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今天的文章前,Sir想请大家做三道选择题:
吸气,呼气,哪个更好?
冬天,夏天,哪个你更喜欢?
白天和黑夜呢?
选好了吗。
把答案放心里,深呼吸一口。
来,开始——
《光明之下》
Rubaru Roshni
一部海报简单,甚至简陋的外语片。
一部镜头几乎不会运动的访谈类纪录片。
一部豆瓣没有评分,只留下区区八条评论的冷门片。
Sir已神作预定。
起初点开它,只因一个名字——
阿米尔·汗。
但Sir发现,他只在片头露面不足2分钟,对着镜头说了几句话。
每一句,语气诚恳:
“它是我30多部电影里,8-10部指导作品里,最不可或缺也是最重要的工作。”
“它其中的一些观点,一些理念和思考,都深得我心。”
“它对我影响至深。”
△ 字幕来源:阿米尔汗中国粉丝团
说罢,再没有于影片中出现。
这些话,的确勾起Sir的好奇。
更重要是,这些话,在Sir看完整部电影后,完全就是自己心里的感受。
阿米尔·汗不再亲自扛旗,改变国家。
退居幕后,这一次他要做的事更显内力。
——他要改变每个屏幕前的你。
那主角是谁?
《光明之下》时长120分钟,聚焦三个印度历史上举国轰动的命案。
受害者、施暴者、亲历者、议论者……
通通请到镜头前。
听他们讲述,看他们反应。
命案的爆发,让罪恶呈辐射状传染到每一个人。
而电影,要把那张网重新收拢。
摆在你面前的,是一个鲜少会想起,但必定会遇到的问题:
罪恶背后,还有什么?
这实在是一部“难啃”的电影。
不在于剧情多复杂,表达多晦涩……
是它给你冲击之后。
余留的情绪广度,思考深度。
别小看这120分钟。
它的冲击,至少要用一整天去平复;
它提出的问题,可能要你用往后人生去慢慢消化。
如果你此时手边有工作,或希望尽快入睡,Sir建议先收藏本文,选个合适的时间再打开读。
《光明之下》的第一个故事:
罪恶与遗孤
1984年,印度的铁娘子,第一任女总理英迪拉·甘地,遇刺身亡。
△ 中间为英迪拉·甘地
刺杀她的,是总统府的两个锡克教警卫。
但她不是故事主角。
总理遇刺后,印度国内锡克教和印度教彻底分裂。
战争打响。
锡克教反动势力开始清算参与过那次政治运动的政府官员。
他们在一本坊间流传的书里,找到几个名字。
选中最容易下手的拉里特·梅根。
1985年,7月31日,一阵枪声在他家门口响起。
时隔几十年,拉里特的侄子在叙述那个情景时,还心有余悸。
一个“shooting(射击)”的单词。
结结巴巴,重重复复,才说完整。
这时,一个镇定的声音开始讲述命案全过程。
拉里特·梅根跟侄子出门时,有人举着枪冲了出来。
开了八枪后,看到目标爬了起来,挣扎着想回屋。
暴徒以为没有杀死他,就用了一种威力更强的武器:斯特恩式轻机枪。
拉里特的妻子,为保护丈夫,拼命扑在他身上,挡在了暴徒和丈夫之间。
28枚子弹,扫射着两人。
开枪的人说,血债血偿。
没错,那个冷静还原现场的人,就是枪手本人。
他叫库奇。
镜头前他西装笔挺,精致的包头巾和内衬的T恤搭配统一色调。
如果没有发生这场政治暴动,他应该会去美国堪萨斯州完成自己的博士学位。
是去当一位博士
还是做一名锡克教徒
你要问了。
为什么一个残忍的杀人犯会这样出现在镜头前?
不应该直接死刑吗?
她也曾这样想,拉里特·梅根的女儿阿婉蒂卡·梅根。
父母被枪杀时,她才6岁。
当天她跟母亲吵了一架,离家时生气地说再也不要妈妈来接她放学了。
没想到,她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妈妈了。
没想到,她此后十多年,都要痛恨这个叫库奇的凶手。
往后每一天,她都试图了解那天的情景。
每一天,她都把父母下葬时的照片放在身上。
这两人,才是故事主角。
库奇和小梅根,罪恶和遗孤,凶手和被害者。
如果案件顺利,正义被伸张,两人会永远保留这一层简单的关系。
这样对吗?
