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第11章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温:会意字,甲骨文中,“温”就像一个人在浴盆里洗浴。会意为“温暖,温和”,如:性格温和。后延伸为稍微加热,比如“把酒温一下。”

用于表示“温习”,“复习”的时候一般用“温”,不用“习”。“习”指的是“实习”,比如:“学而时习之”,意为学习需要和“实习”,“实践”相结合。

“温”还有富足之意,如《荀子》:“其温厚矣”,其中的温厚,即富足之意。

温还可以用作敬词,如“温树不言”,指居官谨慎的赞语。“温居暖房”用于庆贺乔迁新居。

历史上谁人靠半部论语打下了天下(论语史鉴历史上的两次)(1)

故:《说文解字》:“故,使为之也。从攴、古声。”故的原义就是缘由、缘故。 凡为之必有使之者,使之而为之则成故事矣。引伸之为故旧,故曰古、故也。

《墨子-经上》曰:“故、所得而后成也”。

新:取木也!会意字,甲骨文的“新”就像一个人拿着斧子在砍柴。原意为“柴火”。章炳麟的《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衣之始裁谓之初,木之始伐谓之新”。

历史上谁人靠半部论语打下了天下(论语史鉴历史上的两次)(2)

后表示柴火时,加上草字头成为“薪”。“新”字后来变成了“刚有的”,“初始的”等意思,和“旧”,“老”相对。“变新”,“更新”,“清新”等。

作为名词时,“新”表示新的人或者事物。表示时间名词时,意为不久前,如“新近”。“新”还可以作为使动用法,意为“使之新”。如“新民(使民新)”,“新醮(改嫁)”等。

“新”还可以表示初次出现,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谁家新燕啄新泥”。

历史上谁人靠半部论语打下了天下(论语史鉴历史上的两次)(3)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仅凭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孔子“温故知新”的思想对于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教育,贡献巨大!学习一定要反复温习,加强,加深理解,才能真正消化吸收,囫囵吞枣绝不可行。

历史上谁人靠半部论语打下了天下(论语史鉴历史上的两次)(4)

温故知新包括四个范畴:

1, 温故才能知新。

2, 既要温故,也要知新。

3, 知新后再温故,发现新知识。

4, 通过“故”,预见“新”。

“故”包括知识,自己的经历,还有别人故事,历史事件等。它们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鉴,我们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还可以有新的发现。

“温故”是必须的,能不能“知新”都必须“温故”,如果能“知新”,那就很了不起了,可以做老师了。

历史上的两次背水一战

“兵仙”韩信出身贫寒,曾经因为没饭吃而到处蹭饭,还曾向一个在河边洗衣服的老太婆讨要饭吃,但他没有自暴自弃,每天坚持练习剑法,熟读兵书,他相信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韩信甚至被一个无赖屠夫欺负,他愿受“跨下之辱”,也不放弃梦想。

历史上谁人靠半部论语打下了天下(论语史鉴历史上的两次)(5)

机会终于来了,陈胜吴广起义之后,他加入了老乡项梁的队伍,做下级士兵,项梁战死后,他成了项羽的部下。

他曾向项羽提出多次建议都没有被采纳,心灰意冷的韩信转而投靠了刘邦。

才华横溢的韩信起初没有得到重视,还因为犯错误差点被杀,后来在夏侯婴,萧何等人的引荐下,韩信和刘邦才有了一次历史上有名的“汉中对”,刘邦感觉遇到了难得的人才,于是“设壇拜将”,韩信终于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在接下来的各个战场上,他长袖善舞,从无败绩。

韩信读兵书,每读一次,总能发现新的知识,公元前205年,韩信偷袭魏王豹,灭了魏国。

历史上谁人靠半部论语打下了天下(论语史鉴历史上的两次)(6)

10月,韩信与张耳(曾是韩国外黄县县令)率一万多名新招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挺进,准备收拾赵国。

赵军统帅陈余(熟读儒家经典,曾是韩国名士,张耳的至交,后决裂)和军师李左车(赵国名将李牧之孙)集中二十余万兵力于太行山区的井陉口(今河北省井陉县东),占据有利地形,准备与韩信决战。

