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重阳》

作者:杨琳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丛书集:《节日里的中国》(另有《端午》《中秋》)

在古代的时候重阳节的习俗是什么(蕞详细的节俗轶事)(1)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九月九重阳节,所谓“重阳”指的是九九两个阳数(单数)相重之意。

那么,重阳节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自古以来有三种说法:

1、战国说

现代学者大都认为重阳节产生于战国时代,但持此观点的人都没有交代依据。

2、西汉说

倒是西汉刘歆撰写的《西京杂记》中记载了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在九月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但这也只是传说,在西汉历史文献里却见不到重阳节的蛛丝马迹。

3、东汉说

最早提到重阳风俗的是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一部专门记载一年十二月里的民俗活动的书,每月一卷,除了九月卷没完整流传下来,但被其他典籍转引的有不少。

后来,曹丕的《与钟繇书》比《四民月令》更详细地记述了重阳节的节日状况。

因此得出结论,重阳节应产生于东汉。

在古代的时候重阳节的习俗是什么(蕞详细的节俗轶事)(2)

那么,重阳节的存在意义都有哪些说法?

1、求寿:《西京杂记》中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

2、尝新:九月初庄稼成熟,人们选择在九日这天举行尝新活动,渐渐成了习俗,成了节日。

3、避邪: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中说重阳节可能发生人及牲畜死亡的灾难,要设法消除。于是有了费长房让桓景登高避灾的故事。

4、大火星祭仪:大火星是一颗亮度很高的恒星,人们用以时间坐标,但大火星到了九月就会消失看不见,人们为了祈求“大火”再生而举行送行祭仪。

在古代的时候重阳节的习俗是什么(蕞详细的节俗轶事)(3)

重阳节都有些什么习俗?

1、晋代江南一些地方会在重阳节给妇女放假,源于《搜神记》里一位姓丁的女子在婆家长期干活苦死的故事。

2、南北朝时期,流行重阳节骑马射箭的游戏。

3、唐代沿袭了射箭传统,举行射箭比赛,皇帝还会进行封赏。而宋代虽沿袭习射之俗,却不如唐代那么热衷,倒是延续了“九月授衣”,开炉生火取暖,还有重要的祭神活动。

4、辽、金两朝虽为少数民族,但节日习俗与汉族大同小异。

5、元代至民国时期,沿袭了祭神制度,且所祭的神灵庞杂,其中祭土地神比较普遍。

6、现代重阳节都默认为老人节,广泛宣传开展各种形式的敬老、爱老活动。最具影响力的是北京八大处公园的重阳游山会。另外赏菊、饮菊花酒/茶、祭神也都流传了下来。其中千叟宴从清王朝开始就是敬老优老的一个文化招牌。

在古代的时候重阳节的习俗是什么(蕞详细的节俗轶事)(4)

在《重阳》一书中,还对不同地区的重阳风俗美食做了详细的记述,以及为什么人们对菊花偏爱的原因等等,原来重阳节有这么多的节俗轶事,让人不禁感慨这沉淀了千年的重阳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