随着电影深入,我们习以为常的观念一个个被击破。
受害者一定很痛苦吧。
对。
但远不止痛苦。
失去双亲的童年,让小梅根也失去了正常长大的机会。
在亲戚家中辗转,在孤儿院中暂住,性格完全被扭曲。
在别人眼中,她是被仇恨控制的“危险人物”。
她动不动就发火
凶手一定会得到严惩吧。
对。
库奇早已得到惩罚。
1987年5月,他在美国新西泽州被捕。
本来是90天的审判期,他却在美国监狱里一呆就是10年。
被引渡回印度时,案件已经过了18年。
他的家早已支零破碎。
母亲患上肝癌,但法院仍然没有批准他的保释。
姐姐收集着他在监狱里写的每一封信,却只能无力地说一句:
他离开的时候23岁,我的弟弟
回来的时候已经43岁了
库奇的案件被重审,法院无视他在美国浪费的18年,判其终生监禁。
18年,冤吗?
终生监禁,够吗?
时间这么久,受害者会慢慢释怀吧。
不。
尽管法官在判决书上,都替库奇求情,申请宽大处理。
但小梅根的仇恨,一丝都没有减少。
我还补充说
要不别让他蹲监狱了
直接绞死吧
故事到这里,还没结束。
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两人见了一面。
这一面,又让正义的天平剧烈摇摆。
他是凶手,是杀父仇人,但也仅是政治斗争的一枚棋子;
她是被害者,是痛苦的遗孤,但终究也只是政治斗争中不幸的牺牲品。
谁可怜,谁可恨?
库奇在那次见面,平静地说:
我们坐在这,都是拜1984年的政治事件所赐
一个交出了破碎的家庭和后半辈子的光阴。
一个失去至亲。
他们之间会怎么样?
Sir先不说。
平静一下,再跟你讲第二个故事。
农夫与修女
在1995年2月25日的中央邦乌代讷格尔。
一辆大巴车正在行驶,突然,男人从怀里抽出匕首。
指向车上一名修女。
一刀,两刀……
血液溅红了公交车,凶犯面对涌出的鲜血,杀红了眼。
他挥刀的动作越来越快,也越来越麻木。
车厢一片混乱,司机大喊一句:“不要在车上打架!”
于是他把修女拽下车,又补了几刀。
奄奄一息的修女,被扔在了公路旁的草地上。
身上伤口一共54处。
这位修女叫拉尼·玛利亚。
故事开始的第一个镜头,对准修女的母亲。
旁人跟她说,剧组想谈谈你的女儿。
一听到“女儿”二字,老母亲的眼泪突然就涌了出来。
旁人试着安抚她,她却一脸疑惑。
- 还要难过多久呢?你已经为之伤心21年了
- 已经21年了吗是?
- 已经过去21年了
- 自从我的女儿……
- 是的,自从你的女儿去世之后
- 原来都已经这么多年了
时间,仿佛停止了。
流泪,变成本能反应。
凶手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夫。
那时农民耕种,要向地主借钱借地,承担巨额利息。
而拉尼修女则誓要帮助这些农民。
不仅帮他们解决水源问题,还教村民向银行贷款,减少利息。
农民是富起来了,但地主财路也断了。
必须杀鸡儆猴。
但地主们也鸡贼,黑手绝不自己下。
他们拉拢了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给他洗脑,捧他上天,并让他去杀死修女。
这个替罪羊,叫萨姆达·桑格。
地主们会在村里选一个易被操控的傀儡村民
他们会请你吃几顿饭 让你以为自己很重要
把你吹得天花乱坠
也没有给钱....
让你误以为自己是特别重要的
杀死拉尼修女后,萨穆达和地主们一起被捕。
他们都被判有罪,但刑期天壤之别。
地主们:4个多月。
萨穆达:无期徒刑。
地主是始作俑者,罪恶根源。
至于萨穆达,多年后你问她为什么要杀修女?
他一直想不到原因。
2002年的7月20日,是当地的兄妹节。
这一天,萨穆达已经在监狱里呆了17个年头,突然听到有人想见他。
来人,正是拉尼修女的妹妹,赛尔梅。
又一个愧疚无法释怀的杀人犯;
又一个无法放下仇恨的被害者至亲。
他们该怎么办?
第三个故事,最为惨烈。
恐袭与慈母心
2008年11月26日,孟买遭遇大规模恐怖袭击。
10名恐怖分子,袭击12个地点,包括酒店、火车站。
夺走164条无辜生命。
其中就包括美国人奇娅·谢尔的丈夫和女儿。
恐怖分子中,唯一活捉的是一名叫阿贾马尔·阿米尔的年轻人。
又是一个罪大恶极的魔鬼?
他是唯一没有机会在镜头前讲述的凶手。
但在警方留下的盘问视频里,短短几分钟,让Sir不得不暂时放下愤怒。
犯罪过程,他交代得一清二楚。
可说着说着,语气越来越不坚定。
- 他们让你去杀什么人?
- 普通人,老百姓
- 你们计划要行动多久?
- 他们下了命令,只要你们还没死就给我继续开枪
狗娘养的……我们也是人啊……
被问起当初为什么加入圣战。
起初他也满腔愤怒,死到临头还在诉苦。
可说着说着,又越来越怀疑。
- 难道不是命更值钱吗?