李左车认为,汉军千里匮粮,士卒饥疲,且井陉谷狭长,车马不能并行,宜守不宜攻。只要严守,就可万无一失。他向陈余陈其利害,并自请带兵三万,从间道出其后,断绝汉军粮草,陈余不以为然,坚决主战。

历史上谁人靠半部论语打下了天下(论语史鉴历史上的两次)(7)

韩信得知消息后,暗喜,迅速挑选二千轻骑,半夜从小路迂回到赵军大营侧翼,隐伏待击。

次晨,韩信和张耳率主力出井陉口,并在绵河(即今河北井陉县微水镇的绵河)东岸摆下“背水阵”,引赵军出击。

果然,陈余中计,大笑韩信不懂兵法。赵军倾巢而出,追击汉军,汉军主力因无路可退,个个奋力拼杀,以一当十。

此时,汉军伏兵乘虚抢占了赵军营寨,拔掉赵军全部军旗,并插上了汉军大旗,撤退的赵军见到汉军旗帜,惊恐万分,四处奔逃,这时汉军两面夹击,赵军大败,陈余被杀,赵王,李左车被俘。

历史上谁人靠半部论语打下了天下(论语史鉴历史上的两次)(8)

庆功会上,有人问韩信:“兵法上说,列阵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临水,现在你让我们背水列阵,我们当时不相信,没想到我们取胜了,为什么呢?”韩信笑答:“兵书上不是有这么一句话么?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如果我们没有退路,怎么能不拼命呢?”

韩信引用的这句话来自春秋末期孙武的《孙子·九地》,那么孙武的这句话又源于哪里呢?百里奚的儿子百里视!

百里视是秦穆公的手下大将,他曾在崤山之战中被晋军大败,并成为俘虏。在即将被砍头的时候,被太后文嬴(秦穆公之女)救下。

百里视回到秦国后,发誓要报“崤山”之仇,养精蓄锐几年后,公元前625年,百里视率兵攻打晋国。

历史上谁人靠半部论语打下了天下(论语史鉴历史上的两次)(9)

可是这次又败了,在败退回来的路上,百里视让人把他捆绑起来,上了囚车。这次他要负担战败的责任,不希望秦穆公赦免他的罪过。但是秦穆公没有追问责任。

第二年夏天,百里视再次请求攻打晋国,以报当年之仇。得到秦穆公同意后,秦军浩浩荡荡,开始东渡黄河。

过河后,百里视命令战士将渡河的船全部烧掉。他的这个命令一下,令众将士大出意外,大家都不解其意——这不是明摆着自断退路吗?

百里视对士卒们解释道:“咱们这回出来,背水一战,有进没退!”

斗志旺盛的秦军攻占晋邑王官,在战斗中百里视身先士卒,勇敢冲杀,不几天就夺回了上次被晋军夺去的两座城,还打下了晋国的几座大城,史称王官之战。

历史上谁人靠半部论语打下了天下(论语史鉴历史上的两次)(10)

秦穆公的这次军事行动大大的提高了秦国的国际声望,打破了晋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王官之战使晋襄公继承其父晋文公中原霸主的地位,发生了动摇,也奠定了秦穆公作为继任者的基础。

韩信熟读兵书,身经百战,他能从旧有的知识和经验中提炼出新的知识和方法,“温故知新”,既是智谋者出众的地方,也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法宝”。

李左车被俘后,韩信以礼待之,后成为自己军师,在韩信灭燕,齐的战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后来,刘邦忌惮韩信,李左车强强联手,对刘氏江山不利,把李左车调到太子刘盈身边,辅佐太子,韩信被杀后,他辞官隐居, 并为后世留下了兵书《广武君》。李左车被民间奉为“雹神”。

历史上谁人靠半部论语打下了天下(论语史鉴历史上的两次)(11)

韩信也为后世留下了兵书《韩信》,可惜已经失传。韩信的老师是谁?史书上没有相关记载,有人说他没有老师,自学成才。

有人说他的老师就是李左车,也有人说,韩信的老师是尉僚子(秦国名将,今河南开封市尉县人,相传是鬼谷子学生)。到底什么情况,无人知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