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鬃草
来源产地为铁线蕨科植物铁线蕨、白背铁线蕨的全草。
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铁线蕨喜生于阴湿的溪边石上,或有松林的坡地上。
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江苏、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陕西、山西等地。
别名石中珠、猪毛漆、铁丝草、猪鬃漆、降龙草、小猪毛七、岩浮萍、猪毛肺筋草、铁线草、鱼鳞草、乌脚芒、猪毛七、岩棕、猪综草、铁线草、铁丝钮、石中珠、猪毛漆、石长生、青丝还阳、碰碰草、铁光棍、铁丝分金、水猪毛七、猪棕七、猪鬃七、黑草、扇叶铁线蕨、肺心草、岩甲、扫把萁、铁骨狼萁
【原形态】
1.铁线蕨
多年生草本,高达30-50cm。须根密生,淡褐色。根茎横行,黄褐色,密被淡褐色鳞片。
叶近生;叶柄细弱,基部有鳞片,紫黑色,有光泽,约与叶片等长;叶
为1-3回羽状复叶,下部为3回,中部为2回,上部为1回;羽片8-13对,互生,有柄,接近基部的1对最大,2回羽状复叶有小柄,末回小羽片宽约3-3.5mm,大部为扇形,基部楔形,有小柄,
上边沿常有不规则的深裂,裂片钝头,不育的裂片也有小牙齿,叶为薄草质,淡绿色,两面光滑,叶脉明显。
囊群盖由羽片顶端的边沿向下反折而成,常一羽片有3-7个,长方形,褐色,边白色,膜质,孢子囊群圆形至横矩圆形,稍弯曲,无柄,孢子微小,淡黄色。
2.白背铁线蕨
多年生草本,高20-30cm。根茎细长,横走,先端被卵状披针形鳞片,暗棕色,下面生须状短根,淡棕色。叶远生;叶柄圆而细弱,有光泽,紫褐色,长10-20cm,除基部外无毛:叶片三角状卵圆形,长10-15cm,宽7-10cm,3回羽状复叶;羽片在顶片下3-5对,基部羽片最大。三角状披针形,长7cm,宽3-4cm;小羽片矩圆形,有柄,钝头;有末次小羽片1-4对。扇形,长宽各4-7mm。圆头,边缘为具芒的锯齿状,有柄;叶厚革质,上面无毛,绿色,下面多少被粉;叶脉扇状分离。孢子囊在每末次小羽片上1枚,囊群盖棕色,圆肾形,长2-3mm。
性味功效《全国中草药汇编》
淡,凉。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感冒发热,咳嗽咯血,肝炎,肠炎,痢疾,尿路感染,急性肾炎,乳腺炎;外用治疔疮,烧烫伤。
《中药大辞典》
性凉,味涩,无毒。
入肝、肾二经。
清热,祛风,利尿,消肿。治咳嗽吐血,风湿痹痛,淋浊,带下,痢疾,乳肿,风痒湿疹。
《中华本草》
苦;凉;无毒
清热解毒;利水通淋。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湿热泄泻;痢疾;淋浊;带下;乳痈;瘰疬;疔毒;烫伤;毒蛇咬伤
【归经】肝;肾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