通联系渠道,共享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的立法联系点资源。

同时,探索通过信息收集点这一方式,拟在位于深圳的一家律师事务所设立信息收集点,获取更多的信息。

采写:南都记者 郭若梅 发自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