- 先生,没有什么比贫穷更可怕,贫穷太折磨人了
- 他们给了你父亲多少钱?
- 不清楚,可能是几十万卢比吧……
- 你觉得这些钱到你父亲手里了吗?
- 可能吧……大概吧……
面对如此残暴,却又幼稚、无知到令人不解的恐怖分子。
他们,又该怎么办?
Sir看着她们,想起了一部韩国电影《密阳》。
单亲妈妈的孩子被犯人绑架并撕票。
电影没有讲破案,或者复仇。
而是在用后半段的100分钟,讲述“原谅”这个词。
单亲妈妈成为了一名基督徒,每天祈祷,暗示自己要宽恕。
但当她真的直面那个凶手……
她却发现凶手一脸轻松,毫无悔意的说:
上帝已经原谅我了
走出会面室时,她心里的信仰轰然倒塌。
跪在地上大哭:
“我都没有原谅他,凭什么上帝比我先原谅他。”
《光明之下》同样关于“原谅”。
看起来,三个故事的受害者都原谅了凶手,也成功宽恕了自己。
以下画面,你可能无法理解。
失去双亲的遗孤,主动请求为凶手减刑,并邀请凶手一家到自家吃饭。
像家人一样,为对方夹菜。
失去姐姐的修女,与凶手结成兄妹。
按照习俗,每年兄妹节,她为他系上手绳,互相喂一口点心。
失去丈夫和女儿的母亲,每年都要回一次孟买。
帮助贫困的儿童,教他们英语,教他们用电脑……
怎么做到的?
他们不得不这样做。
在仇恨无用,愤怒无解时,他们选择去靠近那个“仇人”。
比如阿婉蒂卡·梅根原谅了杀死父母的库奇。
因为她看到凶手年迈的父亲。
她不愿意他们再经历跟自己一样,失去亲人的痛苦。
这些看似鸡汤文才会出现的故事,却因为打上了“真人真事”标签而更显匪夷所思。
这太不寻常?
的确,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
《光明之下》的基调是暖的。
它想传递希望。
就像片尾最后一个镜头——
被害者和受害者在一张桌子上吃饭。
镜头却对准了他们的孩子。
受害者的孩子,和仇人的孩子,一起在屋里玩耍、嬉笑。
宽恕会消解罪恶,爱可以掐断仇恨。
但现实真的如此圆满?
电影暗中有所保留。
《光明之下》没有摒弃一个纪录片的真实和客观性。
它将所有人的痛苦,一一摊开。
尤其施暴者的角度,尤为可贵。
库奇的杀人动机,是族人的生存危机。
他的民族自豪感,是他无法动摇的命运。
萨穆达的动机,是愚昧和无知。
他无法改变自己的穷命。
在另一个发生在2008年的泰姬玛哈酒店的“虔诚军”恐怖袭击事件里。
袭击者加入“虔诚军”只是因为家里太穷了。
父亲的选择,也是他无法改写的家族命运。
不是他们选择了暴力。
是命运选择了他们。
他们是被迫进入了对立的角色,是不得不站在角斗场上的殉葬者。
当得到宽恕后,其实远远没有解脱。
永远背负着罪恶感前行,是凶手逃离罪恶的唯一方法。
但宽恕,让他们逃离了注定的命运。
Sir都无法想象,电影里许多金句,是从杀人犯口中说出,他们有的甚至还从来没上过学。
看他们的神情、语气。
似乎已经进入了我们大多数人无法体会的境界。
暴力是一把双刃剑
而且往往事与愿违
本来是打算用它来伤害别人
结果却把自己伤得更深
这片池塘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与之相比,人类的存在是短暂的
我们该为生而为人感到幸运
人生在世,如果我们像野兽一样荒蛮,那么……
我自己都无法原谅我自己
我有什么资格原谅自己
没人有权去犯罪
继而再自我原谅
当然,如果你做了很多善事
从某种程度上只是自我救赎
但那绝不意味着你可以彻底原谅自己
痛苦、愤怒、仇恨……这些都必定是罪恶的副产品。
但你没想过。
宽恕、谅解和爱,也是。
别误会。
Sir没想过为任何罪行开脱。
但也别不以为意。
谁都会犯错。
谁都会面对愤怒、不公、冤屈。
但你要怎么办?
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三个问题。
出自电影里一位被害人的哥哥,他是个僧人。
当他把问题抛向监狱里的囚犯——
觉得吸气和呼气哪个更好?
开始,囚犯们说吸气。
后来,他们又说喜欢呼气。
最后发现,吸气和呼气,冬天和夏天,白天和黑夜,都是一样的。
看似对立,实则平等。
以此类推——
那喜乐和忧伤是平等的,敌人和朋友也是平等的。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