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皇帝立储会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也就是“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可是清初期不按套路出牌。努尔哈赤时期立长子褚英为太子失败,后改为八大贝勒会议推定;皇太极在位没有吸取教训,猝死之后造成多尔衮与豪格争储的局面,乃至后来的顺治皇帝驾崩也没有册立太子,是孝庄一手把康熙推上皇位,造就了一代英主。

不立太子的一大弊端就是会带来皇位之争,历代皇位之争必然要众望所归。皇太极死后按理来讲八旗诸王都有资格争取皇位继承人,毕竟九五至尊的位子是那么吸引人,说不想坐都是骗人的。实际上真正上演皇位之争的只有两个人,一是手握重权的多尔衮,二是皇太极长子豪格。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寓言故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1)

《美人无泪》多尔衮剧照

“鹬蚌”相争

多尔衮,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骁勇善战,在皇太极时期屡立战功,深受重用。公元1628年,多尔衮因进攻蒙古察哈尔多罗特部立下大功,被皇太极封为“墨尔根代青”之称号。在满族,“代青”一词是贵族常用的称谓,清朝国号“大清”也是由此而来。多尔衮拥有了这个称号,所有人见到他都要这样称呼他,如有违反的人,男的卸掉佩刀弓箭,女的则要脱掉裙装,这是极为羞耻的。

多尔衮在当时的地位可以说仅次于皇太极,威望极高。

公元1635年,多尔衮率军攻打察哈尔林丹汗之子额哲,没有动一兵一卒直接招降了额哲,并获得了元朝的传国玉玺。随后,睿亲王多尔衮进攻朝鲜,俘获朝鲜王妃、王子及皇室宗亲76人,大胜而归;公元1638年,多尔衮进攻明朝,从京畿一直打到山东,夺城40余座。

从战绩来看,多尔衮“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可谓实至名归,八旗诸王没有一个敢与他相提并论的。反观皇太极长子豪格,无论在战功、八旗威望以及处事上,都要远逊于多尔衮。除此之外,多尔衮与弟弟多铎执掌两白旗,拥有庞大的后盾支撑。豪格较于多尔衮,唯一的优势就是“根红苗正”,他身上流的是皇太极的血。受到汉族文化影响,子承父业的思想已经深入满族大臣之心,皇太极死后不久,两黄旗中便有不少大臣暗中拥立豪格为主。

依照当时形势来看,豪格与多尔衮明争暗斗,皇位必然会在他们二人中产生。然而命运总是难以捉摸,最后的结局也是令人咋舌。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寓言故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2)

爱新觉罗·豪格

“渔翁”得利

皇太极去世的第五天,“头七”尚未过去,豪格与多尔衮的皇位之争便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多尔衮找到正黄旗大臣索尼,意思很明显,想要拉拢这位重要人物,他深知有了索尼的支持,皇位也就不难到手。可谁想,索尼这个老狐狸一眼就瞧出了多尔衮的心思,义正言辞表示:“新君,必须出自先帝之子”。

多尔衮没讨得好处,有些一筹莫展,其实以多尔衮的实力,并不是心怯,而是不想因此引起八旗内讧,造成不必要的混乱。崇政殿内,多铎几次力劝多尔衮继位未果,干脆将努尔哈赤的遗诏搬了出来:“多尔衮不同意,那我就是最佳人选,太祖遗诏中有我的名字。”

据史料记载,多铎此言不假,当年努尔哈赤遗诏中确实有他的名字。可惜此时努尔哈赤的遗诏已经没有多少震慑力。多尔衮否决多铎提议之后,首先退让一步,改推礼亲王代善继承皇位。代善是皇太极的哥哥,年事已高,战斗力虽然下降,“和稀泥”的本事却有增无减,两白旗、两黄旗都是他惹不起的主儿,于是推辞道:“睿亲王答应继位,自然是我大清之福;肃亲王是先帝之子,当皇帝也在情理之中,至于我是万万当不了的。”

两边都捧,等于谁都没有捧。代善一番话,让继位之争重新回到了原点。这时,豪格以退为进,对诸人说:“我德浅才薄,不能担此大任。”一句话,彻底引燃了两黄旗大臣的火气,他们纷纷抗议:“如果不立先帝之子,我们就不活了。”

看到这里,我绝对有理由相信是豪格与这些老油条大臣事先商量好的对策。毕竟,从多尔衮的角度来说,即便是他当了皇帝也需要索尼这些大臣来帮他治理朝政,否则一个孤家寡人做皇帝也实在没有意思。

局势发展到这个地步,多尔衮敏锐的捕捉到了豪格方的一个纰漏之处,反复思量以后说道:“既然豪格谦让退出,我也不争了,那就立先帝的第九子福临为帝吧。不过福临年幼无法亲政,不妨由我和郑亲王暂时辅政,等福临成年以后,归政于他。”

高,实在是高。

多尔衮一招险棋,不失为一代政治家、谋略家之风范。

听到多尔衮这么说,豪格、索尼等两黄旗大臣傻脸了,多铎也是一脸懵逼。问题是多尔衮之提议是他们任何人无法反驳的,两黄旗口口声声要立“先帝之子”为帝,福临是完全满足这个条件的。其次,索尼无非是不想多尔衮当皇帝,福临继位与豪格继位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另一个层面上,索尼也不想真正与多尔衮为敌。

一时间,所有人沉默下来,权当默许。

就这样,年仅六岁的爱新觉罗·福临稀里糊涂的当上了皇帝,于公元1643年登基,改元顺治。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寓言故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3)

顺治皇帝像

在这场皇位之争中,多尔衮以其深远的谋略赢得了胜利,豪格输的最惨。顺治二年,多尔衮晋位摄政王,以“皇父”自居,文武大臣朝拜顺治之后,接着还要朝拜他,也就是说在顺治未能亲政之前,多尔衮才是真正的大清之主。

此间,多尔衮与孝庄皇太后还有一段插曲,传闻孝庄下嫁给多尔衮才保住福临的皇位,我认为纯属无稽之谈。以当时的争储情形来分析,豪格与多尔衮分别有自己的拥护者,无论哪一方继位都会引来八旗火拼,这是双方都不愿看到的结果,也就是说真正制约多尔衮的是两黄旗及豪格的势力,反之亦然。可见福临继位,实际是双方争斗的中和点,并没有任何政治婚姻的因素在里面,孝庄没有必要下嫁给多尔衮来保全顺治的皇位。后世说有人见到过“太后下嫁诏”,然而史学家至今也没有看到过这道诏书,至于“风水墙”一说,《清史稿》明确指出:是因为皇太极入土为安已久,孝庄留下懿旨,不忍去惊扰皇太极的灵柩而已。

短暂的内部混乱之后,“幸运儿”福临成为清朝皇帝,大清八旗重整旗鼓,于顺治元年在吴三桂的引领下攻陷山海关,占领北京。崇祯皇帝朱由检吊死煤山,大明灭亡,而清朝终于完成了入主中原的大业。

解读历史人物,还原历史真相,我是青史君,喜欢就点点关注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