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苏州市民的耳朵里,多了一个高频词汇:夜经济顾名而思义,苏州市下一阶段的工作重心,将要转移到经济发展上,而在常规经济活动的复苏之外,更着重强调夜间经济的打造,苏州正举全市之力打造“姑苏八点半”夜经济品牌,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品味苏州的过去与现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品味苏州的过去与现在(感受快慢并济的新老苏州)

品味苏州的过去与现在

近几日,苏州市民的耳朵里,多了一个高频词汇:夜经济。顾名而思义,苏州市下一阶段的工作重心,将要转移到经济发展上,而在常规经济活动的复苏之外,更着重强调夜间经济的打造,苏州正举全市之力打造“姑苏八点半”夜经济品牌。

这个举动,既有偶然,又是必然,也是“依然”。疫情突如其来,被阻碍的经济之轮,势必需要用时间来加速度。夜经济要发展,有两个必要条件:有钱,有闲。老百姓有了余钱,心不慌、腿不抖,带着小囡们游逛去买只海棠糕,或者自家到小酒馆吃上二两花雕酒,都是下了班后让人愉快的生活选项;有闲了,则会一年无事、只为花忙,主动去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从这两个条件上来衡量,从唐、宋开始,作为江南之中心的苏州人,夜生活就一直精彩,而夜生活所带动的夜间经济也仿佛从未停顿。今天的“大力推进”,不过是历史的延续、社会形态的“依然”。

苏州历史上最热闹的两段夜生活,一段是明清时期的阊门,还有一段则是20世纪上半叶的观前街。明清时期的苏州,最是天下一二等风流富贵之地。人形成市场,市场也反过来吸引人。商贾从四面八方赶来,商号林立、商船云集、行人熙熙攘攘、经济活动极为活跃发达,五更市卖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

商人们一天生意忙完,放下手中的算盘后,总会觉得腰酸背痛,可能还会有异乡打拼的酸楚,这时候,约个老乡到山塘街上的同乡会馆里,叫上两碗荣阳楼的焖肉面,谈谈生意的得失,说说老家的消息,再听上一折婉转的水磨昆曲,戾气也就散尽了。假使有什么好的商机,干脆趁着风清月朗,去山塘河上包一艘花船,听戏、赏景、品飨、会谈,在灯火摇曳的倒影中,一单大生意就搞定了,恍惚间就又觉得,在苏州做个生意也是件蛮不错的事。

工商业的繁荣,让苏州汇聚了无数的商人、小贩、工匠、歌伎,衣、食、住、行、游、购等配套的服务设施,在全国范围内都算得上完备而友好。文人士大夫们当然也汇聚于此,他们是明清时代夜生活的另一波主力军。他们在夜晚的园林里雅集,常在月半之期,风雅士人们举酒敬月,让夜风鼓荡起衣袖。隔着水的那一岸,敞轩中有延请来的戏班名角正细述衷肠,清亮的嗓音穿破月晕花影,有小厮捧着刚买来的时令鲜果送上来,好一场风流富贵。

到20世纪上半叶,苏州的商业中心转移到了观前一带。这一时期一件划时代的事情是电灯的出现。路灯亮起,商铺如昼,更多的普通市民也有了夜晚闲游的愿望、去处以及可能。科技改变生活。夜生活迅速由商贾、文人圈,普及到普罗大众。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上海的迅速崛起,十里洋场的极度繁华,也辐射带动了苏州的娱乐业。苏州的艺人、文人、匠人们,不约而同地去上海滩闯荡,待到成名海上之后,再回苏州“砸场子”。说书听唱,分下午场和夜场,喝茶、听曲、嗑瓜子,苏州老百姓的夜生活极大丰富。曾经有上海的“响档”李伯康来苏演出,和苏州艺人严雪亭的“敌档”之争,让苏城百姓眼花缭乱,听了下午场,夜饭来不及吃就去赶夜场,场场爆满,连过道都加满了座位。想来,那书场周围的生煎铺、汤面馆、瓜果摊,生意也都连带着红火非常了。

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苏州给人的感觉反而是没有夜生活了。曾有从湖南长沙过来的朋友,就惊讶地感叹说,晚上9点,就是苏州夜深人静的时间,而这时候长沙人刚刚打算出门撸串。有闲和有钱之外,更要有人——有客源。那时的城市化建设,让苏州古城原住民大量外迁,小摊小贩也因为城市管理的原因被逐渐取缔,渐渐地,观前街少见本地人的身影,仅靠游客,撑不起一条街市。固然还有演唱会、酒吧、电影院、大型商超,但是这些既不能成为生活的一种范式、更没有苏州生活的传统味道;固然也能够促进经济的增收,但是无益于苏州城市形象的发展,也无法让苏州走得更远。

夜经济既然是白天的延续和补充,就应该在大同之中,强调差异化和独特性。今日苏州大力对外开放发展,朝着国际化的方向狂奔;夜晚的苏州,能不能重提古城之美,回到千年姑苏?实际上,过去的未必就是过时的,明代苏式生活的情调风雅、精致典雅、趣味高雅,和其崇尚的极简、小型、个性,细想来就是眼下人们追求的慢生活,更是未来城市的生活典范。

所以,苏州推出的品牌战略叫“姑苏八点半”,大力发展以“观前街——平江路”“山塘街——石路”“南门—盘门”三大片区和“环护城河”水上观光带为核心区域的夜间经济。它要回到姑苏,回到橹声灯影、评弹昆曲、小巷石桥、临水客栈、赤豆圆子、虎丘泥人的苏式生活中,以“国风苏州”的“慢”,吸引游客、推动起经济发展的“快”。建设者们自然要快,一鼓作气,在“一环三板块多节点”中,让游客们在七摇八晃的笃悠悠里收获十分的满意;游客们则只需要慢,不需要像跟大旅行团那样,忙乱得七颠八倒,牵着五脏六腑,还常憋得一口浊气。

这就是姑苏味道的苏式生活能够提供的、完全不同于其他城市、不同于白日奔忙的夜生活。以“快”去打造“慢”,以“慢”来实现“快”,“快慢并济”的苏州智慧,让人拭目以待:盼望“姑苏八点半”品牌的打响,能刺激消费,吸引外地游客前来打卡,既促进消费回补,提高全市经济发展水平,又能推动古城复兴,让古城的生产、生活、生态以自己的面貌鲜活起来,为姑苏注入更持久的生机和活力。

(作者为苏州大学近代文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